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行政管理实务》教学中运用影视文学资料不仅是合适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理由有四:这是一个"图像"霸权时代,课程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屏幕前长大,教师教学需因材施教;影视文学来源于历史和现实,能对《行政管理实务》的内容起到一定的诠释作用;将影视文学作为《行政管理实务》的教学资料效果不错,且能继续给学生提供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和阅读方式,影响了受众的阅读需求,改写了阅读对象的生产过程、手段和形式。出版商、导演和作家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影视同期书是出版商对小说传播过程的策划,影视改编则是导演对小说再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介入,电影化的想象则是作家对影视文学的主动介入。文学的真正出路是抓住小说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这一优点不放,在增强文学思想性的同时汲取影视媒体的新颖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拓展小说的艺术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笫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了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以其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多方面的才华,进行了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周海霞 《文教资料》2007,(34):103-105
本论文通过水仙花病态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表现,主要从人物性格,命运来阐述何为水仙花病态,并探讨弗洛伊德思想对张爱玲的影响。而水仙花病态形成的原因包括张爱玲的成长经历,婚恋心理,时代氛围等,本文将结合同时代作家作品,研究传统文学对其影响,得出其形成原因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行政管理实务》教学中运用影视文学资料不仅是合适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理由有四:这是一个“图像”霸权时代,课程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屏幕前长大,教师教学需因材施教;影视文学来源于历史和现实,能对《行政管理实务》的内容起到一定的诠释作用;将影视文学作为《行政管理实务》的教学资料效果不错,且能继续给学生提供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在小说中大量运用的影视技法,大大拓宽了现代小说创作的领域,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解析这个意象,对于了解张爱玲小说的题旨及人物的心理和作家的悲剧意识,从而深刻地把握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征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试从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反高潮,来论证张爱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与时代主流文学格格不入的对于文学的艺术观照。"艳异的空气的制造与突然的跌落"形成了这种"反高潮",通过契机的制造将高潮陡落并转向他途,从而使得"传奇世界里的人性呱呱啼叫起来",并带给人们关于人性、人生的"苍凉"的启示,由此构成了张爱玲通俗又骇俗的新传奇世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视角入手,将张爱玲小说分为令人、古人、洋人、“现代人”四个独特视角,分析张爱玲小说在今人“冷眼”下揭示的乱世人性、历史视角下的时代悲歌、洋人视野里的中国“沉香”以及其“现代”文学观对文学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香港女性文学可分为四五六十年代的拓荒与奠基时期,七八九十年代的成熟与繁荣时期.前期有萧红、张爱玲以及本土作家黄庆云、夏易等,后期有严沁、陈娟、梁凤仪等,形成了言情小说、社会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等类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有独特评估价值的文学现象。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感受和发现,揭示了她所处时代中女性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堕落、悲郁和其文化自身的牵坠力,体现出难以抹去的感伤和孤寂。同时将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在手法技巧上相融合,使之真正具有"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品质"~([1])。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现代文学的完整性与深刻性,尤其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与白先勇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两位杰出作家,但就短篇小说而言,他们有很大的可比性:《红楼梦》和传统文化的浸染形成两者小说相似的古典文学氛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促使两者形成了相似又迥异的现代文学精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他们的作品既富有传统内涵又散发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旷世才女张爱玲是我们熟悉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处处可以洞见爱情的虚假、人性的虚伪、亲情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现象"。她用残缺、空白的艺术感染着我们,带领着我们走进她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去欣赏她作品深处的残缺美。试就张爱玲小说的"残缺美"来探讨其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第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了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以其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多方面的才华,进行了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作家张爱玲曾对自己只会写"阿妈的故事"而不会写无产阶级的故事充满自信和自豪。1940年代中期后,她却一再思虑自己与主流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关系,且担忧自己在主流文学史中的地位。张爱玲尝试开拓一个更迎合时代的写作领域。1950、1951两年,她在《亦报》连载《十八春》和《小艾》可看做她极力想"靠左"创作的代表。但自1952年离开大陆后写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则被看做是右翼甚至是反共的作品。事实上,面对翻天覆地的新时代,不只张爱玲出现创作摇摆,众多作家如朱自清、张天翼等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学观念,而且出现普遍无所适从的创作困惑。  相似文献   

16.
先锋文学在八十年代进入当代文学视野,其定义经过由宽到窄的流变。回顾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回归纯文学自身的探索,除去时代风潮、西方文学的影响外,与作家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不同的经历却让作家们同归于形式小说的创作。而八十年代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后撤。"先锋小说"对内来说,存在着"不再先锋"和"伪先锋"的问题;对外来说,被先锋派排斥又不被主流接受的矛盾处境。在完成了文学史意义的先锋创作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凸显个人创作风格,将故事和叙事融合。这些都引起对"先锋小说"作家前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颓废而又毫无出路,挣扎来去,摆脱不了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难以避免情感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的永恒主题——无非金钱与爱情。张爱玲与当代女性作家都没有解决女性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具有十分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对张爱玲作品进行研究的学者一开始都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的,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语言艺术、社会文化、心理学等等。张爱玲的小说融合了西方技法的创新应用、对于细节的描写以及精妙比喻与意向的修辞方式。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成就了张爱玲成功的小说世界。本文主要针对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庐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二者的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尤其是她们的小说都善于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表现动荡时代中的女性生活。通过对庐隐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二者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不同反映。庐隐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悲哀,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苍凉。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隐喻性小说与中国注重喻说的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性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张爱玲小说具有经典化程度高、改编广泛、受众广泛的特点。张爱玲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经典的小说类型,对中国文学有着卓越的贡献。本文就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以及中国文学的传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