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光平 《江西教育》2002,(17):27-27
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愈加感觉到小学自然课的艺术教学十分重要。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而添加了艺术情趣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就是不一样。譬如,在教《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环节:用学生的形体形象地演示出浩瀚宇宙中的地球自转和公转。教学时,请一名身穿鲜红衣服的胖女生来扮演“太阳”,找一位蓝衣衫的瘦个男生扮作“地球”。先叫瘦个男生原地以自己身体为轴转动,我就向学生讲解这是蓝蓝的地球在自转;接着让瘦个男生在自转的同时再围绕着胖女生转圈,并向学生讲解这是地球在围着鲜红的太阳公转。演…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有些课文后面的习题中,安排了“造句教学”,其表述基本是这样的: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每每教学这一题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硬摁着脖子喝水”的感觉,每次在课堂上讨论造句时,总会出现异常的冷场。有些学生甚至看到“造句”就头疼。于是,我思考着要改变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邢芳 《现代教学》2006,(5):22-22
面对“顺口溜风波”,郭老师很好地展现了他的教学机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只有拥有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才能迅速判断事情的性质,思考处理的办法,进而安定课堂的秩序,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导到正常的教学上来。而有没有教学机智是衡量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之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地推动着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反,多媒体课件除了应用优质课比赛和现场会之类的活动外,在平常的教学中用的却不是很多,这不免使广大教师产生出一种疑问和困惑,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制作出的精美课件,却很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我们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搞课件开发和推广,在实践中为何行不通?  相似文献   

5.
语言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语言尤甚。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忽略了学生年龄、教材内容、教学场所等因素,缺乏针对性。那么,如何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针对性呢?  相似文献   

6.
设问是一种教学手段,设问是深入的阶梯,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设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设问,就会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为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蕴含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7.
听过诸多的教学比赛课、观摩课,大多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创设了过多的形式情境,却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了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其实只是教师在唱主角,整个课堂缺乏实实在在的数学“味道”。下面本人拟从数学课堂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8.
王春燕 《贵州教育》2009,(23):39-40
经常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开始感觉学习太难,学习没有乐趣,不想学习。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老师是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甚至进行观念的转变?我校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我们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9.
一、找准时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但只有找准时机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若不当使用,死搬硬套,则会画蛇添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在教授“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有位老师一开始就直接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三角形模型图,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三角形,并通过边、角、顶点的闪烁,归纳出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程序多媒体的介入太早,直接让学生通过图形的观察和想象来认识三角形,跳过了学生的具体感知阶段,不仅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抑制了学生思维扩展。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法的提问,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害。因此,必须注意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施教”。这就是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呈现梯度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11.
“教案”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通常怎样接触同行的教案?除了公开发表用作交流或示范的教案,多数情况下,是靠各种形式的检查。不少学校立有制度:教龄6年内的教师,每学年教务处抽查教案两次。有的学校每学年都要交教案,据说不写教案上课的大有人在。如果不查,认真写教案的人就更少了。 现今申报职称,也要交教案,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申报者要交一两年的教案,这就难倒了一些教  相似文献   

12.
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然而这本已达成共识的问题,却在实践中并不那么容易实现。尤其是对一些老教师来说,往往认为老路好走,老法顺手,墨守成规,难以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用创新精神来剖析和反思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从创新的角度来重新构建地理教学新观念呢?我以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突出的三个基本问题,谈点教学观念变革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八个多月没落雨了 当地人告诉我 这里大旱 不喝他们的水 水太珍贵了 踏上这块干旱的土地 总理温家宝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如今,现代化的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其运用于语文教学,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5.
吴玲花 《现代语文》2010,(2):137-139
著名作家毛志成认为:“中学生应写大气文章,眼大、心大、手大。”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蓄养丰富的情感,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触角,厚实的思想和文化的积淀,使文章具有启迪人生,塑造心灵的厚质感。  相似文献   

16.
以“语文素养”为关键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价值指向标志着和原来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区别。“语文素养”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相对于原来以知识和能力立意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在宏观上显得内容更开阔、过程更富活力。按理,有新的理念就应该有新的行为,就像脚变了鞋就应该相应变化一样。可是,考察一线的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由于多年来的惯性影响,原有的教学套路还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目前的课程改革过程较普遍的存在着裹足适履甚至削足适履的现象。实际上,课程标准中的“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找到一副与新理念相适应的新套路。我们也发现,确实也有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样的改革许多是从微观着眼的,比如互相提问,比如分组讨论,对于从宏观上更新了理念的新课程而言,这样微观的改革并不能兑现总体的要求,要改变原来语文教学“小学而大遗”的特点,必须从语文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主客体等诸多方面着眼,继承原来教学中的有益因素,删繁就简,大胆尝试,探索出一条完全对应新课程理念的新机制、新套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其学习的积极能动作用,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研究性学习,从小打好数学基础,就首先要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数学教师应提高数学教学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校不少语文教师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观念陈旧、封闭,突出表现在:一篇课文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不符合教参答案的就要判错,对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很不适应新课标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要有“死记硬背”之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更是强调:学习语文,应该要有“吞”的功夫。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刘欣 《教书育人》2010,(1):62-63
课改十多年来,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到了每位任课教师的心中。尽管考试分数仍是作为教师教学的最有力的评价标准和指挥棒,但其唯一性已经在淡化。而教学活动作为中学最主要的活动内容,其对于学生全面培养的活动载体性功能则仍不可或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