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元璋是中国封建社会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聘请名师,从幼年抓起是朱元璋培养和教育继承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朱元璋仿唐制,设东宫为太子居所,他用当朝军政大臣兼领东宫官职,把政府机构与东宫衙署统摄起来,他以自己多年征战驾驶政坛的经验教育儿子,传授为君道,目的是永保大明“宗庙社稷”。  相似文献   

2.
两晋是东宫武装体系的建构期。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太子卫率”地位上升,脱离了东宫家政系统。除了仍承担安保职责外,其军事职能得到加强。“多选朝廷清重之士居之”。另一方面,两晋“太子卫率”之职位又或二、或四、或五,处于设废无常的变动之中。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新论     
"唐太宗新论"一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一、唐太宗比秦始皇等历代封建皇帝的历史地位高得多;二、唐太宗比历代一些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更适宜于做皇帝;三、"贞观之治"的出现在当时封建统治者这一阶层来说主要是唐太宗的功劳。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朝时期,东宫职官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的设置情况变化不大,但职掌范围却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三国为发展期,两晋为顶峰期,南朝为衰落期。由于门阀制度与文化心态的影响,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任职资格与清望程度在南朝萧梁时期出现了转变。  相似文献   

5.
太子监国是唐代政治中的重要现象,一般可分为太子攘夺皇权后的监国、皇帝巡幸时的太子监国、皇帝有疾诏令太子监国和权臣宦官废皇帝后以太子监国等类型.太子攘夺皂权和临危受命下的监国往往已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有唐一代的太子监国现象不仅凸显了唐代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古代皇权传承中的制度纽结和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6.
王菊花 《时代教育》2010,(5):194-194
用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唐太宗吸取了历代经验教训,推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用人政策,知人兼明善恶,用人"舍短取长",驭人人尽其才,特别是广开才路,促成"贞观盛世".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在封建人治社会,李世民执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拥有相当深厚而又开明的人本思想,并将之切实推行。李世民人本思想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之道、思想引导之方、唯才是举之策和用才养才之术这四个方面,其成果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废立太子风波最终以高宗继位得以平息。这虽是太宗后来的明智抉择,避免了一场争帝位的祸乱,但这场风波的缘起却是大宗的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9.
后秦永和元年(416)国君姚兴拖着病重之身前往华阴,令太子姚泓监国,乃是对有夺嫡之谋的姚弼及其党羽的一次大胆测试。姚兴此前在应付岭北兵患时倚重姚弼,因而对姚弼结党营私、谋求太子之位的举动采取了纵容态度,甚至不顾朝臣和宗室外镇者的一再反对。当岭北兵患缓解后,姚兴利用君出、太子监国的汉制,对姚弼势力进行考验,在他们发动宫廷政变时,对其进行了最后的铲除。  相似文献   

10.
由太宗开启的贞观之治奠定了盛唐的基础,而太宗作为一代领袖,更是盛唐精神的灵魂。盛唐气象的本质特征是开放的心态和奔放的气势,而这点正是太宗对唐帝国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唐太宗用人、纳谏、加强皇权、重科举、发展经济及对外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李世民治国之道与贞观之治的辩证关系,较为客观地评价了唐太宗的一世业绩。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13.
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人们正确行政的理论指导.李世民是唐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那么在他成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遵循了行政伦理学的规律,如何在不自觉中与行政伦理学的理论不谋而合,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要成就以及唐太宗前后期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唐太宗是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出现是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唐太宗杰出才能分不开的。贞观后期,唐太宗励精图治不如以前。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16.
孙吴太子师傅制度是汉、晋间太子师傅制度演进中的重要环节。黄武到赤乌四年间,是孙吴太子师傅制度的草创期,此时太子二傅设置不常,权责有违东汉旧制,以将相名官辅弼太子,但未加太子师傅之号。赤乌年间以后,太子二傅常设,并依东汉旧制权责分工,亦出现由将相名臣兼任的新制,说明太子二傅除教授学问、管理官属外,辅弼职能的增强,这一倾向与新制为两晋所继承。此外,从任职者的资质来看,二傅由名儒名士出任,且基本上常由流寓、江东两个士人群体同时并任。从结果上看,出任太子师傅的江东人士基本不得善终,这与孙吴信赖流寓之士,疑惧江东名族的政治路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汉初,汉高祖刘邦数次想废掉太子刘盈,而想让他的另--JL子赵王如意作为他的继承人,因此出现了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可是刘邦最终放弃了易太子的念头。易太子失败的深层原因是吕后通过家族势力、臣子的力量千方百计地稳固刘盈的太子地位,使事态和政局朝有利于己方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诫太子勇     
杨坚 《华章》2011,(8):25-25
【选文】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能长久者。汝当储后,若不上合天意、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庙之重,居兆民之上?我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之,以自警戒。又拟分赐汝兄弟。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故令高颍赐汝我旧所带刀子一枚,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626~649年)为唐朝的安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贞观之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善于用人。他的用人思想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笔者就唐太宗用人思想的基本原则及给我们的启示谈一些看法,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隋文帝独孤皇后曾对隋前期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废易太子事件上。促成她废易太子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其家族政治权力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