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娜 《传媒》2021,(10):63-64,67
在国家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期刊依托微信平台进行的营销推广也在不断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融合环境中,期刊的微信营销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期刊要认清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的微信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微信营销向全媒体平台拓展,不断建设并健全营销渠道,挖掘微信营销的传播潜能,并保持对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的关注与应用,从而促进期刊微信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谭春林 《编辑学报》2021,33(5):549-552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的订阅渠道为"被动传播",导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弱.基于微信公众号运维的具体实践,本文分享3点经验: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社群协同技术推动期刊的"主动传播",以扩大对期刊品牌的宣传;其次,策划视频直播活动,打造科研垂直领域的"四者"(编者、读者、作者、审者)微信社群,4群联动实现精准阅读、拓展稿源;最后,利用微信生态的传播策略提升期刊活跃度、公众认知度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王明华  沙勤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14,26(3):272-274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期刊的采编、经营等工作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利用机会。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期刊运营中的开发背景、如何简单构建期刊采编与广告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运营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所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杨曙 《新闻知识》2015,(4):64-66
微信营销应该逐渐在期刊营销中普及,微信营销会成为期刊企业必不可少的法宝。当前,微信营销的竞争力非常强,比起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就期刊微信营销本身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操作,包括:二维码的使用、虚拟会员卡的使用、对用户进行CRM管理、微信朋友圈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人们引领到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新时代——"第三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且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都让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然而,尽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有着诸多优势,但是,随之而来也会产生缺乏深度、信息过剩、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传统财经期刊应当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自身的思想深度巧妙嫁接、相互融合,迸发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期刊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科技类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优势、服务对象以及对传统纸刊的影响。通过微信平台为读者提供交互服务、期刊目录、文章、微视频等的推送,对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提出运营维护中的建议与服务策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使读者得到便捷服务,形成更好的黏性关系,与编辑部形成良性互动,微信、纸刊、网站融合发展。科技类期刊应充分重视并运营好微信公众平台,在其中积极展示自身形象,助推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佳琪 《新闻传播》2023,(23):97-99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期刊出版与传播工作中,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也面临新媒体转型的现实需求。随着期刊媒体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出版也在同步建设之中,期刊编辑的工作重心和业务技能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本文将立足于智慧出版模式,探索媒体深度融合为期刊传播带来的新可能,并切实地探索多渠道传播的效果,尽可能地弥补传统出版的短板,从而落脚于期刊编辑的业务转型,解析期刊编辑在自有媒体平台的运营之路。  相似文献   

8.
谢征 《编辑学报》2016,28(6):581-583
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办呈现出不同状况,表现出延伸型传播、互动型传播、平台型传播、社群化传播等特点.提升科普期刊公众号应注意服务于办刊而不局限于办刊,形成整体和谐各自定位的传播群落,把形成高质量的社群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泱 《出版参考》2018,(3):65-68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绐期刊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面对期刊业的现状,作为传统期刊群体中的大多数,中小型期刊只有尽快适应新传播环境,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转型创新,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破茧之路,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进而发展壮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水平学术期刊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50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从期刊网站建设、期刊投稿系统、网上互动平台建设、期刊信息服务、期刊二维码、微博、微信和博客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期刊信息化程度明显高于社科期刊,还有很大一部分期刊不太重视期刊投稿系统的建设,网上互动平台建设滞后,期刊服务功能不完善,应用二维码、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技术方面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网上侵犯知名期刊域名现象非常突出等,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移动网络的应用也更加普及,以微信、QQ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在期刊出版中得到应用,并有效推动了我国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针对微信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量科技期刊承载巨量科技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但科技期刊很容易淹没在期刊与信息的海洋中。如何提升科技期刊自身品牌和影响力是当前多数编辑部和出版社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当前多种媒体传播形式,《地球科学》基于国家期刊发展战略,通过微信平台、邮件精准服务、学术直播和视频等多种融媒体手段,构建“微信-邮件-视频-直播”多宣传渠道,形成传播矩阵。构建多渠道传播矩阵需要深度挖掘受众,根据媒体形式修改传播内容,以达到有效传播学术成果的目标。同时,期刊通过参与组织学术会议和论坛等科技活动,提升期刊学术召集力。《地球科学》办刊实践表明,构建多渠道传播矩阵能够为科技期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帮助,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新玲  朱丹 《出版广角》2017,(21):48-50
编辑出版类期刊是我国编辑出版理念传播和传承的中坚力量.文章通过调查7种编辑出版类CSSCI期刊——《编辑之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编辑学刊》《出版科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消息,统计各刊阅读量较大的微信消息及主要内容,提出提升微信消息阅读量的策略,以构建更优质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刘玉成  王丹  张丹 《编辑学报》2017,29(6):574-578
以2016年EI收录的中国大陆216种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E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为EI收录期刊构建优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桦  聂献忠 《出版广角》2016,(14):39-41
本文以2014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303家高校学报期刊作为研究样本,从开通情况、开通时间、认证情况、菜单、是否定期推送、信息推送类别6个方面对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个对策:充分重视微信在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利用菜单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内容生产上“去专业化”,提高学术公众号对用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筠  郑志民 《编辑学报》2015,27(4):379-382
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已开通的147个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研,分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并相应地提出发展对策:强化新媒体意识,完善基本资料,构建消息推送体系,加强平台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0年末新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的分析解读,指出该《年报》与此前发布的各种期刊评价报告比较所显示的创新性进步。《年报》系列数据库的发布旨在使学术期刊计量评价迈向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同时也拓展了期刊评价的功能,对学术期刊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明确办刊思路,利用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增值服务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学术期刊优胜劣汰机制等,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将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期刊分别称为传统期刊和现代期刊。计划经济中的传统期刊主要作为国家的舆论导向和理论宣传的工具,因而其服务受众、传播信息的功能则被置于次要地位。期刊连同报纸一起,甚至被一度否认具有商品属性,期刊的生产、发行也被纳入事业型单位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期刊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数量有限,因而也就谈不上竞争。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期刊经历了从政府包管包办、不计赢利的事业型单位到自负盈亏的企业性单位的巨大转变。纳入市场规则的现代期刊,其社会功能、角色定位、经营方式得到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9.
全面调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来源期刊今日头条号的运营现状,为社科期刊运营今日头条号提供借鉴。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搜索期刊中文名和关键词并关注,通过期刊官网验证核实,全面查阅期刊今日头条号的建设和运营状况。截至2021年2月10日,568种CSSCI期刊中,仅有14本期刊开通了今日头条号,占CSSCI期刊总量的2.5%,总体运营水平不高,仅有6本期刊今日头条号形成了较强影响力。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CSSCI期刊应积极利用今日头条号的流量红利,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研究今日头条号特点,建立针对性的运营机制;加强今日头条号与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效协同的多维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20.
以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编的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开通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1月1日,仅有38种期刊开通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微信公众账号.合并12种“多刊一号”期刊,实际分析的期刊公众账号共28种,依照没有固定栏目和有固定栏目2种情形加以讨论.结果显示:没有固定栏目的13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的不足较为明显;有固定栏目的15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具有“阅读界面简洁明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更易满足;信息内容涵盖丰富,宣传推广功效更加显著;特殊功能开通,微信平台效能越发突出”等优势.认为今后应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应用前景,注重栏目设置、内容优化以及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