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治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主要标志;法治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法治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法治的缺失将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法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法治状态不尽如人意,在相当范围内还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法理不畅以及司法不独立和不公正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而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的法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法治建设要立足本土环境,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中国的法治建设关键在于培育和构筑法治的本土根基。  相似文献   

6.
法治文明是国家实行法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法治文明被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法律自身所具备的文明属性,以及法治文明的发展始终与人类进步事业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治文明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本文介绍了和谐社会与法治理念,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理念的融合以及法治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和谐社会的形成要有法治所保障的有序秩序;和谐社会依赖法治所保障的人权基础;和谐社会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所维护的正义;和谐社会形成的目的必须靠法治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9.
浅谈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该文拟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来论证民主法治建设及法治观念创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而没有健全的法治心理和法治思维方式,没有“依法办事“的法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无法实现.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能力需要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指引下,整合社会法治力量,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通过参与法律实践逐渐养成法治思维习惯和法治能力,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在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共同推动下发展的,二者总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在社会中,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比例刚好处于最适合事物发展的状态,就达到了和谐。  相似文献   

12.
法治精神与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民族地区地方立法必须完善涉及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维护各族群众利益等方面的法规,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更加良好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发展力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基础、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和组织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社会公共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了矫正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之法必将对上述两者施行调控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现阶段,经济法必须对转型期的杜会现实作出积极回应,完善其法律体系,更有效地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体制转轨的过渡阶段,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对正常社会秩序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但与严峻的犯罪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现有的刑事理念与体系结构却不尽合理,其所能提供的应对犯罪的手段较为单一,效能也极其有限,因而我国现有的刑事司法资源在惩治、预防犯罪活动中很难发挥积极有效作用。我们认为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刑事法律,探索能够使有限的刑事司法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刑事司法观念及模式。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考可以规范考试行为,保障人的发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提高考试效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目标之一,而林业行政执法是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国家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主要手段。因此,以和谐社会为出发点进一步,认识和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职能,对于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力度,最优配置林业行政执法资源,对于实现林业建设总体目标、促进各项林业事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观念是人们对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比较自觉、比较稳定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的要求和态度以及对人们某些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依靠现代化的法律观念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来协调社会主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从而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发展深化的坚强后盾,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政治文明的顺利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过程和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