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坛经》本身蕴涵着巨大的美学价值,但学术界开拓不够深入。挑选学界不太注意的问题加以研究,例如《坛经》潜美学的问题,《坛经》般若境界与潜意识、意境的微细区别问题,《坛经》蕴涵着的几种审美形态的问题,《坛经》美学与康德哲学等的比较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能填补《坛经》美学研究的一些空白,有助于推进或深化《坛经》美学乃至禅宗美学、中国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本文对涉及《道南集》、《诗慰》、《国朝名家诗待》、《焦山纪游集》、《林屋唱酬录》、《撷芳集》、《两浙輶轩录》、《来紫堂合集》、《甲乙消寒集》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证,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较少,存在的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离忧集》、《诗正》、《养素园诗》、《国朝滇南诗略》、《国朝杭郡诗续辑》、《吴江诗录》、《鸣社丁卯选刊》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司马迁信不信天命?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涉及司马迁的天命观,教学《六国年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自序》等文章,会多次遇到这一问题。问题难以回避,事实上又不存在"信"或"不信"这样的简单化结论,这个问题就有作简要讨论的必要。司马迁概括《史记》的创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  相似文献   

5.
佚名 《小读者》2012,(2):78-8
冰心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以及《繁星》、《春水》等诗集和散文集《寄小读者》。  相似文献   

6.
黄传斌 《教育》2008,(9):58-58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向导》周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就《向导》周报的主编、经费、蔡和森对《向导》周报的贡献、《向导》周报与主要历史事件的关系以及《向导》周报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等问题作一学术史的回顾,并就《向导》周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易学是司马迁史学的哲学基础,是《史记》思想的核心。清人最早注意到《史记》与《周易》的关系。近代学者刘师培是这一研究问题的发端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论文,论文从易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世界观、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司马迁通《周易》、《史记》论《周易》和《周易》对《史记》的影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历来的对鲁迅小说的评论中,一些文学史和评论文章,都认为鲁迅在《阿Q正传》、《故乡》、《风波》、《祝福》、《离婚》、《社戏》以及《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小说中,提出了农民问题,认为鲁迅“以他自己的形式解决和提出的问题就是人们普遍不能解决或还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并“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的惊人的一致”。笔者对此稍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学习毛泽东同志八篇著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到中央宣传部通知今年下半年干部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八篇著作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很高兴,同时想到以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八篇著作按照宣传部的通知:今年下半年的干部学习,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以下简称“八篇著作”),学习毛泽东同志是怎样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本文对涉及《感旧集》、《萧汤二老遗诗合编》、《白雪遗音》、《楚风补》、《熙朝雅颂集》、《国朝中州诗钞》等总集以及龚自珍、李笏相关别集和作品的若干问题予以订正,供有关读者特别是整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过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局限性,等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认识毛泽东这篇文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传入俄罗斯经历了缩简转译本、全文转译本和全文俄译本三个阶段,1950年苏联科学院院士尼.约.康拉德的专著《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出版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在《孙子兵法:翻译与研究》中康拉德详细论述了孙子学说的世界观基础及其战争论的根本原则问题、《孙子兵法》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孙子兵法》出现的历史背景问题以及与孙子本人相关的诸多问题。康拉德在《孙子兵法》的翻译与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对俄罗斯学术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兰亭集序》的说理思路及情感意蕴的问题,读者历来意见不一。这两个问题是阅读与教学《兰亭集序》不可回避的内容。解决该问题,可行或较为有效的方式是“联读”《兰亭集序》书法(尤其是其中的改笔)、王羲之“兰亭诗”、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石崇《金谷诗序》、刘琨《答卢谌书》等文本共同体。其中,《金谷诗序》给我们理解《兰亭集序》的思路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兰亭诗”为我们挖掘《兰亭集序》的深刻意蕴提供了契机。通过对相关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兰亭集序》的艺术性、思想性及经典性。  相似文献   

16.
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所谓的《弹歌》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歌谣的问题,所谓的《国风》是歌词选集的问题,所谓的《诗经》为乐官采录编选的问题,关于骚的解释问题,关于《诗经》为歌诗的问题等。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严重影响了李炳海《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关于宋玉在临澧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宋玉居住于临澧与终老于临澧的问题,清同治版的《安福县志》卷三十四《外纪·流寓》说的比较肯定,“周宋玉,归州人,屈原弟子。悯其师忠而放逐,作《九辩》五首,(笔者按:此据《文选》所载为言,《九辩》最早载于汉王逸《楚辞章句》,本不分段,《文选》选录其中五段,非是《九辩》全文。《县志》说不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年代的久远,传世文本的错简以及传抄过程中的错误,使得《楚辞.九歌》的研究仍有待深入。近年来,两湖的楚简相继出土,为《楚辞.九歌》有关《云中君》所祀之神、《东君》的错简问题、《国殇》是否为《九歌》组成部分等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可知《云中君》所祀之神祇为雷神,《东君》在《九歌》中的次第存在错简情形,《国殇》是《九歌》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开辟了中国的语法学,它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与西方语法相结合,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基础。《马氏文通》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都深受《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影响,后来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其影响,可以说是贡献深远。但是很多语言学家指出,《马氏文通》在带来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在对"动字"的分类上,书中就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诸多争议。对动字的论述是《马氏文通》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文通》中词分类的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梳理,以便使研究者们对《文通》的意义、价值以及矛盾、缺陷的认识更加系统深刻。  相似文献   

20.
《镜花缘》的主题具有多向性,妇女问题不是《镜花缘》探索的唯一问题,但在长篇小说中,《镜花缘》是对妇女问题探讨最全面、最深入的第一部。本文就从李汝珍的女性理想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产生的根源、所寄托的作者理想三个方面来探讨《镜花缘》的女性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