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任务 :1 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 ,读准字音 ,知道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水是怎样变成气和云的 ,云又是怎样变成雨、雹和雪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我会变》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大家齐读课题。二、范读课文 ,揭示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1 先听老师读课文 ,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我会变”也就是谁会变。(水)2 请大家仔细地数一数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 指名读 ,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2 逐句学习课文。(1)读1…  相似文献   

2.
一、精雕细刻一台课本剧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 ,我把课文分为三课时 ,三个学习阶段。1 寻找预习目标这个学习阶段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共同讨论寻找预习目标。首先导入介绍课文人物后 ,可提出 :我们已经知道了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和小摄影师这两个人物 ,在这篇课文中 ,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然后分小组讨论 ,讨论结果为 ,在这一课我们还应该知道 :A 读课文了解小摄影师和高尔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B 用铅笔划出生字新词和重点词句。C 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D 课文有多少自然段 ,各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事?2 变粗…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4.
杨阳 《黑河教育》2013,(4):65-65
教学内容:《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地解决。预设导学流程: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同学们,你们见过乌鸦吗?谁来说说乌鸦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读一读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板书课题:14乌鸦喝水(注意本课生字,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本第30课后就知道了,请齐渎课题。小声渎课文,生字要读准确,汴意最后一个字读轻声。  相似文献   

6.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会了生字词 ,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弄清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 ,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这一教学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作了简要的总结 ,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再现 ,又交代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学有目标。)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称象的故事。师 :你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曹冲为什么要称大…  相似文献   

7.
一、检查预习 ,引入课题1 同学们 ,老师课前让大家回去了解树木的用途 ,下面请大家根据课前的了解汇报一下。(树木的用途 :可以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可以做家具、课桌……)平时 ,你们做过哪些帮助、爱护树木的事情吗?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3 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之间的事情。板书、齐读课题 :爷爷和小树。4 从课题可知课文是讲爷爷和小树的。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呢?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提出初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读…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 ,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 :葡萄沟)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吧!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 :是个好地方。三、细读课文 ,指导朗读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一段。1 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 ,边读边悟 :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葡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盘旋"两个生字。会用"已经"说话。(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小鹰学飞》,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课文讲的是  相似文献   

10.
《影子》是小学语文五年制修订版第一册中的新选课文 ,是一首儿歌。我想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 ,动手、动脑 ,轻松有趣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 :1 学会6个生字和1个词语 ,认识一种笔画和一个偏旁。2 会认5个字。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认识生字。教具准备 :1 配乐朗读磁带。2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情 ,引题导课。有个好朋友 ,常常跟我走 ,有时走在前 ,有时走在后 ,我和它说话 ,就是不开口。(影子)二、板书课题 :影子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请听配乐朗读课文。2 学生自…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指定的段落。 3.知道达尔文从小喜欢各种小动物并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情况,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掌握字音;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随文识字,理解生字的字义。 教学重点:理解讲达尔文喜欢动物的词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疑激趣。 板书课题。问题引导: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2.
一、动画激趣 ,导入课题多媒体播放动画(间隔播放)———狼走向小溪边和小羊在溪边喝水。师(作惊讶状) :咦?狼和小羊怎么走到一起来啦 ,奇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小羊”的故事。(板书课题 :狼和小羊)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 :读准生字音 ,读通顺语句。2 师 :谁愿意把每一个自然段读读?其余同学重点听听生字的音是否读得准确。3 议议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针对内容质疑 ,师生共定目标师 :对这个故事 ,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提问 ,师帮助整理板书 :狼找了哪些碴儿…  相似文献   

13.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提问: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谁知道孙中山是什么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注意长句和问句的读法。思考:这一课讲了孙中山的一件什么事?(读后互相评议,及时纠正出错的字音,然后回答问题。) 3.出示生字词卡片,强化生字认读,以使学生牢固记忆。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2 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做事不要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3 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 ,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具准备 :幻灯片、卡片。教学过程 :一、用幻灯片出示一幅图(一个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正在拔禾苗)。想 :这个人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二、出示课题 :揠苗助长利用工具书理解“揠”和“助”的意思。注意“揠”的读音。三、学习课文1 初读课文 ,想想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人盼望自己的禾苗长高 ,把禾苗全拔高了一截 ,结果全枯死了。)2 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写“欣”“惕”等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3.反复朗读、品味,感受小足球赛的精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双休日会怎样放松自己?昨天放了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来到一块空地上,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场———小足球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师: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场小足球赛举办得怎样?2.学生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生词。出示自学要求:(1)想办…  相似文献   

16.
一、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看到过狮子,(板书:狮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学习的21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3.齐读课题。 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两只是什么样的小狮子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铅笔勾画生字。 3.同桌齐读,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4.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甲读1-2自然段,乙读3-6自然段,丙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事迹,教育学生缅怀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的音和义。 教学重点:了解毛主席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激发学生依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①谁见过井?井是什么样的?②为什么要挖井?③“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什么意思? 2.在学生初步理解课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形成悬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挖井人”指谁?  相似文献   

18.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2.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一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一样。(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的五个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2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秋天的美好。第一课时一、板题导入二、范读课文三、练读课文1 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 ,并借助拼音读懂生字字音。2 默读课文 ,读懂每个自然段内容 ,并读懂自然段大意。3 指名分节朗读 ,交流自然段段意。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 齐读 ,划出…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1.掌握8个生字(词)的音和义;2.读懂第三自然段,理解伽利略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感悟伽利略“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智慧;3.读好第三段,背诵第三段。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预习准备1.自学生字词;2.读通、读熟课文;3.课前收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生平介绍的资料及有关比萨斜塔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引题1.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反复读题,训练语感,激趣激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落实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生字读音;2.通读课文,画出生词,理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