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2-2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2.
课例3-1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3.
课例2-1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4.
课例1-1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5.
课例1-2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6.
课例3-2     
在本期的“课例大家评”中 ,我们刊登了同一课题下的 6篇课例供大家点评 .2 0 0 1年第 4期 ,我刊登出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课例的征稿启事 .截止 4月 3 0日 ,我们收到课例来稿百余篇 .这 6篇课例就是从这些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 .为了便于大家点评 ,我们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在撰写点评稿时 ,您可以对 6篇课例进行总评 ,也可以就学生学习状况相当的两篇课例进行评析 ,还可以对某一课例做单独的评议 .总之 ,点评的内容应相对集中 ,以便于编者对稿件进行选择和组构 .文稿字数以 1 0 0 0字左右为宜 ,截稿日期为 9月 1 0日 .投稿时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课例大家评”字样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将以较大篇幅集中发表观点新颖、论述深刻、对教学具有较强启发性的优秀来稿 .在此 ,我们还特别对提供“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课例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7.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的 6篇课例读后对我触动很大 .就这节课本身而言 ,平淡、朴实 ,没有多少难点 ,但要讲得精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 6位老师却能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 ,设计出 6篇各有侧重 ,又能完成教学计划的好教案 .6篇课例整体上体现了“因材施教”、“教需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 .但其中有几个共性的问题 ,即对学生的思维是“牵”还是“引”值得探讨 .下面谈点个人看法 ,供大家参考 .“牵”和“引”在汉语里意思相差无几 ,放在教学上却有本质的区别 :“牵”的主体是教师 ,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 ;“引”的主体是学生 …  相似文献   

8.
本刊在 2 0 0 1年第 7期刊登的“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的 6篇课例 ,都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各课例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借鉴 .下面笔者就各课例在把握教材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 ,引入新课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 ,既要使前后知识衔接 ,又要恰当控制复习时间 ,把重点放在新授内容上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一次函数 ,对直线的方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抛物线 y =ax2 bx c的对称轴的方程是x =-b2a;在 1 .3节学习了“直…  相似文献   

9.
既具有发现的思想 ,又运用了程序的原则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可看成是重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编制了一定认识程序的发现法 ,它优于一般的发现法及程序教学法 .读完刘祥民老师“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的课例 1— 1 ,我认为这是一堂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成功课例 .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了如下几个要点 :1 启发式教学必须在全堂课的结构上造成“启发态势” .课堂上 ,刘老师正是通过数学家笛卡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所碰到的一个问题 :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能否用方程表示 ,以及能不能说方程⑥是直线的方程等一系列问题去…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极大的兴趣一口气读完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6篇课例 ,最喜爱的是曹丰中老师的课例 3—2 .因为在学生素质较高的班级组织教学相对要容易些 ,而越是在学生基础差的班级 ,越能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在此想对课例 3—2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与同行切磋 .1 新课的引入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为难点的突破节约了时间 ,显得主次分明 .这种做法在一些教师用“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就有“授鱼”之嫌 .笔者认为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都必须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 ,生搬硬套只会弄巧成拙 .“你…  相似文献   

11.
课本是教学之根本 ,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中 (尤其是新授课 ) ,应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课本的思想方法 ,发现问题和不足 ,只有这样 ,在课堂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问、解惑 .同时 ,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忠实于教材 ,教师的备课要围绕教材 ,要清楚教材中该部分的内容设置的地位、作用和编者意图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减轻教和学的负担 ,真正在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笔者认为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的6篇课例 ,在指导学生阅读 ,围绕教材教学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6篇课例都没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读书 ,(课…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 ,关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的 6篇课例 (见本刊 2 0 0 1年第 7期 ) ,是中国高中数学教学健康层面上的一个缩影 .从中可以看到当今努力的教师和努力的教学正在做些什么 ,做得怎么样 .也许不同的读者对各篇课例的看法会有分歧 .但教师积极处理教学内容 ,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辛勤组织教学过程 ,着意体现“指导构建知识”的理念和“与学生共同寻找答案”的实践等则是谁都不会有异议的 ,因为这是事实 ,也是主流 .并且有的课例非常真实生动 ,给人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我们正是在充分肯定教师都尽了努力的基础上 ,想选取一…  相似文献   

13.
本刊 2 0 0 1年第 7期刊登了 6篇《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第一课时 )》的课例 ,而且将 6篇课例按学生学习状况的优、中、差分为三组 ,每组有 2篇课例 ,这是一个极佳的创意 .该创意能够使处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同仁有所感语 ,有所学习和借鉴 .我地区的生源属学生学习状况差的一类 ,张国坤老师的课例 3— 1和曹丰中老师的课例 3— 2对笔者有很大启发 ,现简要鉴赏如下 .一、重新编码构建教材 ,符合学生学习状况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将死教材变成活教…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在《2008江苏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中“直线的方程”要求是掌握,而直线方程的几个形式都可以互推,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解法.本文通过一道课本题,给大家探究一下与直线方程有关的面积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了本刊第 7期的 6篇课例 ,觉得一些教师太追求教学过程的新、奇、特了 ,而忽视了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数学思想 .这节课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就是分类思想 ,当然还有转化思想———方程之间的转化 ,也是这几个课例所缺乏的 .没有哪位教师在讲方程转化时说它们是同解 .只有同解 ,方程之间才能互相代替 .我这里只谈分类问题 .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的位置进行分类 ,最简捷的分类标准是直线有无斜率 .如果还想细分 ,可按倾斜角的大小 :α =0°,0° <α<90°,α =90° ,90°<α <1 80°分类 .直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通过课件显示 ,用《几何画板…  相似文献   

16.
纵观 6个课例 ,感觉课例 2— 1的学生群体与我校实际比较相似 ,因此 ,在阅读中也就比较认真、仔细 .课例 2— 1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 ,具有各方面的特点 .现仅就这节课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谈谈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体现了困材施教的原则 ,而这一原则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中体现 .例如 ,为了降低难度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者设计了 x y =0的形式 ,要求学生将四种特殊形式的直线方程化为统一形式 ;而且教者很明确地指出这样做的原因 (针对学生实际、减小坡度、集体学习、减压增趣 ) ,从而引起了学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能力的起点是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大胆分析、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笔者认真拜读了本刊 2 0 0 1第 7期发表的“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的 6篇课例 .应该说 ,这些课例在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发现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讨 .笔者就创造能力的培养谈谈对课例的认识 .一、问题的设计应合理问题的设计应以有助于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从而解决问题为目的 ,…  相似文献   

18.
自“合作学习”被写进数学课程标准后,“合作学习”已成为评判一个教师是否走进新课程的标志.大凡涉及到新课改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优课评比、教学观摩等,执教者无一例外地要在课堂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次所刊登的四篇课例,就有三例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那么“合作学习”真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具有神奇的教学效果吗?我看未必.至少,我在教学实践和教学观察中,没有看到它的神奇,相反,倒是“合作学习”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和几类特殊曲线方程的标准形式在一些几何解题中运用极为广泛。但这些方程的形式却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若对这些局限性认识不够,在解题中就很有可能异致漏解或错解,下举几例说明: 例1:求过点A(3,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所求直线过点A(3,1),且截距相等 有=1且a=b 解得 a= b=4,…所求直线方程为 错!待定系数法是求直线方程常用方法,但在设出直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方程形式的局限性,即运用的条件,否则会漏解,本例错在没考虑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措施1.这节内容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以及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基本能运用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第一课。具有巩固旧知、熟练方法、拓展新知的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