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终身发展原则、职业人文原则、多元整合原则等五大原则;构建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三种课程类型;采取素质教育分别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融合的实施路径。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决定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3.
梁杰 《成人教育》2021,41(1):52-58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基于国家政策走向和已有的理论架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教育是实现农民职业化和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完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与责任,服务社会,涉农职业院校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这项牛鼻子工程,构建与职业胜任力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摘     
正中国教育报《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印发4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将向广大农民敞开大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方案,招生对象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重点招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等。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以电类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可以对职业分析、大纲建设、课程开发程序、模块结构分析与评价、实习场所建设等方面加以说明,同时可总结出职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实践性理论指导,存在缺乏实践性目标和方案、缺乏系列化框架、缺乏多样化实施途径、缺乏精细化管理机制等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四个方面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立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实施项目教学法,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综合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动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课程建设需要从基础性地位出发,同时凸显终身性、职业性、协同性三大类型特征。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课程建设难度较大,需要给予额外关注。通过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学校通过开办研学课程、构建隐形课程、设置多套课程结构、提升课程更新频率、开展丰富文体课程、开办成人教育课程等方式在课程建设中凸显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学校的实践表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需要以培养“现代职业人”为出发点,兼顾就业与升学双重需求,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9.
品读     
《江苏教育》2015,(8):2
<正>发达国家普遍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渠道,保证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介绍。自《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出台后,以务农为主业的群体尤其是农村大龄青年上中职没有任何政策门槛,但经费保障没有着落,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目前只能在国家部委"函来件往"中协调。专家建议,国家应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资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当前中等职业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是搞好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条件。为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时代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中心,修订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努力改善实习和实训条件,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当根据地区经济结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中心,构建基本课程结构,形成模块化的动态课程体系,并在课程实施中重视课程内容的整合创新,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2.
强化面向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我国目前农业产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的有效途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核心是推动课程开发。课程开发应从课程目标、培养对象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以及"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着手。从类型上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课程可以分为现代农业技能核心课程、现代农业产业管理能力核心课程、现代农业素养核心课程以及特色课程四类;从开发策略上看,通过确定多层级的课程开发框架与项目课程的开发指导思想,形成多元协同的课程开发机制,创新系统化培养课程结构和"成果导向"的课程评价方案,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各方对中职学校改革课程体系,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呼声越来越大。本文以我校开展的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为例,说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发与教学。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以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阐述了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及在学校层面所积累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具体做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内     
正宏观两部委联合试行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育部2008年8号文件精神,教育改革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努力与实践经验,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创新实践教学思路,调整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探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企业培养“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人才,实现中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上岗.  相似文献   

18.
微话教育     
<正>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组织实施。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由此拉开序幕。据介绍,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总学时不少于2720学时,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共设立种植、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5个专业,每个专业包含若干专业方向,根据农业产业和农村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每门课程的学习由学时比例1:1的理论教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组织实施。《方案》规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