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1月11日-13日,第七届全国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韩国及全国各地共7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期间,学者们围绕着和谐社会的价值构建及价值哲学相关论题进行了热烈认真、广泛深入地研讨。一与西方文化相比,重和谐是东亚文化圈的基本特质之一。孙伟平指出传统文化在天与人、人与人、人的身心关系上,均以和谐为最高价值追求目标。但是,和谐在传统文化中更多表现为一种伦理向度,在现实层面上,它往往导致人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匮乏而表现出平均主义、中庸及规避矛盾等倾向。而和谐社会构建是在新…  相似文献   

2.
<正>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发源于桐城派的清代安徽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此。“敬敷书院”长廊、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办学的历程:敬敷书院换校名、迁校址、改校制,昭示着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 一 安庆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在安庆建立了培原书院:1733年此书院由私人办学改为官办;1736年换名为“敬敷书院”。桐城派领袖、经学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振庭  曹丽敏 《现代语文》2006,(11):102-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化建设,促进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促进和谐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跻身于国际世界,除了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之外,还必须拥有和打造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软实力”。和谐文化既是凝聚力更是竞争力。和谐文化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解决这些理论问题,有利于解除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疑惑,有利于促进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一元和多元的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建设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继承和创新、吸收和借鉴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第一,民族、文化与和谐。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存与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乃由多源异质文化融合而成,其间还不断有新的因子注入。所以中华文化才能愈益宽广深厚,才能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包容性和同化力。中国历史上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最后无不为炎黄文化所熔化。无不完全溶人中华大家庭之中。蒙古和满清曾一度入主中原,但最终无不在中华文化的浸润和包容之下,也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人。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辩证的宇宙观是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社会单体意在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与之相对应。构建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与主导。它应该是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它与和谐社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哲学视域下。和谐文化构建的关键点是通过创新先进文化。更新人们思维深处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已成为各方共识。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这是传统社会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可以作如下追溯。  相似文献   

12.
皖江文化特色数据库以实体馆藏和数字虚拟空间的文献信息记载古今皖江地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建设皖江文化特色数据库,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打造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要创造完备超前的软件与硬件建设条件,确立实用共享的建设原则,实施回溯建设、新添加建设、独立建设、联合建设、虚拟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李斌 《陕西教育》2007,(10):28-29
当前党中央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而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深思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皖江"一词的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嬗变扩充,其本身就内附着文化和区域的要素;因此,皖江文化就是指皖江区域文化,它不具有文化区域的文化同质性,但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一种多质性的文化复合体;吸纳融汇、辐射影响是其典型的开放特征,也是皖江文化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9.
道教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提出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益的,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日-3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四川、西藏、湖南、湖北、重庆、广西、贵州、云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展开了研讨和交流。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包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郑杭生教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绍明研究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何耀华研究员、越南社科院的4名专家等众多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界学者。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它本身蕴涵了“中和位育”、“仁民爱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