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晖 《考试周刊》2014,(82):26-26
<正>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日常生活上。让读者在更加可感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这是鲁迅先生在批判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错误态度(即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时而言的。其论理的深刻精辟,设喻的贴切生动,语言的犀利幽默,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谢静 《学语文》2004,(11):11-13
如果语言能淋淳尽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那么语言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一册收有庄子《逍遥游(节选)》一文,对“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句中“三冶”一语,课本注解为“一日的意思。飡,同‘餐’。意为只需一日之粮。”  相似文献   

7.
8.
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滋味。具体地说,一是辨析词句的深层含义,二是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语言,要在总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对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辨析、品味,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以此不断增强语感。反过来,对语言的揣摩,又有助于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就选取《拿来主义》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来谈谈怎样辨析品味。  相似文献   

9.
高小玉 《学语文》2003,(5):18-18
《学语文》2003年第2期有一篇名为《宝玉为何挨打》的文章。此文作者把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结为贾政的“妒子情结” ,并认为这种情结的产生是贾政“长期处于弱势状态中人格扭曲的结果”。这一观点虽新颖 ,本人却不敢苟同。“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一 ,也是贾政性格表现得较为明晰的一次。气恼、狂怒、痛心、羞愧……一系列情绪都在一刹那间得到了极度的发挥。从中 ,我们能够看出贾政虚伪、冷酷的一面 ,但这并不能说成是贾政对儿子的妒忌和仇恨使然。作为封建传统的卫道士 ,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循规蹈矩、发奋读书 ,…  相似文献   

10.
对《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个句子,人教社新编高中语课本注日:“意思是说,远望长安,遥看吴会。日下,指京都,这里代指唐朝的国都长安。云间,吴地的古称。”  相似文献   

11.
《归园田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有这么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课本将“拙”解释为“愚拙”,“守拙”就是“守住愚拙,这里是谦虚的说法”。这种解释太笼统,没有解释出“拙”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教参》上注释为:“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显然《教参》上把“过”释为“经过”。这样理解准确吗?笔者揣摩再三,觉得不妥。  相似文献   

13.
翻看2009年第5期的《语文教学之友》,拜读了丁勤中老师的《“夏水襄陵”之“陵”应作何解》这篇文章,丁老师在此文中认为《三峡》“夏水襄陵”的“陵”解释为“升”更为准确。笔者非常敬佩丁老师不拘泥于教参、大胆质疑的精神,他不仅提出了疑问,而且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在拜读完丁老师文章后,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中“共事二三年”到底是几年,众说不一。有人指出“二三”不应是课本中注释的约数,而是实数,“二三”是相乘关系,应为六年。对于这种理解,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拜读《关于浙教版初中数学教参中“对应”问题的探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2009年1~2期合刊)一文,笔者有些不同的想法,在此提出,求教于专家,兼与丁志宏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提到的陆谦陆虞候,是高俅高太尉的心腹。课本及教参均未对其作详注,"虞候"究竟是什么身份,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虞候"是爵位吗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曾有一些将"陆虞候(hòu)"误为"陆虞侯(hóu)"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谢静 《学语文文丛》2004,(11):11-13
如果语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那么语言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18.
“拿来主义”读书法,倡导主动选择或者说“我行我素”的读书策略。鲁迅的《拿来主义》对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精辟论述,完全适用于读书这项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怕受污染,拒不读书,是“闭关主义”的文化懦夫;古书洋书一概不读,是“虚无主义”的文化莽汉;来者不拒,全盘接受,鸦片大麻都吸,黄书黑书皆读,是殖民地里的文化奴才。读什么书,同样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盒”!  相似文献   

19.
郭稳福 《现代语文》2006,(2):109-109
200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寡人之于国也>的编写有五处错误. 第一,文中第五自然段是直接引用孟子的对话,但只有前引号,段末没有了后引号.  相似文献   

20.
读了《宜兴日报》2010年7月6日《吃草的哲学》一文很受启发。的确,动物们对待草的所作所为顶多也就是本能层面上的生活态度,连生活作风的档次都达不到,与各怀其志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人之志,首先指抱负,也就是打算,打算的前提则是智慧。那么,作为一线的高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草才是智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