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游记》运用杭州“儿尾”方言描写了。红弦儿”、“女孩儿”、“小娘儿”等众多的“孩儿”形象,创造了一个“孩儿世界”。又描写了如“猴儿”、“鹿儿”、“兔儿”等走兽类动物;“麻雀儿”、“鹰儿”等飞禽类动物;“啄木虫儿”、“苍蝇儿”、“蛾儿”等昆虫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动物王国。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上说,“感到”侧重于表达“心情、体验”,“觉得”侧重表达经过思维分析的“道义评价、事态判断”,“感觉”则侧重表达“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从功能上说,“感到”后可以直接加“了”、“过”等助词,“觉得”、“感觉”后不可以直接加“了”、“过”。“感到”可作定语,可加名词性宾语。“感觉”可加补语、宾语成分,可作名词。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绿色化”,如“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心态”、“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GDP”、“绿色文化”、“绿色环保”等,教育行业也产生了“绿色教育”、“绿色学校”、“绿色课堂”、“绿色教学”、“绿色批评”、“绿色家访”等概念。  相似文献   

4.
上海的早晨     
李想 《新读写》2012,(6):23-23
除却—般大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忙碌”、“快节奏”等印象,小作者还通过“买菜的黄金时间”、“锈人的早点”等突显了上海有别于其他大城市所独有的“早晨文化”,通过“小誊”、“弄堂”和“高楼”等展现了最原始、最温暖人心的海派文化,视角细微又特别。  相似文献   

5.
儒家“内圣外王”涉及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学术等领域。其内涵的多重性决定了其特征的多样性。儒家“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体与用的统一。通过儒家对“内圣外王”的理解 ,我们可以概括出儒家“积极有为”、“循序渐进”、“自觉承担”、“不偏不倚”、“百折不挠”、“不愧天人”、“爱民尚贤”、“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十大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在分析“控制与服从”、“齐步走”和“被活动、放羊式”等教学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流与沟通”、“关注个体差异”和“注重调控”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释“俗”     
丘雅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1):F0003-F0003
依据《汉语大字典》,“俗”字的常用义有以下四项:最常用义是“风俗”,如“土俗”、“移风易俗”、“入境随俗”等:第二个常用义为“庸俗,平庸”,如“俗气”、“媚俗”等;第三个常用义为“大众的,通行的”,如“通俗唱法”,“俗体字”,“俗文学”等:还有一个义项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但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或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剧中会经常看到,那就是佛家称世间或在家为俗。与出家为僧相对,如“俗家”、“俗世”、“还俗”等。“俗”还有一个非常用义项,现在已经不用了,即作通假字,通“欲”。  相似文献   

8.
“等值”、“等效”是翻译教材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反映奈达翻译思想的两个术语,通常被称为“等值”翻译原理、“等效”翻译原理。然而,“等值”的意义含混不清,并且“等值”中的“值”和“等效论”中的“效”也是误译。依据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的观点,重新解读了所谓的等值、等效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9.
来新加坡有一段时间了,最近,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以及任课教师”等渠道零零星星地知道了一些有关新加坡的“英文、华文、科技、数学”等教育的“皮毛”,但根本没有听过“劳技教育”这个词。今天课间,向苏博士咨询,果然“,劳技”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叫“设计课”。早期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XX脑袋”,如“芋泥脑袋”“铅笔脑袋”等,与传统用法“榆木脑袋”“窝头脑袋”等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差异,它表达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狂热喜爱。文章首先对其变量构件“XX”和常量构件“脑袋”进行分析,进而描写了该构式所包含的喜爱义、主观义、夸张义、中性义等构式语义,并对该构式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调侃、标题及广告营销等语用功能作了解释。文章还尝试对“XX脑袋”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杜楠 《英语广场》2024,(11):47-50
在汉英翻译的短语和句子层面,译者利用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手段、思维模式、意象视角、文化承载、思想积淀等方面的特点与异同,寻找语际间的天然“契合”,往往可以融通文字、形象与思想,化寻常为神奇;而利用“偏离”手段,则往往能创造出奇特、清新、幽默等富有张力的表达。基于“契合”,译者可衍生出“循成法”“化用法”“应景法”等翻译策略,而基于“偏离”,译者可衍生出“折中替代法”与“灵感法”等策略。“契合”与“偏离”策略摆脱了词典学意义上的“正确”,通向了“创造性的忠实”。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的新教材正文中设置了“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世界能源结构大致经历了“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等几次大转换,受其影响世界工业布局也分别表现为“零散型”、“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等。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新的能源多极转换,这必将导致工业布局“临空型”、“分散型”等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冷水滩市教研室始终坚持搞好教改实验和教学研究,近年先后举办了小学“三算”、“注提”、中学“六课型教学”、“自学辅导”、“目标教学”等138个推广性实验班,开设了“协同教学”、“作文整体系列训练”、“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等15个实验班。今年,该教研室又开展了省里立项的“教法与学法的同步研究”实验。  相似文献   

15.
运用排比归纳、文献考证等方法,考释了“阿孩儿”、“阿家”、“阿磨”、“唉”“般次”、“报”、“悲哀”、“遍计”等敦煌写卷词语。或挟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于”与“於”某晚报曾登载一文,四次提到战国时期一个历史人物樊於期,四次用“于”代“於”。想来并非误排失校,而是原稿就是这样写的。作者、编者是把“于”字当作“於”字的简化字看待了。是的,“於”已给简化成“于”了。但须知,“於”也有不能简化的时候。“於”有三种读音:yú、yū、wū读yú时,“於”通“于”,成了“于”的异体字。简化了的“於”,①作介词:如“对于”、“关于”、“出于”、“胜于”、“于是”等。②作后缀词:用于动词后缀的,如“合于”、“属于”等;用于形容词后缀的,如“勇于负责”、“易于了解”等。凡读wū、y…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史传著作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但是,综观《左传》全书,却充满了荒诞不“经”的虚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记录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梦”等神话迷信活动;记录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室之谋和床第之私等不为人知的秘密;三、记录了“传闻异辞”。  相似文献   

19.
自从有了科举,便有了“八股”,至今也没有人否认“八股取士”对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破题、承题、起讲、入手等已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清朝末年废除了“八股”,但随后出现了“洋八股”、“党八股”,而后又出现了“帮八股”、“学生八股”、“教八股”等所谓的“现代八股”。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农”管理中的数据量大且未及时处理、部门间共享难和业务协同难等问题,在收集、整理和分析“三农”业务信息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利用GIS、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开展“三农”信息化建设研究,设计并搭建了智慧“三农”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智慧“三农”管理数据库,实现了“一门户”“一箱”“一中心”“掌上管”和“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了“三农”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