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占汉语中,关于诗律“犯孤平”的问题,一般诗律论者大有一致的认识。《古代汉语》(郭锡良、何九盈等主编)是这样记载的:在(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成了“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孤平”。前提很明确,是“在(乙)种句……中”。在山东电视大学印行的《录音讲义》中写道:“所谓的犯孤平,只是指‘乙’种句这一种情况而言,如果在  相似文献   

2.
用“三二原则”(即无变格的五律平仄律构成须是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且尾部不能是三平或三仄 )及部分传统方法可简便地判断出近体诗的平仄律 ,并可分析出“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的确切条件。讨论“二四六分明”也具有判断古代入声字转化为今平声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诗学家常说“犯孤平是律体诗歌创作的最大禁忌”,此说依据不明。查历代诗话,得知“孤平拗救”之始作俑者为清人王士祯,再经后人推演、发挥,终成律体诗创作之永恒定律。然详考唐人律诗,“孤平”、变体实多,救与不救,出自天然。可知“孤平拗救”之说,实为后人向壁虚造的诗学教条,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平仄是就汉字的声调说的,声调也叫字调,就是汉字的四声。古代的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入声字已消失,四声就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半仄这两个概念,是格律中的术语。“平”就是四声中的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不平的意思,除去平声都是仄声(上声、去声)。要弄清律诗的平仄规则可以五言律诗着手。例如:  相似文献   

5.
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限制,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是理解近体诗格律的关键。其中对“对”和“粘”的理解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指平声字和仄声字相反。诗的一联,如视上句为出句,则下句可称对句。出句第二字如为仄声,则对句第二字必须是平声;出句第二字如为平声,则对句第二字就必须是仄声。“粘”,指平声字接平声字,仄声字接仄声字。近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 1.③ 2.② 3.① 4.② 5.② 6.② 7.③8.③ 9.② 10.① 11.③ 12.③ 13.①14.① 15.①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③④ 2.①②③④⑤ 3.①②③ 4.②④5.①②③④⑤ 6.①②③⑤ 7.②④ 8.②③9.①③④⑤ 10.①③ 三、填空题 1.叶音 2.转注 3.平水韵 106 4.《说文解字注》 5.29 6.平平仄仄平 7.力 8.形符(音符) 9.直音、反切、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四、名词解释 1、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2、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3、所谓“叶音”就是根据上古韵文的押韵,临时改变字的读音,以求和谐。这是不明古今音变的一种不科学的作法。 4、律诗的句子中除了韵脚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现象叫“犯孤平”。 5、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是其它意义派生的源头,是维系整个词义系统的枢纽,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  相似文献   

7.
三上节谈到,提出四声二元化诗律理论的是刘滔,而不是永明时代的沈约等人。刘滔在四声中看到了平声的有用处及其与“彼三声”的区别处,于是特别重视平声,首创标举平声的用声法,并且提到一项可以造成句中二、四字平仄对立的用声法则——使平声“居其要”的法则。刘滔  相似文献   

8.
春天花开     
春来了,花儿开放。 "春天花开"四个字都是平声字。古今南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念这四个字虽然具体读音不同,即声调调值不同,如山东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上声,宁波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去声,但这四个字都是同一腔调,即同一声调调类。基于这一点,人们读古诗文就有可能辨明平仄。 平声字,包括清音和浊音的平声字(相当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本人十年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新疆汉语方言南疆话的平声调调值定为[213]之说,提出了怀疑,而后又从近十多年来境内、域外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的新成果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原来认为平声调值为[213]之说不妥,而伊犁一带的平声调调值[24],才堪为新疆汉语方言南疆片区平声调调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徐氏类音字汇》是一部反映百年前盐城话语音系统的方言韵书,书中记录了五个声调,从古声调角度可以看出这五个声调的来源。研究发现,古平声分化为两个平声调;古上声分化为上声和去声两调;古去声大部分读为去声,少部分读为第一类平声;古入声自成一个调类。  相似文献   

11.
"思"字在格律诗中应读平声,于李商隐诗中共见四十次,其读音可分为三类:一、读作仄声,该现象在李诗中达十一处;二、平仄均可,皆处在非音节点上,达十二处;三、读为平声,符合近体诗功令要求,较为常见。从格律诗用韵及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出发,推测造成"思"字在李诗中平仄异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迎合格律诗的用韵规则和表达"似"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古以来,汉语语音发生了不少变化。"全浊入声变阳平"与"平送仄不送",就是对其中的部分变化的概括反映。前者说的是从中古到近现代才完成转变的全浊声母入声字清化归为阳平;后者说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平声字清化后送气,仄声字清化后不送气。  相似文献   

13.
叶洲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31-33,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瓯江流域旧体诗创作异常活跃,但若干作品有失误处。引例摭说格律诗犯孤平现象,同时议及入声字乃辨识古汉语四声的唯一障碍,而解决这一难题江浙人有自己的优势;引例论述律诗对仗中的正对不宜与同义词相对、合掌等混为一谈;探讨复咏手法,并陈言律诗欣赏中产生的困惑;对仗中是否存在动词与名词相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的声调,在中古时期,可以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平仄也是对古代汉语声调的分类,平,是指的古平声字,仄,则是古代上声、去声和入声三个调类的总括。今四声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古今声调之间的关系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旧体诗词所采用的平水韵与唐宋的实际语音大体上是一致的.到公元十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五册的诗歌单元共六首诗,它们凝炼隽永,把诗的价值凝结于诗美之中,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美育难得的精品。 一、语言美 首先看收梢押韵美。句末收梢,是读者阅读心理的落脚点,给予我们的听觉美感尤其明显。如《伐檀》第一章,收梢字分别是“檀、干、涟、廛、餐”,都押平声“an”韵,第三章收梢字是“轮、沱、鹑”,都押平声“un”韵;而第二章收梢字是“辐、侧、直、亿、特、食”,都押入声韵。这种平声和入声交替,形成它特有的音韵。正如古人所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虽说它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作品,经过了岁月的磨洗,但仍不失收梢押韵之美,读起来富有极强的音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17首中,有读后令人生疑者。如《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一首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出律,除韵脚外全部为仄声字;第二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不仅全诗平仄四处出律(湖、断、吟、诗),第三句末尾出现“三平调”(三个平声字),且以平声字“吟”为句脚,更令人疑惑。《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全首各联句平仄七处出律(庙、堪…  相似文献   

18.
李翔 《考试周刊》2009,(3):32-34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怨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但在实际歌唱当中,汉语的“字”、“腔”关系又何止是一个简单的“字正腔圆”所能涵盖的,要视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来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给对联配对的题目。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不少考生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掌握了对联的有关知识,这类题便会迎刃而馋。一副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二、上下联某个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即上联某个位置上是名词,下联同一位置上也必须是名词,依此类推.即所谓实对实,虚对虚,物对物,致对数,颇色对颐色,形态对形态·"一三、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尤其是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末尾用仄声字,下联末尾用平声字,这样读起来才悦耳动听。下面试举一例说明之. 试把下列各  相似文献   

20.
汉语成语的声调搭配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现代汉语语音划分平仄的理论可予以分类统计。分类统计表明:平平仄仄式、平平平仄式和仄仄平平式是最重要的声调组合形式,根据一、三位上的声调可以不论的原则,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平仄搭配具有对称性特点。同时,在并列式成语中,以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是仄声字的居多,即先"平"后"仄"的形式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