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忍”当解作“岂忍”“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本注“忍”为“竟忍心”。此注有悖诗作原意。徐仁甫《广释词》:“忍犹‘岂忍’,那堪也,争耐也。反诘句,词首增‘岂’字,句末多省‘乎’字。”例如:“杜甫《丹青引》:‘忍使骅骝气调丧’,言岂忍使骅骝气调丧乎。”又“《奉送崔都水翁下峡》:‘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谓岂忍遗族  相似文献   

2.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第二册《石钟山记》)  相似文献   

3.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引了陶渊明《挽歌诗》之一的四句诗,教材解释其“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这样的解释既不符陶诗的原意,又与鲁迅文章的文意相背,究其原因,是编者对原诗“他人亦巳歌”中“亦”“已”“歌”三字产生了误解所致。“亦”字本无转折之意。它的本义是“也”。《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表示的就是“同样”的意思。所以,《词源》注释说“亦,表可并为一类之意。”亦也可以训“又”。因为又同样是表示重复或继续的。当然,又有时也可以表转折,但却不能反训  相似文献   

4.
杜甫《石壕吏》“室中更无人”一句,历来的中学课本都把它当作老妇之语,因而注释为:“我家里再没有别的人了。”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第四册仍然采用这种说法。我们对此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这句话并不是老妇人的诉苦之声,而是石壕吏的追问之辞。“室中更无人”的意思是:“你家里难道没有别的人了吗?”从诗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述了悍吏之凶与老妇之惨,以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对《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四鼓”作了这样的注释:“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用鼓报更,一更为一鼓。四鼓,即四更天,相当于凌晨三四点钟”。这个注释是不够确切。我国以更、点计算夜里的时间始于明朝。那时候,用作报更的鸣具有鼓有钟。一更开始就打一下,二更开始就打两下,因此将“四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一句:“有怠而欲出者”,其中的“怠”,课本中训为“懈怠”。这单就本句来看是讲得通的,但通观全文,尤其是细看第三段的议论,我以为不如解释为“疲倦”更为贴切。在第三段中,作者据事论理,认为游览山水(当然实际上是借此讲做学问、办事业)要想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地,需有三个条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在学习、使用教育部编订工农业余初中语文课本的过程中,发现课本的文言注释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不避鄙陋,就其中的部分注释提出异议,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一、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初六册《叔向贺贫》) 其中“疚”字,课本注释为“内心痛苦”。如此,这句话就成了“执行法制,不内心痛苦”了。这样理解,除译出的句子本身不通外,更重要的是意思上令人费解。这里的“疚”当释为“病”,即“弊病、差错”之意,《尔雅·释诂下》:“疚……,病也。”  相似文献   

9.
《乐工罗程》文中有一句「程既审上晓音律。」﹂课本对「上」的注释是「指武宗」。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样解释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一、“相如谓秦王曰:‘……且秦疆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其中“一介之使”,课本和《历代名篇选读》都注释为:一个使臣;介,通个。查《辞海》“介”:通个;通芥。又查“一介”:①犹—个。②介,通芥,草芥。也形容轻微。我认为,“一介之使”的“介”不是“个”而是“芥”,引申为“轻微”。因此“一介之使”应译为“一微小(指职位)的使臣”。理由是:首先,“之”在古文中可作代词、助词和动词。这里显然  相似文献   

11.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孔雀东南飞》)课本注: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例如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朱东润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结发,指成年,古代男女成年时要头发结上,古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都是成年的标志。这两条注释都明显地把诗中所言“结发”看作是古时男女的冠礼、笄礼。这是不  相似文献   

12.
《训俭示康》篇有这样一段文字:“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课文对“鄙其小器”的注释是“孔子看不起他(管仲),批评他器量狭小”。这里“器量”是什么意思呢?查“器量”同“气量”(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再查“气量”词条,则有两个义项:其一,旧指才识和品德的高  相似文献   

13.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文“无”和“毋”,课本解作“不要”不妥。按“毋”作表禁戒之词(《说文》:“止之词。”),意义和现在的“别、不要”差不多。“无”用作表禁止之词,通“毋”。又“勿”字也有此用法。这种意义的“毋”  相似文献   

14.
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2页有一个复句分析的例子:想收获庄稼,就得先拿种子,想骑马,就得先支出草料,搞革命这样的大事业,就得投血本。从结构上考虑,这种分析是对的。、、分句是假设,、、分句分别说明结论,所以、、构成并列关系复句。但我们分析复句,主要是根据句子的逻辑意义而不是根据句子的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解析几何》177页例4“化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为直角坐标方程”解答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将 (x~2+y~2~(1/2))=e(x+p)两边平方时,对于 e>1的情形,方程产生增根…….为什么?课本未作说明,现作如下简单注释.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五册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有些注释不妥,撮举两点,以供同行商榷。一、文章第一段中的“及抛江过其下”,这句的注释是:“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这不仅与原意相违,尤其不符合水上航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历年来使用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中(从试用本、甲种本和乙种本到必修本),关于玛丽亚·居里的大女儿(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现象而荣获193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约里奥·居里夫人—小居里夫人),都一脉相承地把其姓名中译为“伊丽芙·居里”。笔者对这个译名提出异议。按照译外国人名的惯例,应该为音译。当然,因为中外文读音的差异等原因,译音不可能绝对准确,因而读法、写法都有一定的“变动范围”,但应大致相近。小居里夫人的法文原名是“Irene Curie”,对此有的书上译作“伊雷娜 居里”(见《居里夫人传》),有的人书上译作“伊伦·居里”(见《近代物理实验史及其启示》),这些都是说得通的。而译成“伊丽芙·居里”就相差太远了。  相似文献   

18.
课文注释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并加注「何(以)……为」一是表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我以为译成:「凭什么要攻打它呢?」更确切些。「何以……为」的形式,既不同于「何为」,与「何……为」也有差别。「何为」可译成「为什么(或干什么)」如「若何为生我家?」对译为:「你为什么生在我家  相似文献   

19.
下面对部编教材《孔雀东南飞》的两条注释提出一些异议。 课本对“汝可去应之”句中的“应之”注释为“答应他”。我认为,此处的“应”不是“答应”或“同意”,而应是“答覆”或“回答”的意思。从诗中看,兰芝母对县令遣媒求婚,并没有慨然相许的意思,“汝可去应之”不过是刘母让兰芝自己去表示态度而已。从刘母  相似文献   

20.
郭锡良等同志编写的《古代汉语》,古汉语常识部分,没有专讲古今字。但文选注释中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公认的古今字,而解说用语和方式极为繁富。有时同一对古今字同时用两种解说用语。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