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但是歌     
看女儿造句,那真是我的开心事,有时忍俊不禁竟笑弯了腰,有时却不免对她刮目相看——这女孩还“挺有思想的”。譬如:天真——今天真热。假如——小店货假如牛奶就掺了水。勇敢——隔壁小勇敢摸大狗却怕小猫。就是——成就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都是——我们都是害虫。一起——我们一起去自杀!女儿不是不会造句,只是逆反心理作怪,挖空心  相似文献   

2.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3.
水有太多的美好,一切一切都足以打动我们。但我最欣赏她的,却不是她的温柔,她的娇弱;不是她的端庄,她的聪慧;不是她的灵动,她的……而是隐藏在温柔背后的又一特征——倔强、坚强、勇敢。文章从宝二爷的一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起笔,将水的一切特点——“温柔”、“娇弱”、“端庄”、“聪慧”、“灵动”,都与《红楼梦》中的“女儿”联系起来,比附颇为精当。看得出,作者对《红楼梦》中的“女儿”熟悉而又有研究,对人物的概括和分析准确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中学教育》2004,(11):38-38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去接她,女儿高兴地说:“妈妈,老师喜欢我。”我问:“老师告诉你的?”女儿却说,不是老师说的,因为老师今天摸了我的头。看  相似文献   

5.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6.
给四岁的女儿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当我讲到牛郎和他那头老牛相依为命时,女儿眨巴着天真的眼睛问我:“那牛郎是地主了?”我疑惑地看着女儿,严肃地告诉她:“牛郎是一个放牛娃。”女儿更加天真地说,“那爸爸说,太爷爷是地主不才有一头老黄牛吗?”我哑然。同时也对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学会负责     
顾艳 《家庭教育》2010,(1):39-39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大人有大人的责任,小孩有小孩的责任。小孩的责任就是把书读好,不胆怯,不懂问老师,让自己勇敢起来。”进入初中,不懂问老师就变得尤其重要。然而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胆怯,遇到一知半解的问题便想蒙混过关。假如一次侥幸过关了。可是基础不结实,就像造房时打的桩不牢固,房子就会摇摇欲坠了。  相似文献   

8.
一次闲聊中.女儿跟我说:“老师的—句表扬胜过一千句批评”。我惊呆了,她说这是她这么多年做学生的感受。我无言回复我的女儿,沉默中想到了我的那两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我班的格格 (系化名 )平时活泼可爱、爱说爱笑,每次活动时都抢着和老师在一起。可是她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告状。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的,她变了:变得不爱吭声,也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活动了,还老躲着老师。一次自由活动时,我故意和格格亲近,并陪她一起玩,慢慢地格格跟我讲的话多了起来。我找机会问格格:“格格,你为什么老躲着我呀 ?”格格吞吞吐吐地说:“因、因为、老师说过好烦……”听了孩子的话,我突然想起,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格格跑来告状,我当时正和另外一些小朋友踢球,就不经意地对她说了句:“你又来告状,好烦人。”没…  相似文献   

10.
我突发奇想地问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女儿歪着头,睁着天真的大眼睛想了想,然后摇着两根调皮的小辫子说:“我最美好的回忆是在读学前班的时候,那时,鞠老师对我们管得不严,不但教我们识字,还经常教我们唱歌、跳舞、玩游戏。下午上课累了,她还会让我们趴在桌子上睡一觉。”孩子最美好的回忆竟然跟父母无关,这多少有点令人失望。可仔细想想,我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前两天,女儿刚过了8岁的生日,可女儿出生以来,我们给过她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呢?我们用了多少时间来跟孩子一起玩、一起乐呢?我们通常都是把…  相似文献   

11.
孙丽红 《师道》2008,(11):56-56
暑假的某天吃晚饭的时候,13岁的女儿对我说:“妈,我明天跟小宇约好了去她家,中午不回来吃饭。”我“嗯”了声,随口说:“哦,又去她家?上星期不是刚去过吗?”女儿说:“她在家闷得长蘑菇,叫我明天去一起做功课。……不过不如让她来我们家,礼尚往来嘛。”淡淡的一句,女儿说得波澜不惊。但突然间,我觉得女儿长大了:瞧,她居然懂得了“礼尚往来”!虽然我不属于顶级好客的妈妈,但对女儿的首次主动邀请马上表示出积极态度:“对呀,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午老妈下厨,告诉她在咱家吃饭。”女儿说:“吃饭是小事,来了看情况吧。我先打电话约她地铁口见!”哟,还挺老练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大师     
女儿四岁那年,我给她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说明“缸”是什么,一个双休日,我特地带她到一家儿童公园去看一幅由釉面砖拼成的壁画。我对她说:“看人家司马光多聪明!”女儿看了一下突然说:“司马光不是诚实的孩子。”她指着那画说:“缸已经破了,司马光才举起石头,那缸不是他砸破的。”  相似文献   

13.
女儿9岁了,长着一双深潭似的眼睛,又大又黑,总像在思索什么,加之天生不爱说话,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但她特别用功,一年级在班上当组长,二年级当副班长,上三年级后,她恨恨地说:“我一定要当正班长!”我说:“你们的班长不是纪萍吗?”女儿说:“我就是要超过她!这是我的目标!”女儿不仅年纪小,而且她的心眼也小。表面上,她跟纪萍很要好,春游时,纪萍摔伤了,她一直搀扶着她,但心里却妒恨得要命。一次,机会终于来了,纪萍私下说了班主任老师的坏话,她便去打了小报告,而且添油加醋。班主任老师果然信以为真,把纪萍叫去狠狠…  相似文献   

14.
一粒种子     
早上,闰老师给我发信息:给您带了一个礼物,放到了您的办公室。我想,我从来不倡导同事、特别是校长和老师之间“礼尚往来”,她怎么给我“送礼”?等到了办公室一看,原来不是闫老师“送礼”,而是我的学生、她的女儿高子睛“送礼”。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的     
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有一句话是她的口头禅:“老师就是这样的。”于是,出门时该怎样系围巾、吃饭时该怎样喝汤、怎样摆筷子摆碗、怎样使用餐巾纸……全部都是“老师就是这样的”。我只能乖乖投降.因为谁都知道,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相似文献   

17.
中午在教学楼二楼下楼梯的时候,遇到一位母亲和她十一二岁的儿子。男孩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情,母亲则是很懊恼,有一种倾诉的欲望,非常想找人谈谈的样子。果然,她看到我,往下走了一个楼梯,又转头看了我一眼,并稍稍的停了一下,等我和她走到了同一级楼梯上。我向她笑笑,打了声招呼:“嗨!你好!”一边和她一起往楼下走,她问:“你是五年级的老师吗?”我说:“不是的,二年级的。“她有些失望的噢了一声,然后手很无奈地摆了两下:“李老师说他不做作业,其实我每天连电视也不看,都陪着他做的,不可能不做,只能说少做了作业。哎,怎么说呢?只能埋怨自己的儿子不争气。”说话的功夫,就到了楼下,听那位母亲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几句,我们两个就各自走各自的路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女儿嘤嘤曾经是一个懦弱、缺乏主见的孩子,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却日益坚强而独立。她现在已经是复旦大学的一名高材生。但是,关于女儿孩提时代的故事,大多并不光彩夺目。邻居们谈论起来,也都说她是一个爱哭鼻子、爱掉眼泪的孩子。不再做“跟屁虫”女儿刚上幼儿园时依赖性很强,尤其害怕孤独,随时随地要有大人陪伴。那时,我的妻子还在外地工作,我一个人带女儿。女儿在家时与我寸步不离,是一个很黏人的小孩。因此,哪怕是刮风下雨,我也要带着她一起进出食堂、开水房甚至是厕所(那时我们住的是筒子楼,厕所是公用的)。有时看她玩得专心,我就偷…  相似文献   

19.
早做准备     
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黄昏时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去幼儿园。虽然早晨送时,她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进了教室,可是,当一切的新鲜感消失后,女儿会不会哭闹起来?会不会不吃饭、不睡觉让老师操心呢?就这样,我揣着这一整天的担心走进了她的教室。“妈妈好。”女儿奔跑着扑到我的怀里。听着女儿甜甜的叫声,看着她满脸绽开的笑容,一颗高悬的心落了地。这时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表现很好,一声没哭,总爱笑,跟小朋友玩得也很好。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她拿小手绢帮着擦眼泪,还安慰人家:‘别哭了,你看我都不哭。晚上妈妈就来接了。’她…  相似文献   

20.
江群 《早期教育》2005,(2):38-38
偶然,发现女儿的抽屉里有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很诧异,女儿还在读幼儿园,谁会给她买这样的笔啊?忍不住问她笔是哪儿来的,女儿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买的,不是,爸爸买的。”我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声音也大了,“到底哪里来的!”女儿哇地哭了,“是不是你在老师办公室里拿的!”我气得嘴唇都发抖了,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女儿这么不懂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