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教学越来越被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重视。高效教学不但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率,更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益。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达标,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情意融融应该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旁白、美美地读文和角色表演等途径创设情境,使课堂变成一个蕴含诗意和创造的天堂。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沉入文本,从而得到智慧的启迪、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创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陈海霞 《广西教育》2012,(13):24+38-24,38
学前班儿童一入小学大门就接触到一门重要学科——数学,他们带着无限好奇面对它。学生们爱上它、学好它,让它陪伴自己一生,这也是数学教师的最高追求。一、入情,让学生爱上数学一年级学生接触数学,大多是带着好奇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2017,(8)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牵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境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意境进行深度挖掘,以形成多重情感共鸣。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朗读形式、创新多元教学情境、升级课堂训练体系,有效激活学生情感思维,形成情境感知力量,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林志平 《广西教育》2011,(16):48-48
文本对话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那么,学生与文本对话一定更精彩。一、启发想象,进入文本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相似文献   

6.
陈红美 《成才之路》2012,(24):57-38
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语文课的成败也不例外。入情入境地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甚至可以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实践已经证实,精彩的导语的确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入情导课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类固有的心理活动,每位学生都具有一种情感潜意识。可想而知,一段充满激情的精彩导语能够以情激情,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着。  相似文献   

7.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为160篇,其中列出的古诗文为70篇。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识记这些古诗,并在识记的基础上体味古诗独0特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入情入境。具体方法如下:一、搜寻背景。这里的背景包含两部分含义:一是诗词的时代背景。古诗往往是诗人"寄意、抒情、托物言志"的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情和文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巧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写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乐朗读,如教学《草原》这一课的第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琵琶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正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让学生在这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读,不但把握了作者情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9.
学生阅读课文或朗读诗歌时,思维常常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语言文字之间编制成的浓厚感情,学生体会的寥寥无几或根本没有。即使能体会得到,也很难把这种感情渗透到文字中再表达出来。阅读教学怎样让学生入情入境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摸索总结了这样几种方法:展开想象,创设情境或氛围,交代背景,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10.
宋素珍 《河南教育》2007,(11):42-42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唤起他们敬佩、喜爱、悲伤、愤怒等心理体验,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迅速、准确地接受教学内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海燕 《河北教育》2007,(10):26-27
情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二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或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英语课堂应该努力成为“情”、“境”交融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的命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和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文探索古诗意境,感受古诗韵味,陶冶情操,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大有益处的,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而在课改实践中,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得到教育实践者的青睐,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和悦纳。几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让我尝到了情境化教学的甜头,可谓:小语天地大领域,孩童灵动多智趣。多彩情境为载体,快乐阅读最给力。  相似文献   

14.
言为心声,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将对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部分教材为例,谈谈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每一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文主要说一说的《荷花》这篇美文的四个教学流程。一、利用媒体。创设情景在课开始时,我就把一池美丽动人的荷花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浓郁气氛和情调中,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即“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引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笔者多年来一直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现就语文情境教学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一、猜谜揭趣,导入课题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入情入境"练朗读,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朗读,合理运用"想象"、"明理"、"激情"等方法让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朗读,适时通过"倾听课文范读"、"把握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等途径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用美妙的声音读出来。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纵观语文课堂,许多时候成了"清水煮白菜"式的文字训练课。其实,孩子们不是没有激情,也不是没有诗意,他们需要唤醒,需要激励,需要点燃。这就需要我们为孩子提供一个情感动力,让孩子"有感而发"。笔者认为:这一情感动力的产生,可以籍由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巧妙的理答、师生角色入境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