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  服饰泛指那些与人的衣着穿戴有关的物品。如:服装、鞋帽及其他配件等。从衣兽之皮的原始服装,发展到令天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现代社会人们的服饰已远远超出了御寒、遮羞的功能,它伴随着人类,在地久天长的日子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符号,传递着许许多多的信息。 就服饰所传递的信息而言,服饰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 (一)狭义的服饰文化是一个人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情感状态、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好”就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因素。你的性别,你的年龄阶段,你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概述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接收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文化是从国际网全面商业化之后由于上网的个人和机构迅速增加,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才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并逐渐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今天,你选择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天天守候在那只小小的铁皮信箱旁,等着邮递员送来远方亲友几天前就发出的信,还是轻轻点击一下“收件箱”,一封精美的E-mail…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其起源之初就是和自然界共存共荣的,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人们将自己美好的原型,将丰富奇异多彩的自然世界,谱写成壮美的诗篇。为了求得与自然的相处、与自然的相融、与自然的相承、与自然的对话与交流……于是便有了与自然和谐的第一要素———考察大自然。人们逐渐领悟到生态平衡的意义:一是人类本身的生态平衡,这主要指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二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达到最高境界,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共存———“天人合一”。人类在达成共识之际,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往往会调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去挑战、去探索、去感受自然,使生命充满活力,闪耀着光华,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亮色。  相似文献   

4.
【概述】体育不是文化,体育不是经济。但体育可以展现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发展,影响经济秩序,推动经济腾飞。体育赋予了我们更多的精神和物质发展的空间。古往今来,从希腊雅典的奥运精神到今天的世界杯各国豪杰尽展雄风,无不体现出各自民族深深蕴含的信仰、追求、思想、智慧、艺术。没有哪一项活动能比体育竞技更深入人心、更让人陶醉甚至疯狂了。人们可以漠视核竞赛,无视经济滑坡———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干扰人们生活质量的信息使我们常常处于麻木的状态中———而体育竞技虽然历时短暂,却能够长久地激励着人们的精神,让人们为之…  相似文献   

5.
概述文化名人评介,就是把与文化相关联,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作为写作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介绍评论。评介文化名人,可以以个别人物也可以若干有关联的人物作为评介对象。既可以综合人物的一生加以评介,也可以选择人物的某些方面,如言行、贡献、性格、影响等来评介。评介文章一般要有“介”与“评”两部分的内容,“介”是“评”的依据,“评”是“介”的目的。评介文化名人时,可以是概括介绍,将许多反映个性特征的事例集中起来;也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的介绍,使评介对象丰满、栩栩如生;还可以针对评介对象的某一特点,用杂感式的方式,进行联想并抒发自己的感受。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民俗、建筑、艺术、网络……中都有文化,所以可以评介的文化名人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6.
概述 民俗文化是指以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为写作对象的文学形式。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它一诞生就带有社会性、整体性的特点,这就是因为它是民众的意愿和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在特定时空中的一种集体体现。 民俗一词在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而普遍使用,还是在1846年之后。该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了“民俗学”这个学术名称。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引进这一门新兴学科的。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用“民间的风俗”来解释民俗一词的含义较为确切。理由是: 首先,“民俗”突出了“民…  相似文献   

7.
概述 文化名人是对古今中外在文化方面作出卓越成就者的一个比较宽泛的提法。以身份而论,通常有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有、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等具体的称谓。但由于“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泛滥和贬值,按眼下时尚的说法,所谓的歌星、影星、球星等一类人有时候也堂而皇之冠以“文化名人”的头衔,对于这一点,也只好勉强接受,因为有广大的“追星族”的存在。其实像孔子与张艺谋毕竟不可同日而语。总之文化名人几乎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功人士,上至统治阶层的塔尖,如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下至平民百姓,如平凡的雷…  相似文献   

8.
概述 校园文化温笔,看这个专题名称我们就应该把范围首先定格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去。如果将校园的教育设施、校舍结构布局和一切对学生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感染作用的因素,如操场、国旗、图书馆、健身房、宣传橱窗、黑板报、名人挂像等等育人环境称之为校园“静态文化”,那么诸如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就可称之为校园的“动态文化”。但不论怎么分类,我想凡是能够体现校园特有的紧张、活跃、和谐、备发等气息,围绕学生特有的情感成长体验等方方面面的文章,只要内容健康积极、反映的思想真实而带有独特的见解,都可涉…  相似文献   

9.
概述校园文化,是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文化现象,一种与校园中的人、事、物有关的文化现象。信息时代也要求中学生们能够“走出书斋,走进社会”,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越多,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而这些影响又都反馈在中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校园不是一个封闭的真空,它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中学生们接受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成长历程,体味着人生最初的喜、怒、哀、乐。而所有这些内心感受、思想意识的反馈,就形成了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概述民俗文化说到底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文化样式。它流行于民间,或以文字记载,或以口口相传,为大众所自觉传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载体,传承各民族在本民族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中展现出的特有的一种文化生存发展的氛围。民俗文化如同一面镜子,它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的风俗、风貌、风韵。民俗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2.地域性强。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3.凝聚力强。以汉族为例:她之所以凝聚成为一个大民族,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是海外异国他乡,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华侨华人,都是千里同俗、万里同风,无一例外。这种独特而又共同的乡音、乡愁、乡味,是世界其它民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学生了解一些民俗文化背景是极其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是以农村现实为背景的,反映农村生活并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学、艺术等形式的内容。它涉及到的对象有乡思之情、田园诗话、情系故乡、山乡素描,以及家乡巨变、四季乡韵、故乡礼赞等各式各样的载体。作者在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乡村细致、独特的描绘,精心动情的表达,勾勒出特有的风土人情画面,寄托自己对乡村的依恋、向往和深情。 乡村文化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这些作品始终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泥土的芳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时代信息。当然,乡村文化主题在音乐、美术等方面也体现出特有的魅力,田野村庄、男耕女织、丰硕果实、…  相似文献   

12.
概述 科技文化是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文化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创新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当代科技文化日益活跃并呈现出如下特征:交叉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创新、传播、转化、应用的空前快捷;知识、人才、环境、机制四位一体。这些特征几乎涉及天文地理、生态环境、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给世界各个角落带来深刻的变化;瓦特发明蒸气机,开始了车轮的转动;电的发明,驱走了漫长的黑夜;大规模集成电路迎来了计算机的革命……到了现代,信息网络、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3.
概述从50年前诞生的第一台电脑,到今天由众多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因特网Internet,也称互联网,电脑这个“世纪明星”正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及思维方式,应该说,从In-ternet兴起的那天,网络文化便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接收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让更多的人分享同一部分物质和信息,由此产生了文化。我们可以看看网络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研究计算机及其网络发展的技术广受瞩目;在教育领域,教育从形式到手段都将发生大的变化,形式上出现了不受地域和师资限制的网络远程教育,手段上更重视师生间的互动而一改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在文学创作领域,网上文学更是带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光芒,流光溢彩,逐渐走向成熟,网上写手潇潇洒洒,一展风采,大有冲浪的感觉,真可谓是潇洒走一回,也避免了退稿之痛苦。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频繁与之“亲密接触”:网上看新闻,网上购物,网上BBS,网上E-mail,网上炒股,网上玩电子游戏,甚至在网上交换MP3音乐……由此可见,网络文化的特质便是自由、信息、社交、隐私。  相似文献   

14.
概述中外文化因历史、时间、空间、民俗的不同而有着众多的异同,从近代以来就有许多中外人士着眼于中外文化的比较。文化的比较主要是文化特征的比较,所谓文化特征,主要有:民族性与相似性,时代性与稳定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等。所以文化比较应注意个性与共性,暂时与久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文化的比较可求同,可存异;可评其优劣,亦可只辨其异同,没有绝对的目的标准。比较的内容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深可浅。比如:崇尚追求创新的民族精神比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民族性格更有优势,吸毒之类的文化现象即属糟粕,这样的文化我们称为评比性文化。也有非评比性文化,比如:吃饭用筷子或用刀叉,只是形式或工具上的差异,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此外,庆典、赠礼、玩笑、拜访以及礼仪、禁忌、姿态、发式、服饰等,都属非评比性文化,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但是这些往往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是比较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5.
【概述】网络在给我们无限遐想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空间———虚拟空间。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去处———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网络,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昂然地、大踏步地向我们的生活挺进。“网上聊天”“下载信息”“网友”“E-mail”“个人主页”“亲密接触”……这些词汇,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同肤色的人的舌尖上跳动。于是在《大话网络》中,人们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比人的胸怀更宽阔的是宽带网。”“网络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无数人在宽带上“…  相似文献   

16.
【概述】历史是古人邮寄给我们的一个内涵丰富的包裹,在寄往现在的每一个驿程中,收录了每一代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故事。但从千百年的整体上看,却又具有某种盲目性,就在这明确与盲目之中深藏着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又似一个无际的夜幕,在这历史的夜幕上,点缀着无数过去在打造新的家园、创造精神财富、发现科学规律等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明星。我们走在人生道路上,非常需要常看一看前人的足迹,听一听前人的足音。不论他是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英雄,还是为我们精神后花园培植美丽花朵的文人墨客;不论是运筹帷幄的政治人物,还是在…  相似文献   

17.
【概述】风俗,亦称民俗。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文化。民俗一词在近代作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而被普遍使用,还是在1846年以后。当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首先正式提出“民俗学”这一学术名称。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引进这门新兴学科的。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专门论述民俗的书———《风俗通义》(应劭)。在全球,不同种族、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出这一点。大体上说来,风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人类艺术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门类的雏形,我们都可以在文明之初找到痕迹。然而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其姊妹艺术———电视的相继诞生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1895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记住的日子。在法国巴黎一条大街的咖啡馆的地下室里,人们第一次在白色幕布上看到了“活”的人物,不由大为惊异。当银幕上出现火车急驶而来的镜头时,人们吓得惊慌失措,甚至有人起身逃跑;当银幕上开始下雨时,竟有观众忙不迭地打开了手中的雨伞。电影在其诞生之日就显现了无穷的魅…  相似文献   

19.
【概述】一个人心中的偶像,常常会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崇拜的对象,通常会成为他毕生的记忆。我们凝视我们心中的偶像、遥望那似在云天的名人时,胸中升腾的是对自我未来的憧憬,我们渴望、追寻那能抚慰我们、提升我们的力量。这是年轻人成长的精神道场,这是一个纯粹的、热切的心灵世界……为此,我们寻找我们心中的名人。他们身上,一定饱含着巨大的伦理情感;他们的追寻,一定深藏着深厚的生活哲理;他们的故事,一定显示着永恒的人生价值以及他们追求完美与光明的激情、勇气;他们犹如天上的星辰,在那永恒、深邃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20.
概述 人类拥有文化,已有漫长历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形成体系且传统悠久的主要有三家,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印度文化虽历史悠久且极有个性,但毕竟除宗教之外,可值称道的东西不多。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几千年,最具光辉的实则只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家。因而,若要将中外文化加以比较,那么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 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得以发展。中国文化则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对人类和世界的伟大贡献,它形成于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至西汉王朝,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