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段意,是段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段落内容的具体特点,逐步交给学生一些独立概括段意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1.摘取要句法。有些段落结构表现为先总述后分述、先分述后总述或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其中往往有统领全段内容的总起句、小结句或中心句。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  相似文献   

3.
意义段的划分及其段意概括──概括段落大意八法摘句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指导学生摘用课文中现成的重点词句来概括段意。在课文中,凡属于以下几种结构的段,都可以找到能够作为段落大意的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先总述后分叙的段落;先分叙后总叙的段落;先概括后具体...  相似文献   

4.
概括段意是学生认识课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观察、分析的结果,是一个理解、提炼和重新组织语言的过程。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有: 1 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可以引用原句或缩短原句作为段意,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自然段,可引用原句“四月十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分段的能力较强,但归纳段意的能力较差.为了交给学生归纳段意的规律,我概括了五种方法,分述于下.组合法先概括结构段所属各自然段或各层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它们加以组合,归纳成结构段的段意.如《草船借箭》第一段,包括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段意学生容易概括: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第二自然段文字较长,可先概括成两个要点:周瑜向诸葛亮提出短期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诸葛  相似文献   

6.
段落和层次     
阅读一篇文章,要明确它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就必须弄清楚它的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部分,它和文章的结构有关。要分清段落,才能懂得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根据文体结构的需要,分成自然段和段层。几个句子或几个句群组成一个自然段(句群大于句子小于自然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段层(有的称为意义段),表达一层完整的意思。有的段落,为了表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由句和段组成的。段是连句的结果,也是篇的雏形和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段的教学。 一、要正确地区别自然段和逻辑段的概念 从文章的外在形式中可以看得出,自然段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连在一起,自成的段落。逻辑段则是一个自然段或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的,是若干句话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所以它是句与句内容的概括。概括得小一点是自然段,概括的范围宽一些,便为逻辑段。 由此看来,段的训练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学生理解怎样把一句话一句话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学生在获得段的概念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8.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怎么划分段落层次呢?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四年级起,要求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当前,在阅读教学和考查中,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普遍受到了重视,这是很可喜的。但在考试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分段、概括段意很难。因此,得满分的只有几个“尖子”,大多数学生得分很少,有的甚至得零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时,走了过场,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发现有些四年级老师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做法很好。 (一)上专题指导课,讲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方法。在专题指导课上,有的老师给学生讲划分段落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从课题入门就是抓住课文的题目,从中演绎与揭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其主要内容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红四团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英勇夺取泸定桥的事。课题直接点明了这个内容。分析段意时,可从课题中“飞夺”二字入手。提问:“飞”指什么?课文哪些内容写红四团“飞”?哪些内容写“夺”,“夺”指什么?原因经过与结果是什么?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先找出中心段,再找出其余的次要段,很快可以概括出:1.红四团向大渡河挺进要夺取泸定桥;2.红四团飞速前进,抢在敌人援兵之前,赶到泸定桥;3.红四团英勇夺取泸定桥;4.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二、从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入门有的课文,脉络清晰,有一个中心句,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再综合概括,就可以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相似文献   

11.
第七册     
17 捞铁牛[题旨说明] 1.第一题,培养学生概括自然段意思的能力,要注意教给方法。先要读懂段中的每句话,大体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选用择要法、综合法、概括法等概括段意。概括意义段的意思要在大体了解各段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方法与概括自然段意思相同。 2.第二题,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带点词语之间的因果关系。 3.第三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先要找到记叙怀丙做准备工作的段落、句子,然后再按先后顺序写出来。 4.第四题,朗读课文。课文虽然是记叙事情,但在记…  相似文献   

12.
段落     
段落一、双基训练提要(一)理解句与句之间、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掌握自然段和逻辑段的基本构段形式。(二)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能在作文中学习使用过渡方法。(三)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会分析自然段的层次。(四)掌握分段、概括段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给...  相似文献   

13.
意义段的划分及其段意概括──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分层归纳法概括段意,最简捷的方法莫过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但是,许多文章段中并没有直接表明段落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对于这样的段落,我们应该怎样概括其段意呢?这就要采用分层归纳法。例如:《大雪山》的第一自然...  相似文献   

14.
用段意连接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逐自然段阅读文章,把一句话一句话分清楚,尽力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弄清每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其次要给文章划分意义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最后要按文章叙述的顺序,把各段的段落大意加以整理后连接起来,让它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例文:熟鸡蛋挑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17捞铁牛 [题旨说明] 1.第一题,培养学生概括自然段意思的能力,要注意教给方法.先要读懂段中的每句话,大体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选用择要法、综合法、概括法等概括段意.概括意义段的意思要在大体了解各段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方法与概括自然段意思相同.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读写例话中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请学生归纳出两种归纳段意的方法。 )师 :第一种方法是什么 ?生 :一个自然段为一段的 ,抓住重点句来归纳。师 :课文第二段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一段中只有一句话 ,怎么办呢 ?生 :(讨论后回答 )可以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来归纳。师 :读写例话中介绍的第二种归纳段意的方法是什么 ?生 :几个自然段为一段的 ,抓住主要内容 ,舍弃次要内容。师 :你们用这种方法来归纳课文第一段的段意 ,看行不行得通 ?舍弃哪一段 ,又抓住哪一段 ?生 :老师 ,这一段中 ,自然段之间的关系都是并列的 ,…  相似文献   

17.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18.
一、注意培养概括归纳能力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时要紧密配合这一重点。根据“读写例话”中“给课文分段,把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一下。再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这样归纳出来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具体了”这一方法,可先让学生按自然段阅读课文,概括段意,然后提问: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哪几自然段讲了太阳与地球的密  相似文献   

19.
讲读课文从何入手是个大问题。当前,有些教师从解题入手,先揭示全课的主要内容,再逐句逐段地提问、讲解,最后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有些教师从提问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入手,接着就要求学生说明课文分几段及各段大意,形成段落提纲,然后再逐句逐段地提问、讲解,最后依据板书词语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两种教法略有不同,但都从整体入手,都从提问入  相似文献   

20.
七、段总要求:建立自然段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地给自然段分层,并理解层意及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给课文划分段落(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一年级:认识自然段的标记,能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数出一个自然段是由几句话组成的(不包括有对话的自然段).二年级:数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一段话是由几个联系密切、内容连贯、有先后顺序的句子组成的.给自然段里每句话标出序号,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体会自然段中句子的顺序.用基本句式说出自然段的意思: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能给结构简单的自然段分层.独立找出哪几个自然段与哪几幅插图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