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长征中所谱写的革命赞歌也被定义为长征精神.王朝柱编剧的《永远的雪山草地》运用全新的拍摄手法与审美理念,给观众呈现了革命的浪漫性与残酷性.影片塑造了苦妹子、十岁红、老马等正面的红军战士形象,也塑造了欧阳这一负面形象,将红军战士多元化呈现.只有具备爱国主义理想、集体主义精神、锐意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大地     
红梅 《生态文化》2003,(3):58-58
尽管暮色绵长我们还是看到了花的波浪尽管风声雨声我们还是看到了山青青水茫茫美丽的大地永远的家红叶与松香补充着我们行走的力量继续吧投人流水追逐行云的快乐跋涉吧背起重负高唱明天的向往卜夜色覆盖时我们在芳香中寻找苦涩光芒大道上我们在寻找同行的朝阳触摸泥土的颜色感受时代的曙光永远的大地啊撒下一片辉煌永远的大地@红梅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森林     
当耳畔越来越微弱了森林如海如潮的歌声啸聚山野的洪水似从藩篱中突围的群狼狂嚎乱舞横撞直冲  相似文献   

4.
每逢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燕子带着一路清风、踩着春天的脚步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我家对面南山坡的树林里,便会不断地传来嘹亮而悠扬的布谷鸟的叫声“姑姑等等”、“姑姑等等”。这悦耳的鸟鸣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希望,令沉闷一冬的人们,心情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歌唱     
宇飞 《生态文化》2003,(3):54-5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奔放久远的喊山号子就在这时响过天空。我们一起为你祝福吧:以树的名义,以花的心声。  相似文献   

6.
本期封面的国画名为《留得青山在》,作者赵丁,男,1940年生,吉林省辉南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7.
林岩 《生态文化》2006,(1):18-19
醉卧在绿浪之下,情的小溪在林涛中穿行,真像一条自由的小鱼。那被松针沁翠的心灵.蓝天一样高远而纯净。  相似文献   

8.
我曾多次参加过各地举办的大型画展,观赏过不少名家的杰作。不管是清丽高雅的仕女图、浑朴苍莽的山水画,还是松秀灵空的花鸟写意,似有美妙的天籁之音从画作中流荡而出。不仅净化了我沾满尘俗的灵魂,也令我深深地感觉到国人的审美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尹鸿 《生态文化》2006,(2):10-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娱乐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主功能。但是,在中国,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态的特殊性,使我们的电影必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必然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中国电影的社会责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缺失了,这种缺失不完全因为电影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生存环境,使电影很难去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即便表达了也很难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因此,今天我们看到《天狗》这样的电影出现,会觉得有一种欣慰,至少它恢复了电影应该有的一种责任、一种现实主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吴伟 《对外大传播》2009,(11):32-33
太熟悉的人好像不大容易写,或者不容易写好。我和龙先生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杜盼盼 《职业圈》2008,(11):96-97
因工业化而产生的危险废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其发生转移与处置现象。然而不适当的跨境处置加剧了对环境的危害。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公约》以框架公约形式引导并调整全球范围内有关危险废物转移跨境与处置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因工业化而产生的危险废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其发生转移与处置现象.然而不适当的跨境处置加剧了对环境的危害.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公约>以框架公约形式引导并调整全球范围内有关危险废物转移跨境与处置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肖青竹 《职业圈》2007,(4X):62-63,75
文章以Steinbeck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为例,探讨了文体学中的Mind Style是如何通过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选择来实现的,包括词汇,结构,修辞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女性婚姻视角着手,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辅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傲慢与偏见》和《我的前半生》中6位女性不同的婚姻模式和成因,不同人物眼中的理想婚姻模式取决于迥异的自我认知和当前社会背景。另外引出两位作者笔下婚姻观的侧重点,前者强调理想的婚姻应该有感情基础并相互尊重,即基于尊重和爱的需求;后者强调女性应保持经济独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即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从需要层次五阶段模型来看,女性对婚姻的需求层次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步提升,个体独立思想变得显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6.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创办于1843年,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杂志以新闻、评论和分析见长。它对世界微观和宏观经济的报道及分析,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的新闻评论文章,常是各国政要和工商界高级人士的必读内容。  相似文献   

17.
肖青竹 《职业圈》2007,(4):62-64
文章以Steinbeck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为例,探讨了文体学中的Mind Stvle是如何通过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选择来实现的,包括词汇,结构,修辞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孟庆梅 《文化学刊》2023,(4):106-109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关照,结合文本细读就诗歌《老虎》与《鹰》的意象语言进行文化与审美价值阐释。在伟大代码的破译下,诗歌《老虎》与《鹰》都扎根于《圣经》,与《圣经》意象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关联性、互文性、共通性。两首诗歌都映射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极其唯美的诗歌创作艺术与超越时空有限性的丰富想象力。两首诗歌都是诗人借物抒怀,找寻形而上慰藉的心灵独白,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100年前 ,王国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 ,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的现代学术范式。这一学术范式 ,存在着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不恰当解释中国文本的可能性 ,所以应该用“跨文化阐释”这一模式加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而这一点也正是《红楼梦评论》带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与单向阐发不同 ,《红楼梦评论》的阐释是“跨文化阐释” ,它注重的是中西方平等双向的互文性关系。《红楼梦评论》虽然接受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 ,却不可以用“影响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而只能用跨文化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相似文献   

20.
彭洋 《生态文化》2003,(5):44-44
面对这么厚实有些沉甸的长篇报告学作品,不由得叫人不顿生崇敬之情。我并不信教,但我觉得人却极需要有几分宗教精神,否则,很难想象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如何保持住一种坚韧和激情。我想,大陆也不信教,但大陆却有一种与他名字色泽十分贴切的情怀,这肯定是他自己的宗教——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