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通讯员产生了新的定义和任务,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作为新闻出版事业的补充,而且更是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总结企业新闻写作的结构模式、报道方法,以及归纳发掘企业新闻的途径,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针对阅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愚以为石油企业报有八种倾向值得警惕,或说,有八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从事业余新闻写作10年,我的最大体会是: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不能光唱赞歌,还要善于抓住焦点。前不久,笔采写的一组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不仅上了行业报、地方报等媒体的头条,而且还被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  相似文献   

4.
刘彬 《新闻爱好者》2005,(11):32-32
我是一个72岁的农民,与锄头镰刀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到了晚年才与新闻结缘,做了一名业余通讯员。回忆16年来走过的新闻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想写好新闻,必须多学习,勤执笔,善于下水捉活鱼。  相似文献   

5.
我从1997年开始写作新闻以来,一晃就是十年了。作为一名从基层业余通讯报道员成长起来的新闻人,在边学习边实践的编采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的艰辛和光荣,再回头看看自己在从事业余新闻稿件撰写时曾陷入的误区,以及在担任编辑期间的工作体会,我总想把自己的亲身感悟写出来,希望能对通讯员朋友们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说这话的是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一针见血地点透了导语对新闻,乃至对记者的极端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立片言以居要”,消息导语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大学生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包括各种校园媒体(比如校报)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大学生记者。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黑龙江日报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结识了一大批各地通讯员,也编发了他们很多的稿件。在编辑审稿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提高通讯员投稿中标率,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写作父子兵     
我们一家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睦、上进的家庭,除工作岗位不同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和志趣,就是喜爱新闻写作,忙于新闻写作。每当相聚在一起,不是谈论生活趣事,就是谈论新闻写作。一家人兴致盎然,友爱相处,其乐融融。作为父亲和一家之长的我,自幼钟情写作。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勤奋笔耕,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可谓是一个专业的“业余作家”(见2003年11月15日《大河报·茶坊》)。平时,只要稍有空闲,不是流连于温馨的书房读书看报,就是云游在字里行间,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在我的长期影响下,儿女们耳濡目染,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知识,一个…  相似文献   

10.
11.
12.
近几年,新闻策划在国内新闻界,尤其是在报纸宣传中日渐流行。成功的新闻策划,要求新闻策划的组织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理论素质,能够从一个新闻事件中,发现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组织实施,在报纸上以规范的新闻体裁表现出来。1993年,笔者曾主持和参与了西飞集团报“优质天线为何由兴变衰”的系列报道,在一篇记者述评文章的基础上,发动了天线面板产品的技术、管理、销售等不同部门的领导和职工进行了讨论,先后在集团报头版发表了近20篇稿件,对天线面板产品由兴衰各方面的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迟红 《新闻三昧》2004,(2):41-41
我是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沧州输油处一名年轻的干部,自1996年一直从事企业宣传工作。通过和广大通讯员、编辑的通力合作,已分别连续8年被石化管道报社评为先进报道员。我深知,企业宣传干部是通讯员和编辑之间的纽带,也深知通讯员采写稿子和编辑老师编发稿件的艰辛。在此,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谈一些  相似文献   

16.
17.
张建忠 《新闻三昧》2003,(10):46-48
新闻写作对一位婚后受尽折磨多次遭到公婆和丈夫极力反对的农家妇女来说,真是何等容易?然而她历尽艰辛,毅然走她的风雨无悔新闻路。  相似文献   

18.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63-63
在很多通讯员眼里.职业记者占有更多的新闻素材.可以写大题材、大人物。殊不知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挖掘,是否善于分析筛选。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同理。处处留心有新闻。新时期党对新闻宣传提出“三贴近”的要求.就是要新闻工作者走  相似文献   

19.
20.
石翼 《军事记者》2004,(10):72-72
武警山西总队某党委机关考核7天解决问题8个本刊讯函授学员牛何松报道:6月18日以来,武警山西总队二支队党委组织机关半年考核工作组深入基层进行全面检查考核,他们所到之处除了检查考核外,还帮助基层官兵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倾向性问题8个,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基层官兵的一致好评。该支队党委不但严格考核标准,实事求是考核基层,而且对在考核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教育引导,能现场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确定解决时限和责任人。同时,他们还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中的难点疑点等共性问题采取集中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