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在低年级的教室里听课,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好像“造句,一个学生说:“老师好像我的妈妈。“老师微笑了一下,就让孩子坐下了,可能是因为这种句子听得太多了,已经不足为奇了。可是,我的心却被触动了一下,那个孩子的面孔又浮现在眼前。他住在我就职学校西侧的  相似文献   

2.
眼神育儿     
某刊物登载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课堂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正偷偷地玩一只会报时的变形金刚。老师上前一把没收了玩具,并将这个学生狠狠地训了一顿。孩子涨红了脸,朝老师翻着白眼,露出颇为不满的样子。放学时,老师把他留下来,问道:“老师今天课堂上批评你,你好像挺不服气,是吗?”“我当时也很生气。”“你气什么?”老师为孩子的坦率所吸引。“我不敢说。”孩子还在赌气。“没关系,你说出来,如果老师因为你说了还批评你,那就是老师不对。”“你不给我面子。”“那我如何给你面子呢?”老师诚恳地问。“提醒我一下就可以了。”“怎么提醒你呢?”“看我一眼。”看一眼,就能胜过老师严厉的训斥,眼神的威力真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与不教     
不论是叫孩子做作业还是做其他事情,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没说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最近总算有了答案。给六年级学生出了一张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道阅读题目是让学生想一下,一头40吨重的鲸相当于几个100斤重的人。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鲸的巨大。结果,学生还没做,就有老师打电话来了,说语文试卷里怎么可以出数学题目?而且斤的概念现在已经不用了,老师没教过,叫学生怎么做呢?当然,还有更难听的话。我对老师说,你冷静一下,等试卷改出来再骂我也不迟啊!在很多老师的观念中,好像学生的所有知识和能力都是老师教给他们的。老…  相似文献   

5.
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这篇文章我每个生词都查了词典,为什么还是看不懂?”“老师,为什么别人八分钟看完的文章,我要花半个小时呢?”“老师,文章我好像看懂了,为什么做题总是不对呢?”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这位家长对我说:“我和小成他妈长年在外跑生意,没顾得上管孩子。听说邵老师是一位优秀班主任,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以后还请您多多费心!”我笑了笑说:“管好学生是我的…  相似文献   

7.
周四下午,我路过教室。“王老师,你来一下!”音乐老师朝我招招手。我走过去,她指着教室里一个正在满教室爬的孩子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课还怎么上啊?”  相似文献   

8.
俞雪芽 《家长》2013,(2):38-40
家长:老师,您好!我儿子好像得了考试焦虑症,我想咨询一下。 咨询师:您带孩子看过心理医生了吗?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灵慧     
栾翠红 《广东教育》2004,(11):53-53
有一次听课,老师讲的是《大数目的计算》。在讲到“十个百是一千”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很自然地出示了一张幻灯片:十张醒目的百元人民币依次排列。教师引导:十个百是一千。这时,突然有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在这里.十个百仍然是一百。”全场哗然。老师问:为什么呀?这个孩子好像有点儿“狡猾”地一笑:“我  相似文献   

10.
总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诵读一些经典。从《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到《哈里·波特》,孩子们总有他们自己喜爱读的书。一节阅读课上,我问:“谁手中有《论语》?王老师想借阅一下。”小家伙儿们开始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吗?王老师多想读它呀!”我用期盼的目光环视每一个望向我的孩子。也许是读懂了我脸上写满的失望,孩子们开始躲闪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叹了口气。“王老师,我家可能有。”中队长李苒迟疑地举起了手。“太好了!借我看看可以吗?”我满脸是灿烂的笑容,高兴得像个孩子。“上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好像是………  相似文献   

11.
一天儿子放学回到家里,还未等放下书包,便告诉我一件事儿:“妈妈,老师说星期天让我们到车站广场参加绘画大赛,愿意参加的到班长那里报名,我第一个就报了名。”看到孩子那兴高采烈的表情,好像要过节一样,我也为儿子的主动参与和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而高兴。于是我到商场里给孩子买来颜料、画笔、纸张,给孩子讲解如何立意、如何选配颜色等等。孩子也显得胸有成竹,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可第二天孩子回到家里却说:“老师说不能每个学生都去参赛,只能选去一部分,老师没选我。”看得出儿子很失望,连那顿饭吃得也很少,一连几天情…  相似文献   

12.
怎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出色的小学生?关于这个问题,好像我以前从没认真想过,又好像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答案。记得那是女儿在国内一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一次家长会,当时每个家长都像小学生那样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注视着孩子们的班主任老师。老师的手里拿着两叠成绩单,一叠是那些语文、算术期末考试都是100分的“双百分”孩子,一叠是没有获得“双百分”的孩子。老师向每一个获得“双百分”孩子的父母表示祝贺,她逐一念着孩子们的姓名,我眼巴巴地期待着,希  相似文献   

13.
牵住小手     
“你与学生牵过手吗?你多久没跟自己的孩子牵手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恐怕很多人都会跟我从前的回答一样:“最后一次跟孩子牵手还是他六岁那年,哦,不,好像是五岁……跟学生嘛!好像从来没牵过手,老师是教课的,与跟学生牵手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管理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一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李华说武彤爱您。”听到这话,我一下愕然了,这么小的孩子思想竟然如此不单纯!我该怎么办呢?能训斥李华吗?多年的教育经验提醒着我,切不可感情用事,要心平气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新调到一所学校担任五·一班的班主任时,这个班的学生很调皮,专爱与老师作对,背地里给每位老师都起了绰号,当然我也不例外。一天,我正在操场散步,忽然听到我班有学生把我的绰号编成歌在唱。我心平气和地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惊慌失措地看着我,胆小的差点把头埋进了桌子抽屉里。我轻松地说:“刚才我在教室外听见有人在唱歌,唱得很准嘛!不过好像歌词不对。”“快嘴”洋洋一下把话接了过去:“老师,他们唱的是你的外号。”我佯装吃惊:“哦!这说明我们班的同学很关心我嘛!他们时刻关注我,仔细地观察我,给…  相似文献   

16.
吴克龙 《中国教工》2009,(12):36-36
暑假前的期末语文考试刚结束。学生小露就找到教语文的章老师。从小露的眼神中章老师看出她好像有什么心事,便主动问她,小露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有件事我想求求你。”什么事?小露像是怕人似的环顾了一下周围,然后小声地说:“老师。我知道自已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想请您把我的分数改高一点。”  相似文献   

17.
“老师……老师!”几声呼喊打断了我的思路。几个孩子簇拥着挤进办公室,没等我弄清楚怎么回事,一个孩子抢先说:“几个男生在教室里用粉笔头打闹,都打到我的脸上了!”“打到我身上了!”“打着我耳朵了!”……我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冒了出来,没等他们说完我就往教室走去,准备狠狠教训一下这几个“捣蛋鬼”。  相似文献   

18.
张锐 《青年教师》2005,(11):24-25
孩子4岁的时候,有一天看电视时,孩子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鬼子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接着查了查词典,知道鬼子是指入侵的外国人。我跟孩子解释了一下。当时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4岁的孩子不知道鬼子是什么很正常,战争毕竟离他们太远了。过了约有一周,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是不是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徐蓓 《早期教育》2000,(10):29-29
按惯例,老师要和每一位家长谈一下本学期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当班主任讲了我女儿各方面的情况后,又缓和而婉转地说:“这孩子好像不大会保护自己。”我听了,心里格登一下,这话说白了,就是女儿面对别人的欺负不会反抗。晚上,与妻子谈起这个话题,妻子把孩子的这个现象归罪于我。仔细想来,还真与我有关系。那是女儿三岁时,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时咬了邻居的孩子。当时我很严厉地斥问女儿为什么咬人,并将女儿关在另一间房间里。孩子哭着承认了错误,并去道了谦。  相似文献   

20.
我女儿18岁,是北京市某学校高三学生。前几天和几位老师讨论中学生“早恋”问题,我突然想,何不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呢?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问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