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学森之问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教育界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钱学森之问",其实,在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乔布斯之问"。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提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对"乔布斯之问",如果仅仅理解为计算机领域人士对市场的雄心,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乔布斯之问"是发生在教育领域敞开怀抱纳入计算机技术,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几十年后。因此,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乔布斯之问"不是给技术提出问题,而是给教育提出问题。那么",乔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上上下下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的确,我们的教育需要大力改革,以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但走出摇篮后,要最终成为钱学森式的杰出人才,还必须"过五关,斩六将"。让我们来仔细剖析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最详尽的材料:《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  相似文献   

4.
对话路甬祥     
<正>作为一名长期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记者,我和我的同行往往只关注于这些著名科学家们的求学经历、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而忽略他们同时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对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的深刻思考。诸如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前辈,曾提出过"竺可桢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本次采访对象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  相似文献   

5.
<正>"钱学森之问"究竟问的是什么前不久,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大师与世长辞。人们在缅怀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卓越科学贡献的同时,也在探寻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才使钱学森得以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宗  相似文献   

6.
<正>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伟大不但在于创造了杰出的科学成就,而且表现了高尚的科学道德和治学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中国科协八届三次全委会议上,讲到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科协工作的一个重点时强调:"要深入宣传和传承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大师的优良传统。"在钱学森诞辰102周年之际,让我们撷取钱学森科学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成就和数据加以佐证.这归功于改革开放,也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当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自从提出"钱学森之问",人们更进一步反思不足.其实,除"钱学森之问"外,还有"周光召一问",即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做出多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袁海健 《知识窗》2010,(8X):28-28
<正>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是教学艺术的舞台,给师生以充分施展才华的天地,而提问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钱学森,人们会用"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等一系列头衔来介绍他的身份。而如果要介绍刘合群,同样很难用单一的身份来定位,因为作为力网理论创始人、人体物理医学奠基人、无创针术发明家、传统医学现代化和现代医学革命的先行者,他不仅是一位知名医家,更是一位科学理论家。——题记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所谓  相似文献   

10.
连载 钱学森     
耿爽 《今日科苑》2011,(7):126-135
<正>再现巨星光辉还原历史真相叶永烈著《钱学森》出版出版前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99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由知名作家叶永烈撰著的《钱学森》一书,并将于2010年12月10日下午1:30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新书首发式,届时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英雄航天员代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及上海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0,(2):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走过的人生道路,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幸福的婚姻,都堪称典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望钱学森的成长历程和教育背景,是否也有值得教育界、学生父母和莘莘学子领悟和思考借鉴之处?全面发展的典范钱学森1 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纵观钱学森的一生,德智体美无不达到顶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沪校长说。  相似文献   

12.
陈晨 《科技风》2012,(18):153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讨论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有着实际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崇高荣誉     
一1989年1月,国际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致信中国驻美国大使韩叙,信中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获1989年威拉德·小罗克韦尔技术杰出奖,钱学森的名字已正式列入《世界级工程、科学、技术名人录》,并同时授予"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表彰他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胡适之问"到"钱学森之问",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不同的困境之中。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验,基于核心素养探讨学校、教师以及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如何共同发力帮助高等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陈燕芬 《今日科苑》2010,(1):120-123
伍绍祖,原国防科工委政委、国家体委主任,曾与钱学森共事14年;王元,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华罗庚数学奖;他们眼中的钱学森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从“读《钱学森书信》学习钱老科技创新精神座谈会”开始,一起来听听他们之间的点滴故事吧。  相似文献   

16.
<正>物含妙理总堪寻。科学的征途总是充满了奥妙,回首近百年的科学史,有四成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来自多学科融合创新,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开启当今科学殿堂的金钥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评价:"交叉学科是一个非常有前途、非常广阔而又重要的科学领域!"而在上海,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正站在学科融合的交汇点,在脑和类脑研究领域闯出一条新路。他是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我们中国在近代没有本土培养出来世界级的科学大师?"5月2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以"钱学森之问"开始了自己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的特邀报告。"对于这位上世纪50年代老海  相似文献   

18.
正西方发达国家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很大比例是私立(民间)的。但私立机构在当下中国仍处于低人一头的地位。殊不知,早在192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独立(民间)的科研机构,并且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培养出卜代大师。在当代"钱学森之问"久久没有答案的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的独立科研机构,在那里能否找到一些被遗忘和忽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近来,这一“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杰出人才的涌现,需要我们的教育进行大力改革,成为人才的真正摇篮。但走出摇篮后,要最终成为钱学森式的杰出人才,还须“过五关,斩六将”。让我们回到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最详尽材料《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相似文献   

20.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