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红领巾》2008,(3):23-23
留言板 童童,你都十岁了,还这么缺少生活常识,真让人哭笑不得哦。平日里,爸爸妈妈是不是只重视你的学习成绩,对你的生活照顾得太多、安排得太多了?这样下去,难免会让你形成依赖心理,遇到小“CASE”,就手忙脚乱,表现得像个小笨笨,将来怎么独立生活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之余,对生活多一些观察和思考,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我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吃一堑长一智,希望童童尽快补上这一课,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学校要有一个好校长,但一个好校长不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除了一些共同的素质外,在非常具体实际的工作中还应有更重要的素质,如团结。怎样的集体是一个团结的领导集体?领导很温和,工作很稳当,大家对领导无意见,人际关系很好,每个人都很满足(情绪上、实惠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吗?精力没有集中在工作上,工作状态没有最优化,没有建立在质量——责任基础之上的权力、责任、人际关系,就不是真正的团结。“没意见”“都挺好”不是真正的团结。团结的基础和目的是工作的高质量,不是工作…  相似文献   

3.
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吃饭。忽然,姐姐说:“吃太多烧糊的东西会致癌的。”而我却理解成“治癌”,我说:“治癌?这不是很好吗?”姐姐连忙解释说:“致癌就是得癌症!”而我却说:“可以治癌症。”姐姐气得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4.
灾难给我们太多痛苦的同时也绐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动,我们被华夏儿女的凝聚力、富有爱心打动,被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私打动,孩子们美好的爱心再次让我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爱心”将永远是中国人最珍惜的应对灾难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欲望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说人的欲望太多太多。不是吗?“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走路又嫌没马骑……”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教育中真正的爱,如何去爱,需要系统梳理和反思。我想,这正是《今日教育》第10期顾明远先生《爱是教育的源泉》一文带给大家的思考。我们目睹了太多在“爱”的名义下酿成苦果的教育现实,却没有拷问自己,我们的爱正确吗?这是教育的爱吗?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的推广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新教材”的困惑也接踵而来。“生字太多,课文太长,不知从何下手。教学中总觉得捡了这个丢了那个,可要是什么都想兼顾,时间又肯定不够。”这是低段老师的普遍烦恼。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低段的课文除了篇幅长、内容多外,就没有别的特点了吗?如果我们能真正深入地钻研教材,真正全面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特点,必然可以在“已知”中求得答案,找到语文课堂新的魅力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这个话题很有些突兀,语文课学的不是语文,难道还能是数学物理吗?笔者最近给高三文科“尖子生”上语文课。课前作了认真准备。课上我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想学点什么。有几个学生说“我们想上真正的语文课”,“讲些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我感到很愕然,言外之意是说他们过去上的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9.
钱蔚 《江西教育》2022,(43):27-30
<正>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我们要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为什么这么复习?复习课的打开方式绝不是“炒冷饭”,更不是“题海战”。如何让学生透过复习这扇窗看到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真正体验复习的价值呢?伴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谈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课的前思后想。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给哲学加引号,不专门指掉书袋的“学问”的话,如果哲学指的是对“何谓良善生活?”以及“良善生活如何可能?”的普遍关怀,那么,当代中国教育所受哲学之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人,我心里曾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我们圈里这么多专家、大牛,努力了这么多年还不敢说真正实现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一个本来做金融分析师的外行却轻易地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国外难道没有优秀的教师吗?为什么他们在课堂上搞不定学生的学习,最后大家竞相推崇一个叫“可汗”的人?这对我们兢兢业业做了多年教育的人来说,难道不是“奇耻大辱”吗?  相似文献   

12.
道理一:团结就是力量 抄作业抄作业.重点在于一个“抄”字.想抄作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有人借给你抄。看看.这不就是团结么?要是碰上一个不知道团结为何物的同学.他会借给你抄么?不借给你抄,你能按时交作业么?不按时交作业,老师会放过你么?老师要是不放过你,那你还会有好日子过么?所以说,团结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品德啊!  相似文献   

13.
说到“坚持”。我们的脑海中会闪现出太多的箴言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重复是学习之母”云云。但这些教导毕竟很“虚”,像天边的一片云,看起来很美,但很快就随风而散,不留痕迹。相比之下,那些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能让我们信服,真正给予我们“坚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是“金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应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张杨个性,发挥其潜能呢?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悟空的眼睛,唐僧的爱心,八戒的憨厚,沙僧的任劳任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所以我们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终身发展,建立一个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无论如何都是该认真回味和琢磨的一年。而对中国人来说,该回味和琢磨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似乎又到该回首往事的时候了,而换个角度看世事,一直是“信口开河”栏目所追求的。凭着一张“大嘴”,操持本栏目几近一年的本主持人,这回特邀自己作把嘉宾,盘点一下1999年,我们中国人到底都干了些什么?1999年,中国人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们极不情愿地首先想到美国。遗憾的是,多少年来,“美帝国主义”就…  相似文献   

16.
赈黉 《中国培训》2010,(8):10-10
我们在较早和很长的时间里就提出一一要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力,建立学习型组织,等等。决定和支配于如此重要“意义和价值”观念之下,培训就成了全权大使。盛行的口号致使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而具生命价值的问题:培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何在?企业培训的实践给我们的警示却是:我们为什么要培训?  相似文献   

17.
张婕 《福建教育》2022,(25):27-29
<正>我园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我们不断地关注儿童的生活,希望能够让课程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在初步建构生活化课程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儿童的生活中有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在听,可听到的是来自儿童内心的声音吗?”“我们在讨论,可话题是儿童生活真正需要的吗?”“我们课程实施途径有多种,可真正支持儿童更好地生活了吗?”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生活化课程就像一张开放的、未定型的、变化的网。  相似文献   

18.
王庆纲 《良师》2010,(1):62-62
亲戚多 蚂蚁和大象准备结婚,大象跟蚂蚁商量:“咱们是不是就不办酒席了?” 蚂蚁问:“为什么?” 大象看了看厚厚一本书的客人名单,说:“你们家的亲戚,实在太多。” 蚂蚁“哼”了一声,说:“我们家的亲戚多,又怎么了?我们家这么多亲戚,加起来还不顶你们家一个亲戚吃得多。”  相似文献   

19.
BOX     
我们的双面人生 专辑中最能代表“BOX’的一首歌是? BOX.其实我们这张专辑的歌曲KEY都定得蛮高的,所以在唱法上也有一定难度。这张专辑也有太多属于我们的“第一次”,第一次发唱片、第一次录歌…所以我们刚开始在歌曲情感的拿捏上不是很准确,后来我们就分开录,我们希望通过这张专辑让大家知道双胞胎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的性格不同,所以我们对歌曲的情感表现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人总会问“为什么?”,因为人有思想.学生常问“为什么?”因为有太多好奇.老师爱问“为什么”,因为有太多反思.上数学课了。学生为什么还在看其他书?考试卷上。老师看中的好题,学生为什么大多不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