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换句话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良好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包括: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3.
郑小红 《考试周刊》2013,(6):126-126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4.
5.
肖锦波 《考试周刊》2011,(63):145-145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将阐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培养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徐慧 《广东教育》2002,(3):35-35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的利用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采用主题教学,并运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的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总结了本校近年来开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的一些实践体会,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0.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美国许多州要求所有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欧洲许多国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课程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加之大多数中学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全面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中学教育的新命题,所以各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正面临着全面的信息化变革。信息时代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自2001年国家将信息技术设为中小学必修课之后,计算机逐渐走进了中小学的大门。时至今日,信息技术课开设已有十个年头,这十年中,广大一线教师在不断丰盈自己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培育着学生。十年的学习,当代学生的信息素养究竟如  相似文献   

13.
笔者作为一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以下就如何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郑波 《现代教学》2010,(5):57-58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小学生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自觉接受相关信息技术教育而养成的对待信息活动的态度、观念,对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信息伦理道德的理解与遵守,以及利用信息去解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谓信息素养,就是具备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传统图书检索技能中,包含很多实用、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可斯基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我国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17.
郭书珍 《学周刊C版》2019,(21):120-120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发掘课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来推进信息技术学习,掌握信息技能,成为当前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宏 《教师》2013,(31):83-8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实质上是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下,需要人们掌握并具备的一种能力。它是由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素养方面、信息意识方面和信息技能方面,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让人们依靠信息素养的知识技能,实现情感的表达、感情的交流以及合作的意识,积极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信息素养已经成了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