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云“读书破万:莹,下笔如有神。”读与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著名的哲学家培根也说“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是学习之母。作文能力如何.是语文教学质量如何最终的试金石、晴雨表。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作文学作文.作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和延伸,在阅读和写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泛而深入的课外阅读,可以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增强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同时,多读课外书籍,还可以陶冶情操,调整心态,改变我们对人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必趣,是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最大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留心观察,广泛闽读,认真思考;有了兴趣,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就高。学好语文就有了希望;相反,如果学生对学语文感到索然无味,看成一种负担,那就很难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4.
江苏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诵读欣赏”、“专题”等课程的设置。这些设置,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中学习口语交际。作为教师,如何开辟学习资源和提供实践机会,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研究讨论之后,我们确立了本…  相似文献   

5.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找准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理解、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在这两个方面。写作是语文课程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是写作重要积累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语文素材,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广泛阅读,不断积累,点燃小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以便于通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写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其语言特色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与启发性。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至关重要,其意义能够体现在交流与写作当中。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听、写、讲都是非常关键的。读是基础,写是延展,二者相互联系;读有利于增强写作的兴趣,写能有效阐述读的意义。因此,读和写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成分,两者贯穿了学习语文的整个流程。语文培养了学生获得新知识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撰写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基于此,本文先是对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好语文 ,套用郑板桥“功夫在诗外”一话 ,则“功夫在语文外” ;而在语文众多的“外”中 ,艺术应占重要的一席。于是 ,也可以这样认为 ,学好语文“功夫在艺术中”。下面笔者试从在艺术中学习语文谈谈自己的两点看法。一、语文的放飞 ,功夫在艺术教学中重视对艺术的教学 ,既是丰富学习艺术知识 ,提高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要求 ,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放飞语文的重要途径。综观全国各类考试中的语文试题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材料 ,还是写作的材料 ,大都涉及到文学和文学家、音乐和音乐家、美术和美术家以及…  相似文献   

9.
我市提出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同步训练实验始于1994年(以下简称“双项积累”实验),顾名思义,是从生活和阅读两条渠道丰富学生的积累。生活积累主要是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阅读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技法,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几年来的实验证明:这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两把“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快速提高“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终生受益。一、重摄取,丰厚学生的积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意识决定着语文教学应注重“以生为本”的探索。因此,我们提出的“双项积…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 途径,还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会喜欢上阅读,阅读有趣的书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钟惠芬 《天津教育》2002,(11):41-42
一、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此外,课外经常阅读书报的学生还具有较新的知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12.
王海梅 《成才之路》2023,(14):73-76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学好语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表达方面,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缺乏真情实感、逻辑思维混乱、不自信等情况。“体验学习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从多维度、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具体策略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得体验;代入角色,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开展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体验;提供平台,夯实训练成果;向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光靠每周的几节语文课,凭那几册薄薄的课本,行吗?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也需要有一个“广阔背景”。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广阔背景”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课本以外的阅读学生大量地进行课本以外的阅读,不仅可以使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扩大知识面。随着课外阅读的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识事物的水平都会逐渐提高,这对学好语文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占有很大的份量,在考试制度中,阅读和写作占分数的很大的比,写作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还有比写作更基础的那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通过很好的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会缺乏素材、语言等,所以在提高语文应用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阅读的能力,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将会通过一定的阅读量来进行语文的写作,那么写作起  相似文献   

15.
语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贯穿于我们学习全过程。学好语文知识是学好其他学科,广泛涉猎各类信息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助于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将会起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物,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所以本文从几方面探究初中语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领会;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阅读对中学生学好语文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阅读"参与的语文学习,终归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既然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做好阅读教学这项工作呢?我认为,必须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7.
范文是文秘写作教与学沟通的媒介与桥梁.通过大量范文的选择与应用,可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引导”得法,“规范”有据,“提高”有望,可以说范文是文秘写作教学的物质基础.范文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写作兴趣;陶冶学生性情,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摸索写作规律,学习和掌握各种写作方法。运用范文方法可以文助写,以文带写,以文促写。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一门课程,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还能提升各方面的素养,而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中,阅读教学又是一门必学单元,小学通过对于阅读的学习可以有效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学好了阅读也可以提升写作和表达技巧,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学会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通过多个角度来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主体内容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各种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培养方面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现在正使用的中学(中专)语文教科书中,每篇谋文前有“预习(自读)提示”.中有“注释”,后有“思考和练习”,这是笔者为让学生学好语文所备好的资料。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预习(自读)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些简要的文字是学生日老汉文的向导。纵观教科书中的“提示”内容,大致有四种:一是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的;二是指出文章作裁和写作特点的;三是点明课文中心和学习目的的;四是提供欣逢范例和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预习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