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中的"信息污染" 现代社会中的媒介在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安排生活重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污染的负面问题,信息本身可能成为多种现代污染的来源之一.这些信息或本身有毒害,或不真实,或不符合社会伦理要求,或专业性不足易造成误导.在菲律宾人质事件中,一些当地媒体便因传播这些污染信息而间接影响了事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档案信息来源方面的三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档案管理》2007,(1):64-64
网络档案信息来源方面障碍主要有三:网络档案信息庞杂无序障碍、网络档案信息"垃圾"污染障碍和网络档案信息分布不均障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开启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媒介,博客、播客、微博客、手机媒介等不一而足。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公众表达合理的意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纷至沓来的信息污染现象也困扰着人们。所谓的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型,对网络信息污染程度各影响因子进行数学运算即可量化信息污染指数.根据网络信息污染程度分层模型,判定信息污染的等级,并为网络信息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考察污染与人的辩证关系入手,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污染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信息污染的结构,提出了前人较少涉及的垃圾信息再生利用、加强信息污染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并构建出控制信息污染的等边三角形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江坪 《新闻实践》2008,(11):56-56
清醒认识"两重性"当今,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显示它的"两重性"。它既可以是重要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还可以是不良有害新闻信息的扩散途径。网络以迅速、便利、廉价等优点,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同时,网络污染已经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安定。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网络欺诈等丑恶现象屡禁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污染和信息碎片化的负面性,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带来冲击.青年须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既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实践,外化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污染及主体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结构及其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引出了信息污染的特征和危害,最后结合信息污染产生原因从信息生态链的主体角度提出了信息污染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网上“恶搞”的几个典型案例,探讨信息污染的内涵、特点以及信息污染的危害性,并提出对于信息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信息污染的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污染是信息人非生态化信息活动的结果,产生于人类违背信息运行法则,滥用信息资源引发了污染而导致网络生态的失衡。分析网络信息污染呈现出的三个层面和危害,提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通过立法、行政监管、教育、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等方式有效治理网络信息污染,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1.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商业聚合平台推送信息形式的"算法传播",正越来越形成"信息茧房",其带来的信息单一、源头污染、主流弱化、正统消解、理性偏差等危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忧思。如何破解这一迷思,文章提出价值引领、导向把控、科学设置、技术管控、人工把关、责任追究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世纪已进入读图时代,人们在了解信息时,更多地是通过无处不在的影像产品。与此同时,视觉产品蜂涌,品位参差,在那些赏心悦目、健康向上的视觉产品让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时,也有一些由猎奇、血腥、造假、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的影像产品构成的"信息污染综合症"困扰着人们。从视21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情报学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2):57-60
微博(Microblog)是目前继博客之后最为流行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与传统信息交流平台相比,微博具备多种新的传播特点和信息服务功能。从微博的信息传播属性、信息公平获取,微博空间的信息服务整合,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竞争情报价值,微博中的信息污染、空间生态等多个方面,分别探讨它所包含的情报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污染的潜在危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①。而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伴随着网络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信息污染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强调了信息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活跃,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经济信息也日益增多,同样,经济信息污染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且有泛滥的趋势.这不仅给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带来发展的障碍,而且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尽量减小经济信息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从"孕妇之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网络媒体"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和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和非理性的现象,不仅污染舆论环境,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应对其进行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信息污染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社会公害。信息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信息: 1.有害性和有毒性信息。从大众传播的内容上来考察.色情和暴力属于有害有毒类信息.也是危害最大的信息污染。这类信息力求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和“庸俗心理”,极力兜售强奸、卖淫、嫖娼、淫乱、暴力等内容.污染社会环境和受众视听,违反伦理纲常。  相似文献   

18.
文献信息工作应防止,清除“灰色信息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文献信息传播中的一种不良现象--“灰色信息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做了分析,并针对这种污染提出防止,消除“灰色信息污染”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信息污染”的定义及危害,并通过分析研究其特征和危害,提出了有效地控制“信息污染”扩大或蔓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底6月初,无锡爆发"蓝藻水危机",笔者曾在无锡实地考察了解两日,发现以下现象: 当"太湖水被污染"的信息传开后,市民间弥漫着恐慌,涌向商场开始抢水,水价随之飙升,而且水价越升,人们越抢购,一些居民甚至离开无锡市到郊区或邻近城市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