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理解能力测验中所选择的文章在内容方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亚团体是否具有公平性的问题,是测验效度高低的重要证据,也是测验效度验证(validation)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考生为目标组,分别将经济学专业和生物医学专业考生作为参照组,采用效标测量和蕴涵量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HSK(高等)阅读理解测验的文章难度对三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组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参照组考生尽管具有各自的相对专业优势,但他们在六篇阅读材料上获得的难度排列顺序与目标组考生完全一致;虽然目标组考生不具备汉语知识以外的其他专业优势,但因为HSK考试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没有涉及语言知识本身以外的特殊专业要求,因而测验对三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具有较高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测试是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测试效度的检验和提高则是保证汉语测试有效性的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HSK(汉语水平考试)为例,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五种检验效度的方法:测试内容的检验、试卷内部结构的检验、与效标相关的检验、组间比较分析检验、问卷调查检验,并从试卷的质量、阅卷评分的质量、考生的情绪、测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效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建立小型描述语语料库并参考MHK三级口试评分标准,对达到MHK三级水平的考生进行"能做什么"的描述分析,建立MHK三级口语能力评分量表。教师给出本班每位参加MHK三级口试学生的口语能力等级,以此为效标计算考生MHK口试成绩和教师评价间的相关等。将分析结果作为论证支撑(backing),以Toulmin效度论证模型为理论框架,从实证角度对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的外推(extrapolation)阶段进行效度论证。结果显示:MHK三级口试效度论证的外推(extrapolation)阶段基本成立,考生的MHK三级口试成绩可以反映考生在实际汉语交际环境中口语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2382名考生,采用共同组等值设计和线性等值法,对MHK三级与HSK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的考生成绩进行了等值,等值结果包括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各分测验分数及测验总分。  相似文献   

5.
Toulmin效度论证是一个从考生表现到测验使用的系统化的过程,内部包含多个论证,前一个论证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论证的起点,环环相扣,使效度论证对分数的解释更加合理,其中测验的外部效标证据主要适用于外推阶段的效度论证。本文首先从Toulmin效度论证模型的基本内容展开,结合新托福考试,介绍该模型的效度论证框架。其次,以某高校参加2016年5月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三级笔试的261名考生的入学分班考试结果和学期期末成绩(汉语写作、汉语精读、汉语听力、数学)为效标证据,从不同角度对该证据进行分析。最后,将上述分析结果作为论证支撑,以Toulmin效度论证模型为理论框架,从实证角度对MHK三级笔试的外推阶段进行效度论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难度、信度、区分度和结构效度四个方面比较了人工组卷和自动组卷的HSK(四级)试卷(以下简称人工卷和自动卷)的题目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自动卷和人工卷的题目质量较好,在结构效度的模型拟合度上,自动卷结构效度能很好规避书写1部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拟合参数好于人工卷。结果说明计算机自动组卷成功,自动卷可对考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准确测量,可用于正式考试。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测试都要公平、公正,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语言测试的公平性问题的研究是测验开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设计的语言测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HSK在公平性问题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针对HSK特有的考生构成特点,本文将考生数量较少的非亚裔考生当作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目标组,考察HSK是否会对这个亚群体考生不公平。本文运用3种传统的DIF检验方法——MH方法、SIBTEST方法和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对HSK【初中等】一套试卷的听力理解测验进行DIF检验,比较目标组(非亚裔考生)和参照组(亚裔考生)在同一组项目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于2009年正式推出。其笔试分6个等级,一级至二级总分皆为200分,120分为合格。三级至六级总分皆为300分,180分为合格。其口试独立于笔试之外,分三个等级,总分皆为100分,60分为合格。从2013年2月起,HSK(五级)、HSK(六级)取消了合格线。新HSK为什么要设立合格线?又为什么要取消其中两个等级的合格线?基于新HSK分数体系的特点,本文提出,新HSK应尽快全面取消其合格线。  相似文献   

9.
运用内省法根据考生使用的阅读答题策略检验HSK五级完型填空测试的效度。研究以下3个问题:考生在完成完型填空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答题策略?考生实际使用的答题策略是否符合命题人的预期?不同信息类型的题目是否使用不同的答题策略?深入研究发现:考生同时使用阅读策略和考试策略,完型填空能够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考生在557次策略使用中,有503次使用了命题人的预期答题策略完成题目,占90%,非预期答题策略仅占10%,本测试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体现构念;在不同信息类型的题目上考生分别使用相应的答题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改进版HSK将HSK考试设立成三个独立的子考试:HSK考试、HSK(口语)考试、HSK(写作)考试,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两次考试,考生和专家普遍反映不错.本文指出改进版汉语水平考试的几点进步,并且指出改进版HSK的几点不足和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阅读篇章的选择、多项选择题目的设计以及篇章数量与测验题目数量的拟合度问题,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因素。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不同组合方式对阅读理解测验误差和信度的影响也不相同。本研究以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随机选择500名考生作为研究样本,借助概化理论的随机双面嵌套(nested)设计s×(i:p)分析了HSK阅读理解测验中的误差来源和结构,对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匹配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增加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均可以提高测验的精度,但增加文章数量比增加题目数量对概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ient,Eρ2)的提高作用更有效;HSK阅读理解测验的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现行组合方式符合误差控制的原则和信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一直是效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和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C.TEST)的构想效度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这两种考试的构想模型,并初步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研究样本为550名同时参加了这两种考试的考生,我们使用因素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们只能有把握地说,这两种考试都测到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能力的检验本文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概念,结合HSK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五套HSK五级听力的测试材料和测试任务进行考察分析,旨在探讨HSK五级听力试题的真实性。笔者认为HSK五级听力测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仍有提升空间,表现在:在听力短文上体裁较单一,在口音和自然程度方面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真实性,考查的问题与交际意图的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考试研发、考试组织、评分方式和考务管理模式的巨大转变,而且全方位提升了考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汉语水平考试(HSK)网络报名系统已经在全国正式运行五年,报名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考生普遍感觉使用高效、便捷,从而对留学生HSK的报名方式提供了多元化服务.不过,由于受留学生汉字输入方式、输入水平、母语背景和网络付费瓶颈的制约,HSK网络报名系统的使用率明显地低于我们的预期,为此,我们在对系统设计及功能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HSK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考生报名系统使用的各种原因,并对系统的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HSK五级词表并参照《现代汉语词典》,对HSK五级词汇表中的口语词收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口语词的语音、语义、语法等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口语词词汇特点、口语词语体特色等角度对教学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汉语口语词教学。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英语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对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考生在复习备考B级考试时,抓住重点,掌握解题技巧,以便在解题时有的放矢,以高分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17.
以Cyril J.Weir的效度整体观为基础,以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理论的效度、环境效度、评分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后果效度等五个方面的效度证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A级考试整体而言有较高效度,但也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4):193-194
对外汉语教学界多年来过于强调听、说领先,虽也强调读、写跟上,但实际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并且在对外汉语的相关研究中,对书写部分的研究甚少。而HSK六级考试中书写部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三分之一,所以本文立足于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及真题,结合笔者在韩国东亚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经验,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从考生难点和写作教学两大方面对新HSK六级写作进行比较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参照"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一级"中的"HSK(一级)样卷",以"是""的""请""在"四个词语为例,对"HSK(一级)词汇表"中多义词语所携带的义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到词语的意义层面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不能仅仅依靠词形完成词汇量的统计,否则,将不利于汉语词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包括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4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部分共9个分部分。每个大部分代表所要考查的一部分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潜在因素(PotentialFactor)有很多,我们假定HSK测试了语言能力的4种因素,如果测试的每一部分在这些因素上的载荷(Factor Loading)不同,即它们对这些因素的贡献不同,这间接说明考生语言能力的结构存在差异。本文用探索性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的方法考查在本国内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类不同考生在汉语能力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