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DINA模型的相关研究显示,样本量、先验分布、经验贝叶斯或完全贝叶斯估计方法、样本的代表性、项目功能差异和Q阵误指等,均可能是导致DINA项目参数估计发生偏差的原因。使用Monte Carlo模拟试验,对DINA项目参数(猜测参数和失误参数)的组合变化类型和偏差量进行考察,通过条件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知识状态,发现项目参数估计值与真值偏差不大时,对知识状态估计的精度影响不大;但是项目参数偏离真值较大时,尤其是在三种组合类型上,对属性掌握存在明显的高估或低估现象。研究结果对于诊断测验等值有一定的启示:若两个测验上锚题的项目参数出现了较大的偏差(0.1),则需要考虑等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认知诊断评估中知识状态估计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管认知诊断评估的方法或模型众多,但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报告被试属性掌握的强项与不足,即对被试的知识状态进行估计或分类。本文主要对规则空间模型、属性层级模型、确定性输入噪音与门模型和其他几个模型下知识状态估计方法进行简述,重点介绍各知识状态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及它们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概述影响知识状态估计结果的因素,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在分类和识别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因此被研究者用于认知诊断评估以对被试进行诊断分类。通过模拟研究,考查属性个数、属性层级关系、测验长度、题目质量、测试样本量5个因素对BP神经网络在认知诊断中分类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认知诊断分类准确率不依赖于测试样本量;2)题目质量和测验长度对BP神经网络的诊断准确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属性个数对BP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有消极影响;4)题目质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BP诊断方法在不同属性层级结构上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DINA模型是认知诊断潜在分类模型中的一种,它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连接模型,由于该模型只涉及失误和猜测两个参数,比其他模型更加简洁、灵活和易于解释,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在传统DINA模型的基础上,又有更加完善的HO-DINA模型,P-DINA模型以及G-DINA模型等被提出和探讨,由此可见,DINA模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有待相关工作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DINA认知诊断模型,对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进行认知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反应7个认知属性和属性间层级关系是合理的,基于Q矩阵理论编制的离子反应认知诊断试卷诊断效果较好,学生的认知属性掌握模式和掌握概率有差异,掌握模式比分数更能诊断学生的认知情况.基于此,对当前高一化学教学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个性化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认知诊断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能精准获取学生的认知状态,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准备和学习支持,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章节为例,开发诊断模型,通过诊断测验获得被试在测验上的作答反应来推测被试不可观察的知识状态,在微观层面分析学生心理加工过程和活动行为规律,对学生作答反应背后隐藏的潜在认知优势与不足做出精确判别。  相似文献   

7.
学习的目的达到是对于问题本身研究性探索的完成,学习的过程注重这种探索情境的认知,因而学习心理的偏差就产生于这一认知的失调。我们所说的学习心理的诊断,就是针对学习认知失调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王利敏  秦璐  闫春更  周青 《化学教学》2023,(6):14-19+51
基于DINA认知诊断模型,对高中生“化学键”概念群的学习进行认知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绘制出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路径图,形成了学生个体诊断报告,详细展现了学生“化学键”概念群学习的认知水平与障碍点。  相似文献   

9.
空间认知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对空间认知能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空间认知能力的概念,其次分析了空间认知能力的属性,最后基于属性多级化模型的儿童空间认知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诊断评估是教育和心理测量学界新兴起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在传统考试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诊断信息,即提供关于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信息,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本文以认知诊断评估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开展认知诊断评估工作的基本流程,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开展认知诊断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Lakoff等体验哲学派对传统客观主义语言哲学理论的一种扬弃。其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外语教学应凸显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建构学习者的ICM,利用ICM来解释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与认知模块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分数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采取文献综述、专家和教师判断、学生口语报告与测验结果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小学生在分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模型。结果表明:(1)小学分数问题解决的认知属性包含分数知识内容和问题解决加工过程两大部分;(2)分数知识内容包含分数基本概念和分数运算,问题解决加工过程包括语义表征、关系表征、选择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各属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层级关系;(3)学生顺利解决分数问题首先要以分数基本概念为前提,延伸到分数运算和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实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甚至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等各种文字载体均出现了"门"族词语"繁殖"现象,并呈现有增无减势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转喻现象。作者运用英汉语料,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诠释和论证这一现象,以探索"门"族词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作者也探索性地提出了"门"族词转喻认知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假说,并主张其凸显的不确定性和复合性,这是对于原型理论的发展和案例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15.
《课程.教材.教法》2020,(4):108-113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应从化学模型、认识模型两个视角理解其内涵。从化学模型视角看,"模型认知"包含运用化学模型表征的能力、运用化学模型解释和论证的能力、运用化学模型预测和验证的能力、构建和优化化学模型的能力等;从认识模型视角看,"模型认知"包含运用认识模型将知识认识化、思路化、功能化,运用认识模型助推能力的发展,学习过程中运用认识模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  相似文献   

16.
魏红 《现代语文》2007,(11):19-20
一、引言 转喻研究与大量的隐喻研究相比是很少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转喻归纳到隐喻的概念之中.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是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全面客观地介绍了斯蒂芬·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教授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监察模型”(Monitormodel)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基础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语言理论界对此理论的看法 ,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方略得以创变,传统教育体系已然无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方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事业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