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劳伦斯的"血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80-83,102
"血性意识"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基本性观念.其主要涵义是反对理性对性爱的干涉,追求灵肉和谐结合、"星式均衡"的男女两性关系.劳伦斯从性这一特殊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并探索建立自由健康的男女两性关系.但是劳伦斯所谈的灵肉合一,星式均衡是抽象的,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因而批判是乏力的.而他大量...  相似文献   

2.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一生中创作了十余部诗集,涵盖爱情、自然、生死等多样性主题。《鸟·兽·花》是他最浓墨重彩突显自然的一部,也最为学界所青睐。这部诗集里的"乌龟"组诗是"兽"中的精品,深刻地反映出劳伦斯的诗歌创作观和生死观,却为学界所忽视。从意象呈现、血性意识、生死轮回等三个方面探析"乌龟"组诗,有利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劳伦斯作品的主题内蕴与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的小说主要从男女关系的独特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这是由他的文艺观决定的.在他看来,创作和审美都离不开情感,离不开激情,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必须是一个有着心灵激情的人.劳伦斯认为艺术的真谛在于表达生活的激情,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艺术的根本作用在于载道.只有如此,小说才是"揭示我们活生生关系变化之虹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岱 《海外英语》2015,(9):169-170
英国的文学大师D.H.劳伦斯在其小说中积极探索西方工业文明重压下人性归复的途径。他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戕害,探讨了生存意志、本能、热血和无意识等问题,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文学大师D.H.劳伦斯在其小说中积极探索西方工业文明重压下人性归复的途径。他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戕害,探讨了生存意志、本能、热血和无意识等问题,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其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即以柏格森和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启发的生命哲学;另一个是以中国的《周易》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哲学以及融合儒、道、禅的生命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他在创作上摒弃了英国十九世纪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质朴,句子结构简练,大量使用淳朴的生活语言.在小说节构上不重情节的发展,不迫求故事的离奇和戏剧性的高潮,而重在对人物的精神世界作细腻的刻画,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于描绘几乎无法表达的各种情绪,写出人们感情上的冲突、予盾和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他既是一位有独特艺术特色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富于想象力的小说家。英国著名评论家 E·M·福斯特在悼念劳伦斯的文章中,称誉他是“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富于想象力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对普遍永恒理念的复制.要想摆脱人生永无休止的欲求,必须否定意志,艺术是其成为可能的最好方式.艺术成为意志解脱之途径是通过天才的创造活动,在审美观审中得以完成的.而音乐位于艺术金字塔之巅,完全孤立于其他一切艺术之外,实现了对意志的直接写照.音乐是艺术成为可能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9.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天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他无限热爱大自然,几乎为所有的动物写过诗或故事。同时劳伦斯终其一生批判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追求生命价值的实质并终其一生不断探寻人类回归本真的再生之路。本文将着力分析劳伦斯通过对于非人类的动物的关注来反映其独特的动物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在小说创作中主要以什么是和谐的性爱为主题,从而体现自己的性爱观——性爱与美是同一个东西,像火之于火焰一样,是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的发展,破坏了封建田园式的农村生活,加剧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传统的意识已经动摇,新的文明尚未建立,安娜等三代妇女追求的幸福生活就象“彩虹”一样是虚幻的.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19世纪、20世纪之交,英国已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化,大工业文明蔓延到英格兰的每个角落,英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精神方面都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所有这些都在20世纪英国文学中得到了反映。在劳伦斯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同样可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 劳伦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但他却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人生的探索者。他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在文学这块田园里辛勤地耕耘着,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批判社会,探索人生,构筑着一个新世界。 D·H·劳伦斯生在乡村,长在矿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矿工的儿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自然之子.劳伦斯从小就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美好的大自然的践踏,对人类自然天性的摧残和扭曲,也饱尝了充满矛盾的不和睦家庭的苦计.因此,热爱美好的大自然,崇尚清纯的大自然,追求和谐完美的男女关系,是作家劳伦斯的天性。正是这一天性促使他拿起笔,歌颂大自然,赞美生命,抨击和鞭挞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劳伦斯象他父亲一样,终生挖掘  相似文献   

13.
心灵运动的轨迹——D·H·劳伦斯小说的象征艺术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反映生活的,生活的主体是人,要进行文学创作,就要写人,要写人就少不了写人的内心世界。文学家不是心理学家,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文学家又是心理学家,因为“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高级动物。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秘的、微妙的、复杂的、流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的思想情感、潜意识是一条不断流动的、起伏多变的、弯弯曲曲的河流。在中外文学史上,无数个作家在进行人类心灵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就是这无数个人类心灵的探索者之一,他以其独放异彩的象征手法,给人们展示了这一千姿百态、斑斓多彩的人的内心世界。 读劳伦斯的长篇处女作《白孔雀》(The Wite Peacock,1911),人们不会忘记在第二部第一章中有这样一组由雪莲花连接起来的意象:一个初春的傍晚,莱斯利要他的未婚妻莱蒂与他一起出去散步,莱蒂不但要邀上西里尔一道去,而且执意要到她感觉好久没有去过的(实际上并没有多长时间)斯特利磨坊。在磨坊旁,“她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伫立片刻。春天清新的溪水匆匆地向她流来,越涌越深,在她身边旋转流淌。”在那里她看到了乔治,乔治也望见了她。莱蒂为什么执意要去斯特利磨坊呢?因为那里有强烈吸引着她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青年乔治,她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索《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索<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D·H·劳伦斯于1922年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杜衡、杨昌溪、赵景深、南星、陈梦家、饶述一、郁达夫、林语堂、金东雷等等学者和翻译家便以开明、健康的人文心态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积极译介和评述劳伦斯的作品,使劳伦斯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于30年代进入第一个高潮。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劳伦斯及其作品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野。这种变动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征候、文化氛围、社会需求和精神潮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的写作背景、写作精神及其对《恋》中两对男女主人公的相互关系、个性特征与命运的分析,认为劳伦斯在生与死、性与爱的艺术展示之中与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关于人类的毁灭与创造的艺术主题,体现出劳伦斯对生命本身意义的深层追问与真诚观照。  相似文献   

18.
合力论思想是恩格斯晚年所特别注重阐发的思想,它对于深入理解作为历史的辩证决定论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在对于这一论述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本文从文本出发,阐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并且提出了在当代社会中合力论思想的现实意义: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麦当劳化"是指将快餐餐厅的准则逐渐主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过程的"高效"、"可量化"、"可预测"和"可控制",当代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麦当劳化"趋势:教学技术化倾向导致不少课堂"唯技术化"现象突出。教学"麦当劳化"的根源在于教学崇尚"工具技术理性",教学过程盲目崇拜科技,忽视教学主体的感受,从而必然导致整个教学的"去技术化"恶果产生。因此,技术与教学必须有机整合,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对话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小说仅仅围绕纯粹的毁灭性,开展了关于哲学、人生、情爱、死亡等领域的研讨,奔涌着一次次的死亡冲动。在《恋》之中,作者陷入了恐惧、厌烦、忧虑和绝望的人类痛苦的深渊。但是,劳伦斯的毁灭仅仅是一种过渡,是为了通过彻底的毁灭现有状态,实现新的涅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