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传说,约四五千年以前,中国境内有很多部落。黄河中上游有黄帝、炎帝部落;黄河下游有太吴部落、少昊部落;东南方有九黎部落,酋长叫蚩尤。这些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炎帝部落与九黎部落为了争夺土地,曾发生过一次战争,结果炎帝部落败北。炎帝向黄帝求救。后来炎、黄两部落联合,与九黎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九黎部落失败,蚩尤被杀。九黎部落一部分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一部分被黄炎俘虏,充当了奴隶。因为是九黎的人,所以当时可能就被称作“黎民”,到西周时还有“黎民”的名称,如《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糜有孑遗。”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伏羲本是苗族的祖先,楚人所以祀他”。在此,不仅道出伏羲女娲是苗族的祖先,而且,还指出楚人同伏羲女娲与苗族,有着民族学意义的亲缘关系。于下拟就谈论伏羲女娲的多种文化形态及其在苗族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前人对伏羲女娲的研究及相关文献的记载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民族文化考》一书中指出:“《吕氏春秋》:‘尧战于丹水之浦,以眼南蛮。’南蛮者,有苗氏也……。有苗之乱.起于尧前,史称少昊氏衰,九黎乱德,九黎又蚩尤之族也。”“三苗即九黎之后”。“《楚语》韦昭注:三苗炎帝之后。”“楚为蛮夷,亦炎帝一族。”“伏羲与神农为同族异系,与黄帝则然二族也。”“楚为炎族”。从以上考证,可见南蛮有苗、九黎,三苗、楚(蛮夷)与苗族,为人们对不同时期苗族先民的称谓,而且,它们同为伏羲与神农之后,与黄帝则为不同的族系。我国著名的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其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更明确指出:“伏羲女娲同一氏族,在南方,属于苗蛮集团。”“苗蛮集团,三苗、伏羲,女娲、驩兜均属之。”关于苗与蛮,“古有时叫它作蛮,有时叫它作苗,我们感觉不到这两个名词中间有什么分别.所以综括两个名词、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蚩尤是南蛮的上古远祖,涿鹿之战被黄帝擒杀.兼论九黎、三苗、盘瓠、梅山蛮等的族源和迁徒.  相似文献   

4.
蚩尤与黄帝之战,司马迁以审慎的史学原则,载入其《史记·五帝本纪》之篇首文字中,他认为传说是以社会历史为依托,先秦文献含有神话色彩的记载,深藏着先祖人事的影子,说明上古包括黄帝在内关于崇拜英雄的故事,非为无根之说。本文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对蚩尤与黄帝之战,着重揭示蚩尤的历史性贡献,从上古历史文化中的蚩尤,诠解蚩尤对历史文化的影响与贡献。蚩尤与黄帝之战中,黄帝是胜利者,蚩尤是失败者。成功者受到应有的尊敬与颂扬,失败者的风范也应受到珍视。黄帝之所以崇高,就是他在胜利之后,择蚩尤之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弃之,说明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与蚩尤的功德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是沿着这种思路,通过蚩尤与黄帝之战的前因后果,揭示其对历史文化开拓中的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5.
远古时代的涿鹿之战,不是部落之间的战争。从蚩尤的体貌和行为特征、水生习性、黄帝同蚩尤作战的方式、蚩尤两字的音形义等方面来看,蚩尤是水生动物鳄,涿鹿之战是人类同野类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一场大搏战。将涿鹿之战看成人类部族之间的战争,是历史概念在长期的流传中发生了错位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攻关指南     
天地变色的涿鹿之战,九黎与女蜗之民生死相争,黄帝手执天界神兵九仪天尊,大败九黎之主——蚩尤。之后,传说中的强大力量遂陋之掩尘时空。数千年后,远古的神秘封剑仪式传承依旧,但却穿丝虬结了5个人的宿命,九仪天尊初始之谜.竟将分晓……  相似文献   

7.
我在研究运城盐池(古称解池、河东盐池)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接触到黄帝和蚩尤涿鹿之战这个远古时期的重大战争问题。依据写了一篇《黄帝与蚩尤之战原因的臆测》,阐述了我的一些观点。此文发表于《盐业史研究》1991年第二期。 后来,我在云南楚雄师专编印的该校科研成果汇编中,发现有夏阳先生整理、出版的《苗族古歌》一书,其中有“涿鹿之战”的章节,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由于该书是在1986年出版,我苦于找不到此书,便冒昧地写信给我的同行马旷源同志,  相似文献   

8.
黄帝的传说     
吴艳  李鹏 《中国漫画》2020,(4):22-23
黄帝时代发生过多次战争,其中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尤为著名,是结束各部落纷争的重要篇章。相传,战争十分激烈,那么加入蚩尤战队的都是谁呢?蚩尤的兄弟们:各个勇猛无比、铜头铁额;苗民:被发动外加逼迫就范;山精水怪:诸如魑魅魍魉之类,因怨恨黄帝手下的神荼、郁垒管制太严,前来投奔。  相似文献   

9.
关于涿鹿黄帝庙的最早文献记载,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文颖为《汉书·刑法志》的“涿鹿之战”句所作之注。其云:“涿鹿在上谷,今见有阪泉地、黄帝祠。”其后,《晋太康地理志》、《帝王世纪》等书也对西晋时期涿鹿的黄帝祠作了记载。在这一时期,涿鹿以黄帝庙为中心,辅以尧祠、舜祠、蚩尤城,已形成了一个古帝王的祭祀圣地。然而,这个祭祀圣地最为鼎盛的时期却在北魏王朝的前期。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九黎、三苗、盘瓠与梅山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黎为父系氏族社会较早的部落联盟,首领为蚩尤,其时与神农、炎帝、黄帝大抵相同。三苗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欢头,处于尧舜禹时代。他们由于战争的原因,分别从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向南方、西南方迁徙,尔后与盘瓠氏混杂居住,并逐渐分化成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因此,九黎、三亩与盘瓠既是苗族等先民的一部分,又是南蛮先民的一部分。本文拟就九黎、三亩及与相关的盘瓠作一阐释,并就湘中雪峰山一带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蚩尤的族属 蚩尤与苗族的关系,始见于《尚书·吕刑》、《吕刑》篇是西周穆王关于刑律的诰词。从《吕刑》可知:周穆王制定的刑律是华夏族刑律的继承和发展;华夏族的刑律产生于帝尧时代,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苗民刑律,尧因不满苗民刑律才命“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即命伯夷颁布法典,审理案件按刑律办事。 而苗民刑律又是怎样产生的?周穆王说:“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好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蚩尤“作乱”当然是指蚩尤与黄帝的战争。但是“延及平民”所出现的情况却不是战争,而是社会秩序的混乱,发生盗贼、诈骗等情况。“延及”应作“廷续”讲,是指影响到战后的蚩尤部族——九黎。在蚩尤战败被杀死后,九黎一时没有了领袖,平民中发生混乱是可想而知的。部分遇到南方的九黎为了整顿本部族的秩序,才出现苗民“制以刑”。就是说,蚩尤“作乱”与苗民“制刑”是因果关系,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苗民”指谁?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说:“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不过退  相似文献   

13.
蚩尤属于东夷族,发祥地在山西高平地区。河南省鲁山县滍水及河北省涿鹿县是其活动的地区。蚩尤当是十六世炎帝,为九黎之君,被后世尊为战神。炎帝与黄帝、黄帝与蚩尤有过许多友好的往来与交流,并不是一开始就打仗。九黎部族在与华夏部族的斗争中失败之后,夏商时期可能来到山西一带。海南的黎族当与中原地区的九黎部族有关系。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有一郭集,蚩姓在这个村里是大姓,村中有历史遗存说明蚩尤真有其人。  相似文献   

14.
本根据与“九黎”之“九”相关的苗瑶语名词前缀系统,苗族姓氏部落名词前缀的具体使用和古献中“九”单用指称。“九黎”的现象,证明“九黎”之“九”并非汉语数词而是苗瑶语名词前缀。  相似文献   

15.
黄帝为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誉为华夏之祖。黄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游。河东地区因盐业资源等自然优势成为远古先民的必争之地。黄帝在河东地区的活动遗迹有娶嫘祖为妻、拜风后为相、令仓颉造字、设坛祭祀后土、与黄帝的阪泉大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等。云南的《苗族古歌》也是重要辅证。  相似文献   

16.
苗族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英雄亚鲁一生的英雄业绩,其命运之坎坷、其性格之坚韧、其对手之凶残建构了史诗的发展脉络.亚鲁一生中拥有诸多对手,但其与兄长赛阳、赛霸的争斗才是贯穿整部史诗的主线.文章通过分析亚鲁英雄形象,在比较多篇《亚鲁王》异文的基础上,以英雄对手母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史诗蕴含的苗族“人类同源”的观念,并分析了史诗内蕴的麻山地区苗族传统的祖先崇拜意识,认为史诗是对苗族远古社会历史事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8.
蚩尤作为苗族人民的先祖,与上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并列,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这是至今全国各地苗族(包括部分汉族)乃至国外苗人,专家学者们所公认了的。为了使蚩尤的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证实并尽快恢复其历史面目,本文将从黔西北苗族民间文化方面提供点滴资料以佐证有关专家学者们的论定。 一、黔西北苗族民间文化中的蚩尤 1、姓氏中的蚩尤 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而蚩尤则没有说明其姓。在黔西北苗族中,“蚩”字是苗姓之一。他称“小花”的苗族有“九支十二姓”之说。传说蚩尤  相似文献   

19.
神话作为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神灵英雄等的故事”。而各民族的民间风俗信仰,亦常常通过神话传说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界的斗争和理解。在苗族神话故事中,无论是苗语川黔滇方言的《西部苗族古歌》和《蚩尤的传说》,苗语湘西方言区的《中国苗族古歌》和《武陵苗族古歌》,还是苗语黔东方言区的《苗族古歌》及其它一些古史歌和礼俗歌等,我们都可以窥视到蚩尤神话对苗族风俗的完整保存与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20.
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贵州仡佬族傩戏《收蚩尤》引起,从《公关战蚩尤》、《黄帝战蚩尤》、《收蚩尤》、湖南湘西苗族祭祀仪式剧等四出剧目(种)对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进行了介绍和讨论。认为以蚩尤为核心人物的历史久远、剧义有别的戏剧,有着丰富而又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