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林漫步     
《陕西教育》2010,(1):126-127
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就开始有学校内部管理和政府对学校管理的问题。《教育管理学》为《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丛书之一。《教育管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建立一个教育管理学科的基本框架。全书主要从教育管理学导论、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教育组织管理、教育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管理学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管理知识的增长和实践与理论的共生。这就要求首先应科学理解和认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是对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具有实在性和理解性,这才使得我们的研究得以存在和发展。但是教育管理学本身却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所以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这并不说明教育管理研究不重要,相反,我们的研究就是使得教育管理学有朝一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在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存在两种张力:教育管理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张力以及教育管理研究与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的张力。尽管教育管理学以教育学和管理学为基础,但它仍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要促进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教育管理学学科就需要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加强对实践问题尤其是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想和设计,并增加案例研究,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综合性质来研究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范式,可以把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前学科时代;1978-1992年,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对话期;1992年至今,教育管理学分支学科的蓬勃繁殖时期。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形成的前提是其作为一门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基因的综合性质的社会学科,它有强烈的现代学科意识,然后在其学科范式形成的动力系统的推动下,逐步形成本学科的格式塔的模型,即教育管理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学界有诸多观点并形成争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可以从“教育学科还是管理学科、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应用学科还是理论学科”三个维度进行审视。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高度教育化的管理学科,它归属于应用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属性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一命题将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知识基础置于了一个处于并行关系的学科群中,泛化了研究对象,固化了研究方法,未突出教育管理学学科独有的特性,且仅从历史的视角确立一门学科属性的逻辑也不够严密;对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的探讨离不开三个视角,即该学科属性的定位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追求,其知识基础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简单集合体,对该学科属性的追问最终要以解决人、组织和价值三大问题为依归。基于上述认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应选择兼顾理论与实践需要的中观理论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
孙绵涛教授撰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管理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积二十多年教育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之所得而撰写的一部教材式专著,对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畴与理论逻辑进行了新的探索.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来说,该书的理论范畴和逻辑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品位,改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状况,改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形象.在一般人眼里,教育管理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多少理论的"小儿科",缺少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天平 《教育研究》2005,26(1):17-22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因而具有科学性;教育管理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管理学是由教育学和管理学交叉组合成的,是管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科,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的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管理学是一个发展的多体系范畴,不同体系的教育管理学其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科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管理问题,元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学自身或教育管理理论。三者共同将教育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体现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并与时俱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管理学是一个发展的多体系范畴,不同体系的教育管理学其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科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管理问题,元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学自身或教育管理理论。三者共同将教育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体现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并与时俱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中国教育行政学的思路萧宗六,贺乐凡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中断了30年之久(1949~197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两大分支──学校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发展很快。特别是微观研究的学校管理学,起步较早,成果显著。参加研究的人员,...  相似文献   

12.
对近十年教育管理学方面发表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当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历史研究、理论介绍、学科建设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介绍性的东西多,原创性东西少;方法上突破不够;合作性研究偏少。我们认为教育管理学未来走向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本土性教育管理学结构和系统的思考;在方法论上,要借鉴当前其他学科好的研究方法来突破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状态;在协作上,要加强区域合作,课题合作,以促进教育管理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学习卡片     
教育结构学是一门用结构学原理来研究教育系统的横向综合性的教育分支学科。它是教育学、结构学、社会学、未来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一定社会形态下教育系统的构成状况及其运行规律,探寻教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史的源头,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因循日本学者久下荣志郎的一家之言。认为其渊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德国的施泰因乃是“现代教育行政学的创始人”。依据是,其时在施氏所著的《行政学》(一译《管理学》)著作中。即已有阐述国家权力干预和介入教育的原理。云云,由此演绎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派的教育管理学、公法学的教育管理学、国家学的教育管理学等几说。殊不知,这是沿袭了近一个世纪的以讹传讹的错误。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日耳曼地区。  相似文献   

15.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如果从1908年达顿(Dutton,Sam uel Trail)和斯奈登(Snedden,David)创作《美国公共教育管理》(《Theadm inistr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in in the UnitedStates》)(Dutton,Sam uel Trail&Snedden,Davidl908)算起还不足100年。然而,近百年的历史却使教育管理学研究跨越了两个世纪,这种跨越使得一些人感到教育管理学研究正在产生重大变化。但事实上世纪转折并不是教育管理学研究产生变化的必然原因,真正影响教育管理学变化的因素是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变迁和内部的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的教育管理学生成方式将会形成形态各异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类型。采用从上看与从下看的生成方式,主要形成理论的教育管理学与实践的教育管理学、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与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采用向外看与向内看的生成方式,主要形成管理学的教育管理学与教育学的教育管理学、西化的教育管理学与本土的教育管理学;采用往回看与往前看的生成方式,主要形成回溯性的教育管理学与展望性的教育管理学。或是存在理解失当、运用不妥的问题,或是存在重视不够、建设不力的缺陷,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学都有待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史的源头 ,长期以来 ,我国学界一直因循日本学者久下荣志郎的一家之言 ,认为其渊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 ,德国的施泰因乃是“现代教育行政学的创始人”[1] 。依据是 ,其时在施氏所著的《行政学》(一译《管理学》)著作中 ,即已有阐述国家权力干预和介入教育的原理 ,云云 ,由此演绎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派的教育管理学、公法学的教育管理学、国家学的教育管理学等几说。[2 ] 殊不知 ,这是沿袭了近一个世纪的以讹传讹的错误。十九世纪后半叶 ,在日耳曼地区 ,一个称为Staatswissenschaften(国家学…  相似文献   

18.
张波  陈信存 《广西教育》2008,(36):32-34
教育管理学以教育管理活动及与教育管理相关的所有活动为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以及教育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研究范式在学习、借鉴国外教育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由过去以经验总结性描述为主逐渐向更加理性的研究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9.
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是指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共同体在进行教育管理研究时所遵循的一定模式。当前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现状表现为:支撑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价值取向正由主客二元对立逐步向主客一元统一过渡、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理论知识体系由相互争鸣到渐趋相似,但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正由一维片面逐步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过渡。在"大教育管理学"视野下,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将出现如下走向:理论基础将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走向复杂科学理论;研究价值取向将从由主客二元对立走向主客一元统一,从理论与实践松散结合走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体系将从相互争鸣走向统一、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将从一维片面走向二维互补、多维融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学》一书的出版对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教育管理改革具有一定意义. 在一般人眼里,教育管理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多少理论的"小儿科",缺少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该书力图改变这一认识,以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和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这样一些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从而夯实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创新了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教育管理学没有多少理论、缺乏自己独有的理论范畴和逻辑的现象,提升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使教育管理学的形象得到了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