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出版产业来说,多数出版人对数字化持欢迎态度,至少不再认为数字出版是侵入者、扰乱者,更有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产业转型的时机和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业界曾经为“图书是不是商品”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有的人受意识形态的局限不承认图书是商品;有的人则认为图书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供求关系,当然就是一种有价商品。在当时的情况下,融合了两种意见,达成了“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新闻出版统计数据已经正式公布,对比2002年以来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进口出版物的统计中,进口图书的平均价格基本稳定,但是进口期刊的价格却一路攀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延伸了侯治平等对数字出版物用户认知价值的研究,探讨了哪些专业人才劳动形成了数字出版物的价值;对数字出版物的价值构成与数字出版物三要件进行了关联分析,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进行了类别归纳;对北京地区第四届新闻出版广电行业人才招聘会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出版社数字出版团队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纸质出版物受到了来势凶猛的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冲击,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了强社愈强,弱社淘汰的竞争态势。主要表现在出版周期加快、商业效益压力增大,新型出版方式与技术的掌握使得图书编辑的素质变得综合化、全面化。出版人已经从纯粹的专注文字的编辑加工,走向了策划、商务、组织、谈判等多元素质的综合,本文对新时期图书编辑所必备素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是伴随互联网广泛应用而兴起的,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用户大容量地聚合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优秀内容,为浏览者奉献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已经成为未来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探讨读者需求与出版责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文化传播和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哈姆莱特有一个著名的忧虑:生还是死?当前一些出版人也有一个类似的生与死的忧虑。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哈姆莱特忧虑的是:生好,还是死好;而出版人忧虑的是:会死,还是会生。  相似文献   

10.
刘倩 《出版科学》2009,17(4):29-32
信息网络技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变革,由此出现与图书出版相关的新的数字出版方式,本文以普通编辑观察和参与出版社数字出版工作的经验和感悟,反映了数字出版产生的渐进式影响,以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互相融合的前景。传统出版机构吸收了数字出版的特征与优势,数字出版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者和技术推进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身处其中的出版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数字出版,传统编辑应该如何适应,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乾任 《出版参考》2010,(12):30-30
最近跟一群热爱摄影的发烧友聊天,听他们抱怨,台湾的出版人为什么不愿意多出一些好的摄影(文)集?为什么是摄影(文)集?也许是拜数字技术之赐,也可能是台湾人日渐懂得追求生活美学,总之,近几年迷上摄影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上一大堆关于摄影的论坛,这些摄影发烧友从摄影的装备(相机、镜头、电池、三角架、灯箱等)、冲洗相片的方法,到底片的添购、上哪拍照、拍些什么主题等充满了兴趣,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高水平新照片贴在网络上与人分享、交流,成为台湾一股非常强劲的流行次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数字出版已成为全球出版业关注的热点。近两年,从法兰克福书展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讨论最多的是数字出版问题。目前,中国出版业已进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图书出版如何与手机出版联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手机报、音频广播、视频等各种手机媒体应用产品的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作为运营商主推的业务类型之一,手机报的用户普及率已达39.6%,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重视程度均好于其他业务。手机小说是仅次于手机报的业务,调研城市中的普及率达到27.7%。这些数据显示手机阅读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手机小说大多是网络小说,传统图书的手机阅读不容乐观,这或许是手机图书发展的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16.
出版界关于"走出去"之所以能成为话题,是因为它有话题可言。晚清以降,西风东渐,各类出版物蜂拥而入,先是器物层面的,之后是制度领域的,之所以如此,国力日衰而救亡图存也。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出版物又一次出现,科技作品有之,文艺作品有之,但更多的是各类思潮观念的理论著述,何以哉?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力大增,国人看世界的眼光已日益平和,世界则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于是乎各层面的接触碰撞不断地发生着,诸多接触自然也包括出版方面的。版权输入一直是国内出版界不可或缺的项目,版权输入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所起的作用,这里姑且不表,单就出版界自身而言,丰富了出版类型,移植了现代出版理念,可谓受益多多。大量输入版权的同时,版权的输出也在悄然进行着。版权输出的增加基于国家软实力的增强。版权输出虽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操作起来却还相当的陌生,面对强势文化,面对旧有的国际规则,出版走出去谈何容易。尽管如此,出版人在这方面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息过,本刊曾陆续刊载过这方面的文章,引人注目,多有回馈,此次又予以集中推出,正是这一探索实践的具体反映,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经验也罢、教训也罢,都可成为一种资源,其价值在可供借鉴,更在树立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与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出版业得以空前发展,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出版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出版物品种连年上升,出版物产品呈现系列化、多样化发展趋势,2006年全国出版的各类出版物总品种达到24.5万种,居于世界各国的首位.  相似文献   

18.
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教育图书出版作为传统出版的重点方向,其数字化转型更加引人关注。本文以北京出版集团为例,提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应以资源聚合为中心点,建设各类教育资源内容管理平台,选择合适的数字出版形态,以实现教育图书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二维码遍地开花。无论是在机场、码头、车站还是火车票、报纸杂志、户外广告……二维码图案随处可见,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方寸之间,二维码将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串联在一起,是O2O模式很好的切入点,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的代言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围绕着它提供新的商业应用。简单而言,二维码就是一个链接,是移动互联的传统网址。而对于传统出版而言,二维码意味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