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粗浅的恩考和细致试验,总结了创新能力教学"四部曲".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该顺其自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时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  相似文献   

3.
杞人忧"贵"     
这几年大概富了一批人,于是有人就盯住了这些"富人"的口袋,办起一些所谓的"贵族学校".对"贵族学校",笔者除了知道其收费叫人目瞪口呆之外,还在于她的"教学质量",据说是聘请全国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谁知不久前,有传媒披露:某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天堂",学校内座座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教学楼、图书馆美仑美奂,运动场、游泳池、网球场、体育馆一应俱全,学生宿舍还装有空调、电视、电话.学生甚至不必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一切由管理人员代劳……有教师愤愤地说,这哪是"贵族学校",只能叫"暴发户子弟学校".这话着实叫人大吃一惊,禁不住生出杞人忧"贵"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凡是语文教师没有哪个不想在作文教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可作文,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即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大部分学生仍然畏作文如虎,交上来的作品也多是"不堪入目",叫人只能硬性赏识,没法由衷表扬.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写作文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是"无师自通",而有的人在作文方面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天分上的差异,正视差异,适应差异,"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要讲究教育过程中的"机智".以下是笔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小技巧",供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解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说:"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得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因此,如何将例题教"活",使问题简易浅出,进而利用典例展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动态过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并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是每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必须面对且极需解决的难题.笔者将就此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9年最能代表中国年轻人生存状态的是两个词:"蜗居"和"蚁族". 在日本东京,也有许多所谓的"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群体",大学毕业生居住的地方实际上也都是"蜗居".东京有大量"1K",即"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小房子,面积是30到50平方米.有一个人住的,也有与女友或老婆同住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做数学",就是"在做中学数学".陶行知先生在<谈教学做合一>一文中说过:生活教育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须是以做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中,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按照"铃声"上课、下课.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规则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上课和课间休息权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执行规则中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这个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违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近年来受到许多计算机教师的青睐,无论是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还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普遍运用这一教学法,真正地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心灵的觉悟,精神的觉醒.教学则是唤醒人的内在一点灵明,由此彻悟人事物理,求达学问之途.这就意味着教学不能等同于医生的"输液",不能等同于储户的储蓄,不能等同于工人的"搬运",否则,就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任你怎样绞尽脑汁地说理与灌输,都无法进入学习者的精神领域与心灵世界.真正深刻的教育在于如何"荡其心,启其思,开其悟".这就需要教师超越平铺直叙的"告诉",让学生在经历思与智曲折环绕间"聪明花恍然绽开".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家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可是近年来,教师家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校访.学生的一个"带信"或老师的一个电话,家长们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师的"高论".教师将自己职责中的家访,变成命令似的校访--"传唤",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5.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但它们教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实",都需要处实效功,因为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元",也是数学教学之"元".  相似文献   

16.
邓代丽 《贵州教育》2007,(23):23-24
"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这是目前高中语文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笔者称之为"做秀".当这种"做秀"被误认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并形成一种新潮流时,笔者不禁深为忧虑,担心更多的教师盲目跟风,对语文教学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笔者现就高中语文课中"无中心拓展"和"教师不作为"两种最严重,同时最具迷惑性的"做秀"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教育口号.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重视在"授人以渔".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五导授渔法",即导读、导入、导学、导议、导练.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事物"过犹不及",都是辨证统一的,矛盾无处不在.文本细读也是一样.对它缺乏理性思考,必然会走进误区.教师的文本细读无论多深刻都是允许的,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包办过多,从指导到批改再到评讲,费时劳神,结果却是学生只关心作文成绩,可谓"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由师生共同演绎作文批改"三步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易卜生是"五四"时期,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位外国作家.胡适先生,是"易卜生主义"的大力提倡者.在他看来,"易卜生主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写实主义",二是"健全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