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卓有成就的文献学家-郑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郑樵在历史文献学上的伟大成就.他一生中著有很多著作,但现存最有代表性的巨著是<通志>.而<通志·校雠略>对文献资料的搜访、典藏、整理等问题的论述十分精辟,在我国文献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形成于汉代,在宋代基本成熟,郑樵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郑樵的目录学的三个重要学术观点反映了郑樵目录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确立了郑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张舜徽先生文献学与史学思想之会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学识渊博,贯通四部,近世而来少得之通人大师。其治学气象弘阔,力倡会通之学,慨然将推广郑樵会通之志,继承《通志》之业引以为己任。本文仅就盘献学、史学浅析先生学术之会通特征,并见其受郑樵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图书分类工作始于西汉刘向,但对图书分类工作首次作出系统的理论总结,却是南宋郑樵。 郑樵(1104—1262),字渔仲,自号西溪逸民,世称夹漈先生,福建路兴化军兴化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我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图书分类的重要性,十二大类的书目分类体系,图书分类的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郑樵的图书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6.
介绍古代文献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并阐明了它对于语文教师的用处.  相似文献   

7.
郑樵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郑樵以其科学思想与创新精神、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实学思想、融会百家、贯通古今的会通思想、反对褒贬任情的直书思想等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异彩。  相似文献   

8.
郑樵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郑樵以其科学思想与创新精神、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实学思想、融会百家、贯通古今的会通思想、反对褒贬任情的直书思想等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异彩。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献学课程作为选修课常常受到文献检索等课程的挤压,作为必修课又受到教学对象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的情况,提出文献学对于文史哲等专业的治学研究有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应该成为文科专业的基础课。改进文献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注意文献学观念的转变,注意与国学教育相融合,提升自己的学术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化品格,实现教学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简评刘氏父子、郑樵、章学诚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刘向父子、郑樵、章学诚三家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概述和简要的评论,并简略地阐述了他们对当代目录学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蒋元卿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造诣颇深的图书馆工作者和文献学人。他一生勤力 ,埋首于文献学研究和古籍的梳理 ,在校雠学、目录学和辑佚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2.
《通志·艺文略》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史志目录,其思想的精华和核心是"会通"的观点,与会通思想紧密联系的是他的"类例"原则.《艺文略》在著录内容上和分类体系上的两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目录学宝库,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活于十二世纪的郑樵,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毕生献身学术,四十年如一日,攻读笔耕,发愤忘食,著述可考者达九类五十七种,仅《通志》一书已逾五百万言,制作之丰,雄视百代。特别是集中体现郑樵学术成就与特色的《通志·二十略》,既是他最得意之笔,又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他自豪地宣称《二十略》为“总天下之大学术”,“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即认为囊括穷尽了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全部重大学术门类,并且申言,“其五略,唐代诸儒可得而闻;其十五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一大批学者对《荀子》进行了校注,本文选择其中俞樾的校注进行分析,专门分析其校勘方法和训释方法,从而管窥俞樾乃至清儒在古籍校注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碑刻文献学通论>第一次系统构建碑刻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科学考察了历代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学术思想、流派、特征,第一次对碑刻文献研究史进行大规模清理和总结.论述了碑刻文献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构拟了完善、系统、科学、适用的学科发展规划,前瞻性强.丰富了普通文献学的内容,英定了碑刻文献学学科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南宋杰出的史学家、编辑学家郑樵编纂的《通志》,不仅是一部集纪传、典章制度于一书的大型通史,而且在编辑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通志》从编纂方法、内容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贡献,特别是《十二略》的创制,不论是在史学还是编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价值。而其对编辑工作的精辟议论,独到见解,则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编辑理论。其就图书编纂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是对古代编辑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40多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简文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整理与释读,深入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文献学价值。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文字和释文的校勘越来越精微,可以使得释文无限接近原简文字。但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性的整理与释读工作,并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勘,也要在版本、辨伪等方面更多地与传世文献的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但其中也间有一些校勘、句读、词义训释及语法分析之处值得商榷,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桂学研究必须将文献资源发掘整理及其文献研究放在首位,因此桂学研究也必须夯实文献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既为桂学研究提供扎实丰富的研究资源及其文献资料支撑,又能够更好确立桂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献学理论与方法论,传承弘扬考据、注疏、辨正、校雠、选编等实证性研究传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方法拓展研究空间,在体现文献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时,也体现桂学文献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20.
郑樵<六书略>在对象形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出了"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文字观;象形为本,六书乃象形之变的汉字孳生观;象形处于六书之首的次序观;阐释了象形与其他各书的区别.但是,由于郑樵不能专心精究汉字,加之时代的限制,他运用自己所阐释的理论具体分析汉字时,在标准的把握上存在问题,从而造成了很多理论与统属汉字的矛盾与混乱.我们认为,研究六书首先要确定一种特定的汉字字体为研究对象;其次要充分认识象形字是一个具有形音义的独立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再次,不仅要看某一汉字的现在形体,更要看这一汉字的历史即过去,这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准确分析某一汉字的关键.在必须承认郑樵开创之功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他的矛盾与混乱之处,以及由此而反映的他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对六书与汉字之间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