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过渡、结构、标题和写作顺序等。有的文章结构严谨,有的文章过渡巧妙等.在阅读理解课文时,我们只要根据文章的特点,选准文章的突破口,就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除了承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任务外,还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逐步教会他们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任务。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  相似文献   

3.
4.
5.
张渊 《内蒙古教育》2002,(10):37-37
一、重视“学会做人”学习新知时,注意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成为思想者、发现者,并为他们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我问学生:“对于课中的人物表现,你们有什么感想?”大多数同学都对邱少云赞不绝口,有的说他意志坚强,有的说他有集体观念,有的说他有极强的纪律性,有的说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这些说法各具见地,我很满意,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他接着说:“‘我’和邱少云是战友,我眼睁睁地看着…  相似文献   

6.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只是新课程理念下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语文这门学科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才能让语文更受学生欢迎,更快地提升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那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应该选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江涛 《云南教育》2000,(23):38-38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并选准训练的切入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课题切入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一些课文的标题用精练的词语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事件或主题。教学这类课文可以从课题切入 ,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师从题目切入教学 ,学生通过质疑 ,自己制订学习目标 ,自己学习领会 ,互相讨论释疑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 ,学生读题后会…  相似文献   

8.
1.以文题为研读点。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若让学生抓住题眼——“发愤”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持久力弱。怎样才能保持兴趣,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呢?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兴趣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多样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补表演、补空白、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教师“补”的艺术,主动参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课的题目,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短语,有的却是一个句子,所以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准确判断出关键词——题眼。  相似文献   

11.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的基础应是阅读对本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本、更好地理解课并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呢?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华 《湖南教育》2005,(6):14-14
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来达到理解词语或句子的目的。如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中有两个比喻句不好理解,教师就引导学生一步步看图。首先看图上的花怎样,学生一看就知道花长得美丽、可爱。教师点拨道:小朋友和花都美丽、可爱,所以把小朋友比作花朵,这叫‘打比方’。”通过插图,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难懂的比喻句。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解“一群”这个词时,教师根据意思画了五只白色大雁聚集在一起,学生很快得出“一群”是“好几只”…  相似文献   

13.
《太 阳》是一篇说明文。小学语文教学不强调课文属何种文体 ,也不单独讲解有关文体的知识 ,而是通过阅读实践 ,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文体的课文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因此 ,教学《太阳》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 ,读懂每个自然段 ,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内容讲清楚的 ,这“一步一步讲清楚”正好体现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按照这一思路教学 ,就能使学生更容易领会自然段的联系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 ,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一、抓住事物的特点 ,理解自然段的联系说明文是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14.
本篇教学设计.我抓住文题中的一个“盗”字,由为何“盗”、如何“盗”到该不该“盗”,牵住文章的主线,突破课文的重点。教学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庖丁解牛,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方可游刃有余。同理,课文教学,教师也要找准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驱动和调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从题目切入,把握内容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称"题眼"。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抓住了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语课本在近几年内改动较大。在教学要求方面,从课后思考练习题来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一些名优篇目不再统一要求背指定的段落,更多的是“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甘凤兰 《青海教育》2003,(10):40-41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从“学会”到“会学”是一个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要通过广泛的迁移,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