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德有其自身的规律。就道德结构而言,道德包括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三个部分;就道德起源与目的而言,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要,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需要;道德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要,在于保障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存在发展,在于增进每个人利益。由于缺乏对道德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学校道德教育面临三种病态:教育方式呈现体验的缺位状态、教育过程处于无菌的理想状态,教育内容陷入无根的尴尬状态。要解决道德教育的病态,应当遵循道德的内在规律性,在教育方式上重视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回归生活、实践,在教育内容上重视道德价值和价值判断的传递与培养。  相似文献   

2.
道德有其自身的规律。就道德结构而言,道德包括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三个部分;就道德起源与目的而言,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要,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需要;道德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道德需要,在于保障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的存在发展,在于增进每个人利益。由于缺乏对道德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学校道德教育面临三种病态:教育方式呈现"体验"的缺位状态、教育过程处于"无菌"的理想状态,教育内容陷入"无根"的尴尬状态。要解决道德教育的病态,应当遵循道德的内在规律性,在教育方式上重视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回归生活、实践,在教育内容上重视道德价值和价值判断的传递与培养。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的异质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产生了体制性疏离、价值性疏离和区位性疏离。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顺利、有效地运行并充分实现其所应有的“共效应”,必须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发展的战略前提是,必须超越概念,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广义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体制限制,重建“大政工”格局;超越结构限制,从横向分工、纵向管理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网络化;超越区位限制,从区域分立走向区位互动下的区域联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和发展还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建设为战略基点,以共同的关切主题、共同的挑战与回应凝聚共同体,强化共同体意识和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及国际局势,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为构建国际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人类共同价值赋予新内涵,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既要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关照的生态教育,也要开展人与人间的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道德信念。通过把握四个平衡——平衡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平衡个体价值与共同体价值、平衡自然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及平衡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全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学校德育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未真正以共同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反而存在着理论与实务、不同社会领域、不同地域等方面的场域疏离,运行规则的独立性缺失,沟通和交流的阻滞,凝聚性不足,以及高校的价值有限性等多种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之共效应的实现,要求破除原有的"学术单位体"或实际工作"小集体"观念,消除学术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的隔阂。此外,还必须通过工具、知识、话语的集体积累和统一,共同体的内部民主,共同体内部交往的合理化与经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理论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惯习修正,解决共同体内部的场域疏离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共同体的性质和形式是不同的。当代社会共同体是指向个体性的共同体,它以契约为中介把人联系起来,因此是公民共同体。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性质上与社会共同体具有一致性,属于公民共同体。学校是充满理性和友爱的公民共同体,是师生交往的共同体,是彰显公共性的共同体。但学校共同体还具有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建构学校公民共同体,既要按照公民共同体的要求,追求个人的合理利益,以契约构建政治共同体;又要超越契约,追求共同体的公共性,以道德的关爱构建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闾春飞 《教育与职业》2021,(15):107-112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教学过程的共创、教育空间的共融以及体制机制的共建四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徐进  王珏 《江苏高教》2021,(6):103-107
通过对比分析大学生群体与未受高等教育群体当下的道德状况,提出两个群体存在对伦理秩序的旁观、疏离共同体的倾向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分歧的问题,其中大学生群体因其更具现代性的特征,在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文章探析了新时代高校德育的转型方向,提出了凝聚时代性、重构价值体系,强化社会连接、构建新的道德共同体,促进知行合一、弥合知行分歧的对策.从高校所担当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以强化思想引领、创新德育载体、打造体验场域的新时代高校德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其承载着对人类教育的历史思辨,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儒家德育文化"教学相长,育才造士"德育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育原则和"有教无类,长善救失"德育方法。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德育思想在根植团结合作的道德认识、孕育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感、坚定同舟共济的道德意志、践行互利共赢的道德行为方面作用显著,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来源和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不仅是和谐教育德育实践方法的实践与延伸,更是和谐教育德育的升华。“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是一个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的道德学习共同体,它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秉承和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充分关注与维护学生作为道德成长的主体,确立起师生道德成长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互相对话、集体交流,共同成长,共同接受一种“道德锻炼”,从而不断建构完整的道德发展蓝图,为孩子们生命的和谐、自由、幸福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11.
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现实道德修养基础、社会道德环境、学校的道德氛围、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学生群体内部的道德互动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过多地强调德育的管理和限制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德育成为达成德育之外目的的工具,促成了德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德育工具主义倾向的理论根源在于道德理性主义。道德理性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整体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倾向。而宗教统治和封建专制加深了道德的工具化。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使得德育远离道德和学生的生活,激发和放大了学生对道德和德育的抵触,加深了现实德育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自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实践”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人对人的、具有道德的或政治性的活动。人类的德性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并获得。作为以“类”而存在的人,国家这一共同体是个体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教育则承载着传承人类历史道德理论经验的责任,分析了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依靠人类的教育经验和文化精华。在实践中探索重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体道德行为方式,恢复教育的道德传承和实践功能,从而造就具备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根本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德育陷入诸多误区,在道德概念的理解上偏向利他主义,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在德育方式上重视规范教育。这些都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针对这些误区,正确理解道德概念,合理确立目标,重视德育内化将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文明的社区不只是高档住房和大量人口的简单汇集,还需要有文化内涵。社区物质务件的现代化不等同于市民的文明化,一个真正的文明市民要在文化素质层次上实现从农民到城镇居民,从普通城镇居民到文明市民的角色改变,需要完善社区的教育功能。社区教育的基本责任是:以“文化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强体,以“公民教育”弘德。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8.
赵宏义 《中国德育》2006,1(1):14-19
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是社会道德的本来内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关涉,它们是德育应予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性不只是单纯的行为规范问题,还包括人生的意义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只注重规范约束,更应注重意义引领;现实德育,过分注重或停留在规范约束上,而弱化意义引领,无益于德育的深化发展和人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现实德育的深化发展和有效展开,必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对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问题进行有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道德哲学一方面可以运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对各种道德教育的计划、设想和实施手段进行理智的验证 ,从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模式或建议 ;另一方面则通过对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基本概念的澄清 ,以及对道德、道德教育性质的广泛讨论 ,对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道德哲学对这两种问题的讨论都对道德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在谈论"道义"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贬抑身体,压抑人的主体性的反身倾向。受此影响,在德育的实践中存在着割裂道德与身体的联系,压抑作为感性主体的人,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倾向,导致了德育在如何看待其目的、功能、方法以及主体等方面陷入了误区。表现为:德育立足于社会本位,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个体自身对道德的需要;把德育的过程理解为"转化"或者"内化",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建构,忽视个体接受道德的心理机制;强调施教者的权威,忽视接受者对道德的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