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都在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然而,大自然在赐予我们食物和能源的同时,也在悄然带给我们难以抗拒的灾难。一场场恐怖的灾难,就如《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中呈现出的凄惨。不过,随着人类对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难这一棘手难题研究的深入,诸多创意、有效的科研成果相继出现。现在,就来观赏一些能够对付灾难的高科技利器。  相似文献   

2.
3.
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在救灾期间运行稳定,可靠耐用。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大地震,我校及时组织了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的援助活动,全体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外聘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大家表示,要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向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全校教职工捐款47935.50元;在校的各类大学生也尽己所能,踊跃捐款31573.30元。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震级8.0,性质为浅源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短短80秒,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难见大爱,大灾显大勇。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感天动地,同样也震惊和感动了世界。汶川地震是一本教科书,它教育我们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进步,科学救灾、科学减灾。汶川精神是一台播种机,它进一步唤醒了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促进了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升华,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完善。汶川现象是一支集结的号角,它号召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如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攻坚破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强大的中国永远挺立在世界的东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对灾后重建的严峻挑战,作为高校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除了积极捐钱捐物、踊跃献血之外,我们还能为抗震救灾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脑中。本刊对汶川大地震特稿的策划,就是想运用我们的所知所学,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地质学等角度,通过多学科视野,对这次地震中所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反映出来的态度与精神进行客观的分析、科学的审视、积极的讴歌和理性的反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灾难预防积极建言献策,以我们的知识和智慧直接或间接地为抗震救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次特稿由笔谈和论文两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学科技》2008,(6):6-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灾区造成了特别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国政府和人民迅速投入到抗灾抢险斗争中。本文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抗震及救援的自助知识,科学抗震救灾,减少地震产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中学科技》2008,(6):30-3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十几个省和地区都有震感,几乎大半个中国在摇晃。房屋倒塌,建筑物毁灭性损坏,交通中断,数万人死亡,上千万人受灾,来自地狱的“恶魔”——地震给被们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多种地质灾害,人员伤亡惨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省市的救灾物资通过空运、水运和陆运运往灾区.灾后的重建工作在有序进行着.  相似文献   

9.
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受灾群众安置之后,重建家园与就业问题就成为需要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在当前的特殊时期,以工代赈是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突发。面对数万鲜活生命顷刻消失,举国哀痛。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感人事迹,如人民教师舍身保护学生,人民子弟兵日以继夜冒死救援,白衣天使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伤员……这些事迹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因此,必须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抗震救灾,适时开展两纲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重庆大学有强烈震感。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学校立即成立以校长李晓红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正当中国人以满腔热情期待着奥运百年梦想实现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危难之际,中国人不畏艰险,迎接挑战。在短短90天时间内,抗震救灾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尽可能多地抢救了生命。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鲁刃 《教学随笔》2008,(Z2):18-21
一场突袭巴蜀的8.0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8.0级大地震发生之后,救援人员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援,节省一秒就可能多拯救一个生命。此时,光靠人力不能满足救援的时间需求,需要出动一些高科技装备。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2008年6月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地区的岩手县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截至当晚9时,仅发现6人遇难,150余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日本是怎样做好防震工作的?他们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下面这篇短文可以给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刊编辑部在参阅主要媒体关于四川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基础上,将四川汶川地震灾情和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实践轭要,摘编成文,并配合之简要介绍了1949年后中国特大地震概况及汶川地震留给地学界最有探索性的命题——地震可测性与地震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可怕的。一是因为会伤亡很多人,二是目前地震无法预测。当5·12四川汶川地震爆发时,第一位是救人,因为物质损失再大也能再创造,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达到8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震级最强、波  相似文献   

18.
一、众志成城,做好学校抗震救灾工作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四川大学距地震中心仅92公里,出现了强烈震感,部分师生员工受伤,房屋损坏231栋,仪器设备、基础设施、文物  相似文献   

19.
《青海教育》2010,(6):I0002-I0002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在玉树。很短时间内,一支支部队、一批批志愿者赶赴海拔3800米的结古镇用爱心抗击震魔,用生命抢救生命;一份份善款、一包包爱心物资承载着全国亿万人民沉甸甸的挂念和祈愿,送抵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鼓励灾区同胞从灾难的阴影里站起来,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经验是我们今后应对巨灾和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吸取和借鉴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对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与凝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