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出示课文的第三幅插图,请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在学生基本说出意思后,老师激趣:“兔妈妈为什么要给小白兔一个最大的蘑菇呢?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就读一读《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吧。不过,你一看课题就会更奇怪了,蘑菇到底该奖给谁呢?兔妈妈做得对吗?也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寻找答案。2.检查反馈。(1)读准带点字的读音。····参加临走得意蘑菇··练习乌龟(2)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朗读给大…  相似文献   

2.
(教材 :福建省编《思想品德》第五册)一、初学课文 ,感知内容1 生自由读课文。2 师提问 :课文里赞美了谁?批评了谁?为什么?3 分组讨论。师 :下面 ,老师想让大家分组讨论、交流。讨论什么呢?(1)读了一遍课文后 ,你读懂了什么?(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提出来 ,与小组里的同学想办法共同解决。4 汇报讨论结果。5 师 :大家都很认真读书 ,读懂了很多内容。还有哪些暂时没弄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 ,我们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分家后 ,老大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 ,而老二却一天比一天贫穷?”)6 师 :你真会动脑筋 ,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动画激趣 ,导入课题多媒体播放动画(间隔播放)———狼走向小溪边和小羊在溪边喝水。师(作惊讶状) :咦?狼和小羊怎么走到一起来啦 ,奇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小羊”的故事。(板书课题 :狼和小羊)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 :读准生字音 ,读通顺语句。2 师 :谁愿意把每一个自然段读读?其余同学重点听听生字的音是否读得准确。3 议议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针对内容质疑 ,师生共定目标师 :对这个故事 ,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提问 ,师帮助整理板书 :狼找了哪些碴儿…  相似文献   

4.
一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1 板书课题 ,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向谁借结果?怎样2 观察课件演示 ,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二、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1 学生自读自悟 :围绕提出的问题 ,在课文上批注。(向谁借“△△” ,怎样借“———” ,结果怎样“~~”)2 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教师相机指导。)生 :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读)小鱼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  相似文献   

5.
一、质疑入情 :出示课题 :鸟情。(理解课题的意思 :鸟情 ,即鸟的感情。)鸟怎么会有感情?与谁有感情?为什么会有感情?读读课文你就会知道了。二、初读悟情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 ,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初步感受“我”和小鸟之间的感情。三、精读品情 :1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说说鸟与谁有感情?2 默读课文 ,找出表现“我”和“小花”感情深厚的句子 ,认真读一读并圈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3 结合学生讨论 ,主要抓住以下几句话体会“小花”对“我”的感情 :(1)它常常伴我左右 ,和我玩耍。(2)暑假开学后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图片)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生 :蟋蟀。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2.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 :“建住宅”二、初读课文 ,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 ,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三、变换角色 ,再读课文。1.…  相似文献   

7.
A.自主操作型《爬山虎的脚》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只作适时点拨,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一、激发动机(出示投影或录像)谁认识这种植物?你在哪儿看过?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你想知道爬山虎怎么爬墙的吗?二、学习实践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掌握学生读书情况,说说每个自然段大意。3.研读重点段。①赏“叶”。精读第2自然段,画出爬山虎叶子的样子和颜色,对照自己的画,口述叶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 .出示画面 ,进入情境。2 .出示课题 ,认读“商场”。3.读准课题。1 .以小组形式认读商品包装上面的汉字。2 .展示生活识字。3.小结 ,出示句子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 ,请你们仔细看一下图 ,并告诉大家 ,这是什么地方 ?投影出示课题 :自选商场 (“商场”两字注音 )教师指示“商场” ,问 :谁认识这两个字 ?请你大声读给我们听。在指名读后 ,再让全班同学认读。在我们认识了“商场”两个生字后 ,谁能把课题读得既正确又响亮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商品包装材料拿出来 ,先在小组中把自己认识的字轮流读给小伙…  相似文献   

9.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 听录音 ,想象情景。同学们 ,我们知道春雨沙沙 ,秋雨霏霏 ,冬雨绵绵 ,夏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场雷雨。请大家闭上眼睛。(出示电脑投影)2 学生描述情景。请哪位同学把你刚才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二、初步看图 ,有序观察1 观察三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 分别给三幅图取名字。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过渡 :有一位叔叔认真观察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把它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现在我们来看他是怎样描写的?1 自由读课文。2 小组讨论 :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 ,哪些自然…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 ,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 :葡萄沟)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吧!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 :是个好地方。三、细读课文 ,指导朗读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一段。1 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 ,边读边悟 :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葡萄…  相似文献   

11.
黄宁宏 《广西教育》2011,(31):39-39
一、质疑教学存在的误区一是没有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如教学课文《木兰从军》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读了有什么感想?”由于小学生对古代知识了解得较少,而教师又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一、看图激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挂图。(1)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吗?(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犤设计意图犦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清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学互读互查。同桌可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交流评价读课文情况。看“朋”、“生”、“娘”等重点字是否发音准确,课文是否读通读顺。4.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犤设计意图犦用优美的音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1 今天继续学习第四课———生齐读课题《丑小鸭》。2 “丑”是什么意思?(难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师贴丑小鸭图 ,生述 ;师板书 :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3 请同学看图复述丑小鸭模样。4 可怜的“丑小鸭”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日子过得怎样呢?请大家翻开书本第31页。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这段讲了什么?投影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2 让我们一齐来读这一句。3 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丑小鸭没有朋友 ,丑小鸭真可怜 ,只有妈妈疼爱他 ,大家…  相似文献   

14.
一、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看到过狮子,(板书:狮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学习的21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3.齐读课题。 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两只是什么样的小狮子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铅笔勾画生字。 3.同桌齐读,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4.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甲读1-2自然段,乙读3-6自然段,丙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余丽英 《湖南教育》2005,(23):27-27
我们在阅读教学课上总看到诸如此类的现象:“请同学们大声把课文读一遍”“下面分小组比赛读课文,每组读一段”“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课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读的训练看似很多,但为什么而读?学生不知道,教师也盲目。这样的读是机械被动的,也是无效的。相反,教师如果给每一次读都安排具体任务,读前提问,读后追问,引导学生利用读来理解文意,利用读来完成学习任务,效果就好多了。例如:“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好,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疑问默读课文,从课文里找答案……”“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哪些段落写了它风景优美?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记……”“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读。是积极主动的,也是有效的。因此,读不是形式,读要有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一读,感悟情感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哪些水果?为什么?师:这么多同学爱吃苹果,你们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吗?师:苹果有这么多的好处,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去和好朋友苹果(板书:我是苹果)谈谈,看他是怎么跟我们说的。②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一幅图):我们就是苹果树下的那些小朋友,让我们细细地和朋友去交谈一下。(学生自读课文)a.指导朗读,表达感情。师:苹果跟你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可以读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读全文…  相似文献   

17.
张速 《四川教育》2001,(5):32-32
一、说图激趣 1.出示本课教学挂图或让学生看课本 里的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的动物是什 么?谁见过小松鼠,能说说小松鼠的一些特 点吗? 2.先请学生猜图上画的是谁?问:谁知 道达尔文的一些事,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吗? 3.读课题,读准“鼠”、“达”、“文”的字 音。达尔文是位科学家,他和小松鼠之间会 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识 读。边读边用“──”线划出生字和读不准的 字音,并对着拼音多读几遍。 2.听读正音。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范 读,边听边在自己没有读准的字音上作记 …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二、自学课文1 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流利 ,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牛顿的小风车是怎么做出来的?②同学们对小风车有哪些看法?③小风车被摔坏以后 ,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 ,但又没有流一点眼泪?④牛顿从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3 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分段的理由)。三、交流讨论1 朗读课文(读正确、有感情)。2 讨论交流上述①②③④问题(结合有关课文具体内容 ,从读中感悟、理解)。四、课堂作业1 读准“摔”、“受”、“任”、“磨”、“几”、“扇”等字的字音…  相似文献   

19.
一、精雕细刻一台课本剧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 ,我把课文分为三课时 ,三个学习阶段。1 寻找预习目标这个学习阶段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共同讨论寻找预习目标。首先导入介绍课文人物后 ,可提出 :我们已经知道了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和小摄影师这两个人物 ,在这篇课文中 ,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然后分小组讨论 ,讨论结果为 ,在这一课我们还应该知道 :A 读课文了解小摄影师和高尔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B 用铅笔划出生字新词和重点词句。C 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D 课文有多少自然段 ,各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事?2 变粗…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1个词语 ,认识1个偏旁和1种笔画。2 认识8个生字。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知道课文讲的意思 ,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 ,产生要保护植物的强烈愿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钢琴曲《怀想曲》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先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朗读) ,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从课题可知道课文讲了谁和谁?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