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一只小狗,它叫赛虎,很调皮。每次我放学回来,它一看见我,就向我扑来,好像要跟我玩似的。我奶奶家也有一只小狗,它叫白雪。①赛虎和白雪都是白色的,但是赛虎身上有黑色的斑点。②两只小狗大小差不多,趴下的时候,有我的语文课本那么大。③有一次,我给它们俩拿肉。它们一看到肉全都乖乖地趴下,伸出舌头看着我手里的肉。看到它们那馋样,我就把肉放在食盆里,它俩马上去食盆里抢。④它们吃食的样子很可爱。它们用嘴叨起来,就扯了起来。最后,它们把肉扯成了两半儿,美滋滋地吃了起来。看它们吃肉的样子,好像很好吃(很可爱)。①写出了颜色,好。…  相似文献   

2.
我爱落叶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到地上。当它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点悲凉。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到地上。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晚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着告诉…  相似文献   

3.
读书小笔记     
《最后一次飞行》这是一篇写海鸥死亡之谜的优美散文。海鸥是一种勇搏浪尖的生灵,它选择的死亡方式也同样是慷慨、悲壮的,从它们的生存到死亡显示了大自然精灵的雄奇和伟大。世间万物均有"最后一次",往往这"最后一次"最为关键,最为重要。它可能是开始,亦可能是终结;可能是成功,亦可能是失败……人生没有完美,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但生命只有一次,如何书写自己的命运,最终死亡是轻如鸿毛,还是重于泰山,那是自己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来一场比赛。鹰觉得它肯定能飞得更高,它飞啊飞啊.直到它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  相似文献   

5.
有一棵草生长在大地上,它想触摸一下蓝天,于是拼命地长,可蓝天依然那么遥远. 它用自己的一生去努力,到了秋天,头都白了.那是它的种子.那是它白了头的梦想.有一天,西风来了,它的种子们忽然就全飞了起来,天空在它们头顶摇摇晃晃的.这一刻.蓝天近得可以拥入怀中.它们越过小河,飘过山头,最后停留在梦想的归宿,孕育下一次的飞翔.  相似文献   

6.
招贴艺术     
《课外阅读》2012,(1):70
《发明男孩雨果》剧情简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十二岁的孤儿雨果每天的工作是给巴黎巨大的时钟上发条,保证它们正常运转。他父亲死后留下的一个发条机器人在一次火灾中被损坏了。雨果认为它身中蕴藏了父亲传达给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看了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棵树被玻璃罩子罩了起来。玻璃罩外面是参观的人群,其中混杂着许多全副武装的军人。那棵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最后一棵树。看过这幅画,我感触很深。最后一棵树,的确需要保护,但是,有一句话说:与其去保护,不如不去破坏。之前的倒数第二棵,倒数第三棵……倒数第千万棵树,不都被伐倒了吗?也许,这正是这张图片想告诉我们的。当这棵树作为一棵小苗破土而出时,第一眼就看到了高大挺拔的大树,它多么渴望能和它们一样高大,甚至想比它们长得更高,更大。阳光给它温暖,雨露给它滋润,不知不觉地,它已经有大树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被甲虫打败     
天天黑 《良师》2010,(3):24-24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每次它都能战胜。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  相似文献   

9.
两只小花狗     
从前,有两只小花狗,一只叫欢欢,一只叫李李,它们是一对结拜兄弟。有一次,它们在森林里追逐。突然,欢欢觉得有一道亮光从眼前闪过,它以为是一个怪物,就叫李李过来,它们一起悄悄地向“怪物”走过去。欢欢找到最佳时机,“哗”(“哗”换成“嗖”更加准确)的一下扑了上去,李李则“汪”的一声跳了过去,想咬住那个东西。它们再仔细一看,真是虚惊一场,那怪物原来是两面镜子,亮光是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的。欢欢觉得镜子很本文是一篇看图作文,文章给人总体的感觉是幽默生动,最后两个自然段尤为突出,看得出小作者是个善于想像的孩子,平时也比较注意积累词…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上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子打中了。猴子们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我受够了!”它说,“我们来自神猴哈努曼的高贵血统,竟然为了几个果子被打成这样,实在不成体统。你们有什…  相似文献   

11.
读书小笔记     
陈丹  吕定龙 《广西教育》2007,(9C):12-12
《最后一次飞行》 这是一篇写海鸥死亡之谜的优美散文。海鸥是一种勇搏浪尖的生灵,它选择的死亡方式也同样是慷慨、悲壮的,从它们的生存到死亡显示了大自然精灵的雄奇和伟大。世间万物均有“最后一次”,往往这“最后一次”最为关键,最为重要。它可能是开始,亦可能是终结;可能是成功,亦可能是失败……人生没有完美,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但生命只有一次,如何书写自己的命运,最终死亡是轻如鸿毛,还是重于泰山,那是自己决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一次回国讲学期间,曾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出了一道古代趣题: 五只猴子采得一堆桃,它们约定第二天早上起来分。半夜里,一只猴子偷偷起来,把桃均分成五堆后,发现还多一个,它吃  相似文献   

13.
动物也会动脑筋吗?回答是肯定的。它们通过开动脑筋,使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有一只乌鸦残废了,无法飞行,只好住在一户人家的附近,靠吃残渣剩饭过日子。一次,主人拿一块面包给它,它用嘴吸了一下,感到面包太硬,无法下咽。它叼起面包,走到给鸡鸭饮水的盆边,把面包放进盆中,过了一会儿,面包吸水后变得柔软了,它就取出吃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两只青蛙     
一群青蛙一蹦一跳地穿过树林。一不小心,有两只青蛙掉进了一个坑里。坑有些深,同伴告诉掉进坑里的青蛙,它俩实际上已与死无异。起先,两只青蛙并不理会同伴的话,它们还是使出浑身解数往外跳。坑外的青蛙不停地劝它们停下来,说它俩实际上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终于,有一只青蛙听信了那些话,放弃了求生的愿望,它倒地而死。另一只青蛙继续尽力跳着。外面的青蛙们又一次次地喊,让它停下来,说与其痛苦、徒劳地求生,还不如一死了之。但这只青蛙却跳得更卖力了,最后它终于脱险。它出来的时候,其他青蛙问:“你没有听见我们喊话吗?”是的,它什么也没听…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了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下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头打中了。猴子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我受够了!”它说,“我们来自神猴哈努曼的高贵血统,竟然猴子和芒果树张霄峰\编译为了几个果子…  相似文献   

16.
狐狸和葡萄     
一只饥饿的狐狸看到一些熟透了的黑葡萄挂在一棵很高的树的藤上。它跳过来跳过去,试着去够到它们。他一次又一次地跳,但是不管他怎样试,他都不能摘到葡萄。对于他来说,葡萄挂得太高了。最后,为了掩饰他的失望,他决定不要这些葡萄。他离开了,为了安慰自己,他说:“我认为它们没有熟。”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得出这条谚语:“那些只不过是酸葡萄。”  相似文献   

17.
一颗颗星星在蓝丝绒般的夜幕中眨着眼睛,它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看看早晨。它们只听太阳伯伯说过,早晨空气清新,早晨阳光明媚,早晨朝霞似锦,早晨……但所有的一切它们都没见过,它们必须在太阳出来前离开天空,因为早晨太阳一出来,那刺眼的金光会把它们晶亮的眼睛灼伤的。星星们只好无可奈何地做着各自心中的梦。天空微微地泛起了浅灰色,这是太阳给它们发出的信号。星星们又一次带着遗憾,悄悄地飞走了。可是,今天有这么一颗倔强的小星星,它决意要留下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它已经想好了:要在太阳发出第一缕金光前迅速消…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大西洋沿海海域的沙虎鲨,一次可排卵10多枚,但最后出生的小鲨鱼仅有1-2条。鲨鱼卵在卵囊里发育成10厘米长的小鲨鱼,游进妈妈的子宫,这时它已经有了牙齿。开始它以子宫内的营养物质为生。等小鲨鱼长到了30厘米长时,胃口大增,为了生存,它开始吞噬比它弱小的兄弟姐妹。最后,最强壮的小鲨鱼来到了人间。与其他鲨鱼相比,沙虎鲨有与生俱来的捕食本领,这似乎得益于它们在母体内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介绍一道赛题,然后利用它解决一类高考压轴题,并揭示了它们的共同背景,最后将该不等式再一次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立起     
一种很小的虫子,能在没有水的茫茫大漠一代代生存繁衍,我纳闷:它们靠什么活着?看了电视上一个自然类的节目,让我再一次惦记起这些小生命,并对它们生出几分崇敬来。清晨,沙漠中的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里爬上来,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也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它们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水滴从小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它的嘴边,成了这只小小的虫子一天赖以维系生命的甘露。这是一个自然的故事,也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求水活动,它发生在一种极其渺小、极其卑微的小生命的身上,它们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劳作,靠这一滴小水滴一次次地将自己的生命垫起,再垫起!这一切似乎与人无关,只是在人类生存之外,另一种灵魂在播种,它不会有呼啸的声音,不会有清新的气息,不会让人痛苦,也不会让人快乐,它只是一群虫子和一滴水的故事。人世间可以忽略的东西太多了,可以发现的东西也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