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及师生的地位问题,现有“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体”、“学生主体”等观点。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地位的争论,缘于要确定新的学生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谁为主体谁为客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外教育界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确定各自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不仅有助于现代教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而且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有关这~问题的几种不同观点。一、几种师生主客体关系认识的回顾回顾关于教师和学生主客体关系的种种认识,大体上有这样四种观点:“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  相似文献   

3.
主客体问题是教学改革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要彻底改变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员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必须解决好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主客体关系,本文试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其一是:师生作为主体,知识作为客体;其二是: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  相似文献   

4.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的客体是所教的对象(学生 )和所教的内容 (知识 ) ,“学”的客体是所学的亦即教师所传播的知识内容。教学质量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实施 ,主要应靠教师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增强。教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上摆脱了把学生作为“物”的客体地位,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对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科学健康的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 ,从本世纪初以“现代教育派”和“传统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之间的争论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是德育理论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在我国 80年代以来曾引起一个高潮 ,然而人们对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六种。(1 )主导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 ,学生 (主体 )认识道德知识 (客体 )、提高道德能力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客体及其关系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先后提出了“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教师学生双主体说”等观点。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无疑地,这些探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然而,纵观各种学说、观点,不难发现,它们都企求为诸多教育形态和过程构筑一种静态的主客体关系,并做出封闭式的结论。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由多因素、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动态  相似文献   

8.
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西南师范大学肖兴政对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中外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就此谈一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讨。一、对几种关于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的评述1.教师中心说 ̄①传统的教育理论,包括中...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是探讨教育本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理论分野,也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水平和状况。这方面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四种主要的不同观点。一、教师主体观。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化江苏省沭阳师范学校华玉和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的论争已历时久远,但到目前仍无统一认识。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二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三是教师、学生同是主体;四是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五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主客体问题的探讨长期达不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在方法论运用上存在偏差。应该紧紧把握住教学的实践本质,用实践的观点对教学主客体问题进行分析。“师生共同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发展水平”是教学活动的客体。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有四种不同的认识。“1.指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以自身的活动与影响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2.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3.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客体,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①4.教育主体“指有意识地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认识自主学习中的教学主客体关系
  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是就特定的活动而言的。每种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指导下的教与学都不可能用一种简单的模式去“戴帽”。就自主学习而言,其自身也包含了多个层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师仅仅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教育主体审美化和教育客体审美化问题。教育主体的审美化包括教师的审美化和学生的审美化两方面:前者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仪表美、人格美、智慧美、语言美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上;后者则表现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审美化——以美启真和教育目标的审美化——培养美的学生。教育客体的审美化是指教育活动的对象即教育内容的审美化,就是要挖掘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认知的同时也得到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与课堂表达艺术陈亚立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哲学上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教学范围内,教师既是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论中,关于教与学关系的理论一般归因于“主体-客体”关系的界定。以教学主体性及其转换、扩展作为逻辑起点,抓住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和动态性,有助于探究教学主体性与主客体的共变关系,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相对地位。在这种认识活动中,把握静态客体和动态客体是认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关键;理解教学主体性的转换和扩展过程,充分发挥教学的主体性,是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内涵和根本;而贯彻主体性原则,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则是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转化的根本保证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集体的建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摘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 (1888—1939),乌 克兰著名教育家。 他用16年时间, 先后创立“高尔基 工学团”和“捷尔 任斯基公社”两个 半工半读的少年 集体,并据以建立集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影响甚大。 关于教育过程,历来存在“以教师为主体”与“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议。在我国还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折中之见。其实,“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概念,“主导”是与“从属”相对的概念,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而无论是“以学生为客体”还是“以教师为客体”,都甚不可行。 马卡连柯的见解与上述三种见解的区别在于,他不是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师个人或学生个人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把师生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依他之见,构成教育过程的能动要素,除了教师和各个学生以外,还有更加不可忽视的能动要素,即“学生集体”与“教师集体”。尽管学生集体是由集体中一个个的学生所组成的,而集体则具有有别于各个学生个性的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不是各个学生个性的总和,而是学生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具体关系的总和。所以,学生集体本身可能具有教育的力量。不过,学生集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集体是教师的“教育客体”,而教师是学生集体  相似文献   

18.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技术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的问题不仅是建构、推演教育技术理论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哲学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作客体,后者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虽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形成,但是又把学生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因此,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必须以合适技术支持的“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为基点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教师与学生,明晰二者的角色是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从上个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进行的关于教师和学生地位与角色的争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对其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范畴,师生角色关系的涵义从哲学层面讲不外乎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其二,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其三,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不难看出,这三种情况都没有摆脱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已持续了近30年,争论的持久性更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依据旨在培养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目的,提出“主体域”的概念,阐述了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不断提高学生主体性,扩展学生“主体域”的过程,避免了采用一种静止的观点所造成的对教育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绝对化。从而,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因时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