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以其不朽的诗篇,自塑的人格形象,具有永恒的感召力。屈原的伟大之处与悲剧之源,就是屈原追求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的人格境界,就是对故乡、故国过份的眷恋,对人格美的过分珍惜。屈原至死没有离开楚国,用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毕...  相似文献   

2.
《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风》《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3.
屈氏,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辞"文体的创立者,还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是杰出的政治家,参与了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并提倡"美政"。屈原的作品和高尚的人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视角,解读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和人格精神,又以历史的眼光探讨了屈原悲剧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当代作家与屈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郭沫若、王小波等现当代作家所表现出的个人选择的文化制约与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尝试解释在现代政治文化语境中支配知识分子确立自身立场做出人生选择的精神渊源。讨论了屈原精神和屈原的意义以及在当今语境下如何阐释并使其转化为知识者自身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格自卫     
晋、楚战后,两国交换战俘。楚王在送晋国大夫知罃回国时,二人有段对话,简略如下:楚王:你恨我吗?知罃:我无才,不恨谁。楚王:你感谢我吗?  相似文献   

7.
西出函谷关     
公元前478年,一位白发老人骑着一头青牛孤独地从鹿邑向西行进,他就是老子。身后是沦陷了的故国,楚国军队正在陈国土地上耀武扬威。脚下是危机四伏的中原大地,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即将来临。为避乱世,93岁的老人颠沛流离,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因此而留下5000言《道德经》,却是接受老子思想遗产的后人  相似文献   

8.
庄子,又称庄周,生活年代在公元前369~286年,原系楚国贵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而庄子的文采更胜于老子,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崇尚精神自由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楚王闻知庄子贤能,意  相似文献   

9.
汉代班固的《离骚赞序》和《楚辞序》在评价屈原时其主要观点几乎完全对立,由此引来后人聚讼不已。笔者认为:班固对屈原始终是敬佩景仰的,《离骚赞序》和《汉书》中对屈原的评价代表了他的观点;而《楚辞序》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表面出自班固之手而实质体现汉明帝意图的代言书。  相似文献   

10.
从庄子与屈原的审美理想看“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庄子与屈原的审美理想看“楚文化”方铭研究“楚文化”的人,常常以屈原、庄子二人为楚文化的代表,通过发掘二人的共性,以建立“楚文化”作为一种独立文化的基石。事实上,庄子与屈原在本质特征上是很不相同的,而庄子学说与屈原思想与中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