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1996~2003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总量数据,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五年内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量状况,预测过程中灰色模型自身“小样本”、“贫信息”的特点,使得计算简便且精度较高。并以总量预测为基础,分析未来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在相应地转变,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并在教育经费投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对我国大陆地区2001-2010年特殊教育学校经费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且是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收入来源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额与当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接近;在支出方面,近两年基本建设支出比例大增,近三年公用经费增长趋势明显.建议:结合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继续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对普通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合理规划特殊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提高中部地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
高耀  方鹏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00-104
1999~2005年期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现出地方教育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但生均教育经费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增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实际呈二元化等趋势。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苏南、苏北差异较大,必须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缓解高等教育领域的地区不公平问题,以促进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上升趋势,增速较快,但波动较大;财政性投入增长较快,非财政性投入有下降趋势,说明新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挤出效应;应加强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与需求在未来十年里仍然存在着巨大缺口。应发挥政府教育投资的主体作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步完善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新格局,提高除财政拨款以外的经费来源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投资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一直较高,这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比值逐步趋向合理,同时也对高校和大学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考虑到我国未来各阶段适龄教育人口的变动趋势,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应当保持相当的水平,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7-2014年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结构对生均经费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国际比较,结果发现:第一,2007-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增长缓慢,生均经费指数不断下降,教育经费总收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第二,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结构对生均经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有助于生均经费的增长,而事业收入比例和学费收入比例的提高阻碍了生均经费的增长;第三,除了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地区,我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绝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政府投入比例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1999-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此消彼长,并且财政预算内拨款和学杂费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经费来源的两大主渠道,其它教育经费来源在教育经费总量中的构成比例很少,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实现。  相似文献   

9.
赵先锐 《文教资料》2009,(34):161-162
本文从宏观层面,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不同教育层次间的分配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资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校经费配置结构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前后,我国普通高校经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这一政策目标实现之后,更彰显了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围绕4%的实现过程,回顾过去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的进展情况,分析教育经费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情况,适度解释教育经费收支趋势走向的政策原因,阐明教育经费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对我国教育财政领域的后4%时代的经费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正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非财政性经费来源中,事业收入是主要渠道。1999年普通高校开始的大规模扩招没带来充足的教育经费供给,加之财政不堪重负,导致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明显下降。从高校生均事业费指数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来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教育财政能力的概念框架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等教育投资主体入手 ,建立分析近代教育财政能力的框架 ;二是教育财政能力由教育财政汲取能力、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教育财政调控能力组成。中国近代教育财政汲取能力逐渐增强 ,近代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教育经费 ,在财政中所占比例较低 ,教育财政规模小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逐渐发展 ,但在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调控能力加大 ,但由于教育财政投资逆向发展 ,使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不利状态  相似文献   

13.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及其改革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是学院模式的代表,其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拨款委员会进行的。但近年来,由于受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已经进行改革,并以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财政自主化等为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对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以后,"以县为主"的投资主体脆弱、县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不足且投资的效益不高;生均经费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公用经费、基建费这两项指标近年来却呈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应构建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如下变化趋势:地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中央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在一般来源结构中,学杂费比例逐年上升,财政预算内比例逐年下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成本分担理论与能力支付原则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的理论基础,国家政策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制度下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再三明示教育的公益性质反对教育产业化后,公共财政将成为教育经费来源和保障的主渠道,在这个在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如何认定,经费多元化投入的渠道、成本分担的作法是否调整,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理论与现实课题.文章在对公共财政的性质、内涵作了简要分析后,指出在新的财政理念下,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与成本分担原则都要做出新的调整与改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5—2018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以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为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实证考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绝对差异均表现为明显扩大,呈现出两极或多极分化特征。当务之急必须落实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符合地区实际的政府分担机制,强化省级财政对普通高中教育的统筹;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以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由教育经费问题引起的罢课罢教运动,是教育经费独立思潮形成的引信。思潮深刻揭示了教育经费不独立的严重危害,探索了实施思路和举措,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席卷全国的教育经费独立运动。运动促使各级政府建立独立的教育经费监察和审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存等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将教育经费独立理想付诸实践,摸索到一些教育经费独立的经验,缓解了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燃眉之急。但由于教育经费独立法规缺乏强制性,当局口是心非,使得一些省市并没有实行教育经费独立,对破坏和取消教育经费独立行为置若罔闻,故对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并不能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