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1年秋,新编《黔阳县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该书《后记》介绍,从1981年5月成立县志编纂领导小组起,历时近10年,数易其稿,1988年11月,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湘西片会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有怀化、常德、邵阳、娄底、湘潭、株州、岳阳、湘西自治州等地、市、县、170余人。评议修改后报经县、地及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查通过,验收合格才出版的。该书的出版,为人们了解黔阳,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黔阳县的历史变化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这是值得欢迎的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2.
<正>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论篇》中说:“《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这虽是评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而言,但我认为对纂修二十四卷,几十万字的《黔阳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来说,“兹事体大”,为能做到“体大虑周”,“思深意远”,也是难能可贵的。《县志》在这方面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现就个人阅读所得,略陈一隅之见,以就正于领导、方家。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高中语文必修本(以下简称《语文》),在注释方面有一些疏漏之处,现归纳辨正如下。1.卢橘《南州六月荔枝丹》(见《语文》第一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卢橘”,课本注曰:“枇杷。”这种注释是不真实的。《上林赋》云:“卢橘夏熟,黄柑橙楱,枇杷樵柿。”司马相如在此文中将卢橘、枇杷并举,可见二者并非同物。再查《辞源》,“卢橘”条注:“果名,一名金橘。生时青卢色,熟则金黄色,故有卢橘、金橘之名。”这说明卢橘是金橘的一个异名,并非枇杷。2.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见《语…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期刊登了杨明鲜先生题为《“借书满架”辨正》的文章,认为归有光《项脊轩志》“文中‘借书满架’一句,长期以来,虽有多种解释,但都不尽如人意。”文章列举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河南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备课资料》,诸家对“借”字的解释,逐一进行辨误排除,然后进行辨正分析,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借书满架’的‘借’应解释为‘凭借、借助’”,“才合乎情理,才符合作者的原意。”笔者认为,杨先生的以上做法和观点,值得商榷的地方颇多。具体考辨于下。一、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5.
《〈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辨正谢志民关键词周硕沂,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辨正周硕沂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5期发表了题为《〈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一文(以下简称周《评》)。据称从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  相似文献   

6.
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简称《文集》),是迄今关于苏氏文章一个最完备的本子,其嘉惠学界,自不待言。但由于苏氏文集古无“定本”,版本情况复杂,零散资料真伪并存,因而笔者近几年在编撰《东坡诗话全编笺评》的过程中,对《文集》中的疏误仍屡有发现。兹作分类辨正,聊为举隅,用示一斑,以唤起研究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评议结果的通报》:由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沅陵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黔阳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新晃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新晃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于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评委会议上,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贵刊1993·3期刊载的《“从容”读音辨正》,其“从容”的读音实属错辨。其文辨正“从容”读音为“cōng róng”,殊不知今日之“从容”已非昔日之“从容”。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离骚》中一些语段的划分、字词的释义、文意的理解存在分歧,有必要加以辨正。一、女嬃墨、灵氛两语段划分的辨正。首先,女嬃“申申”、“詈予”之言只有“鲧婞直以亡身”等四句,其下六句应为诗人由女嬃“詈予”而欲“就重华而陈词”之心理变化过程;其次,灵氛述卜四句、释卜四句,以下十句则为诗人因灵氛占卜而萌生“远逝”之念但犹豫、矛盾之心理。二、“民”字释义的辨正。《离骚》六处“民”皆为“人”之意,不能释为“人民”、“百姓”。三、第二部分“追求美政理想”的辨正。《离骚》第二部分乃通过幻想形式写诗人欲向楚王陈词辩白而不得,根本不是向美人求婚,即不是追求美政理想。四、第三部分“远逝”释义的辨正。诗人“远逝”准备离开的并非楚国,而是郢都。  相似文献   

10.
陈谦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沾道学的边,却因“庆元党禁”而罢官;他在“开禧北伐”中立有大功,又因此而坐废,并被《宋史》讥为“晚节不终”,“诬谀之徒”。因此不为后世所重。他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重要学者,著述颇多,遂因此而全部失传。几百年来,他的为人仍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本文拟以客观史实为之辨正。  相似文献   

11.
“妻之美我者”之“美”意动说辨正狄小雨《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一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该文以其语言精炼,叙事生动,且极富说理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为诸多教材所选用。就笔者所知,对于其中“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美我”,各种教...  相似文献   

12.
读了韩汝蛟同志的《和柯铭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又读了一遍《对于职工教育特点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我首先感到开展这一讨论,把职工教育的特点认真地研究研究,在当前,  相似文献   

13.
郭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部分在注解通假字问题上还有可商榷之处,例如异体字误为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混淆以及未注明通假等,本文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4.
张远芬同志的《魏著<金瓶梅词话注释>辨正》(见《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淮海论坛》1986年第1、2期)一文,存在着不少错误,本文兹就部分条目的错误提出来商榷。1.[例]第一要潘安的貌,第二要驴大行货(子),第三要邓通般有钱……(3回) 芬按:从上面的解释来看,魏先生似乎从来听人说过这个词。实际上,“行货子”(俗读作“熊黄子”)在鲁南苏北农村是使用率很高的词之一。只要人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物不满,张口就说:“这个熊黄子(行货子)!”而在《金瓶梅》中,这个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郭小川的研究自2000年《郭小川全集》出版后,从单向作品的批评走向全文全人的历史主义的批评。但不知人论世,不顾及全文全人的主观批判依然存在,较典型的是对其人格和诗进行的全盘否定。这类以言废人、以人废言的偏颇的批评,及不顾史实的批判态度和方法,一直没有人提出史实辨正。我们应尽可能地还原到历史的语境中,尊重史实和人格,寻找诗人人性、诗性和党性难以调和的人格分裂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理性的尊重历史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正>寒窗七载,辛勤耕耘,精雕细刻,至1992年底,怀化地区志界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新志书有《黔阳县志》、《沅陵县志》、《新晃县志》等3部县志和地级专业志《税务志》、《军事志》、《交通志》、《金融志》、《档案志》、《财政志》、《环境保护志》及上百部县志专业志。这批志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区修志工作初战告捷,进入了收获的黄金季节。如《沅陵县志》、《黔阳县志》、《新晃县志》于1993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志书一等奖,其它专业志也均被推荐参加1992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方志成果展览,并均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17.
孙敦恒先生编著的《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新编》),在赵万里先生《王静安先生年谱》(以下简称赵《谱》)的基础上,“承其是,改其非,增其不足”而成,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凭证。张岱年先生肯定《新  相似文献   

18.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一节的章旨,我国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各家的句读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赵纪彬先生的《论语新探》均采用如下句读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多年来,此种句读法广为海内外学术界采用,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仔细考察起来,它却存在着严重的不确之处,完全有加以辨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认为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并提出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的教学要求。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渗透与落实:统编教科书设有“材料研读”“相关史实”等栏目引导学生重视史料阅读与分析;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与解读”几乎是评价一堂历史课的必备维度;学业测评里“史料实证”为重要考核内容,对学生历史问题论述的考评特别强调证据链意识、论从史出;教师教研培训也对“史料实证”教学要素给予颇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湖南阮陵四中张永杨在备课过程中,这台发现《五人墓碑记》的某些碑文与史实不相符合,因此很有必要加以列举辨正,以供教学参考。一、周公被逮,不在了卯,而在丙寅。史载,明末苏州市民的反阉暴动,缘周顺昌被捕而起。这件史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