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0,(13):85-87
2010年6月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着手整饬。这两份通知将《非诚勿扰》进一步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0,(13):35-35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陈默最近在做客人民网时就《非诚勿扰》等婚恋节目发表了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晓茹  范玉明 《青年记者》2016,(14):105-106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指普通人或者明星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并被真实记录后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①纪实性、全民参与性和娱乐性是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核心特征.真人秀电视节目类型多样,有野外生存类、表演选秀类、户外竞技类、游戏益智类、婚恋交友类、美食类、职业应试类等等.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着手整饬.这两份通知将<非诚勿扰>进一步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5.
张蓓 《今传媒》2013,(5):45-47
本文选取2003年以来国内有关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电视婚恋节目兴盛的社会因素与媒介环境、电视婚恋节目的美学特征与叙事风格、电视婚恋节目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电视婚恋节目与媒介伦理失衡、电视婚恋节目与青年择偶观等等.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不同学科探讨的分布比例不尽合理,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探讨、研究论文数量丰富,但信息重复,缺乏深刻的学理性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实证调查与量化研究明显不足、研究集中于国内电视节目,没有拓展到国际领域,更缺乏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和《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以加强对婚恋交友类节目和情感类节目的管理,《非诚勿扰》也顺势进行了改版,进一步强化了对于价值观的把控。孟非以其沉稳与理性的主持特色成为这档节目价值观引领的舵手,使《非诚勿扰》摆脱了简单的娱乐,完成了对主流价值观的创新性传播。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4):7-8
广电总局整治相亲类节目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文件中每一条都直指相亲类节目的软肋,可谓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8.
论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精神价值与媒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指以谈话、记录和事件重构等多种手法表现、展示和关注人类情感的节目。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已经走过了多个阶段,在其节目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婚恋交友类情感节目、谈话讨论类情感节目、故事演绎类情感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前,《玫瑰之约》创下了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掀起了我国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第一个热潮,虽然在开播八年后停止播出,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就占据了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率前列的位置,又掀起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婚恋交友类节目显然已成为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不断创新,增加人们的新鲜感和满足人们的消遣娱乐需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同时,婚恋交友类节目要注意防止克隆成风、低俗化和欺骗愚弄观众。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结构方式,它既是具体的节目形式,又是节目模式的基本构成."①电视婚恋节目作为一种特定的节目类型在节目形态上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强 《新闻窗》2011,(2):128-128
相亲类节目的热潮势不可挡,以至于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出台了一项管理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专门为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抵制相亲类节目低俗化。如今某些相亲类节目在一定程度和环节上有些出格,过分的强调物质、金钱、家庭、工作等,以至于出现各种“拜金女”、  相似文献   

12.
杨田子 《新闻窗》2014,(6):34-34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个主流形态,其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就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来看,除了选秀类、生存挑战类之外,还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婚恋类和职场应试类。这些节目的创作灵感虽然大多来自国外,但是经过了本土化改造之后,便具有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创新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观众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这个数字时代各种新媒体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2010年12月25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节目研发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界将全力加强电视节目创新工作.实际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节目从未停歇过创新的脚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综艺娱乐、民生新闻、方言短剧、益智答题、真人秀、婚恋交友、选秀养生等各类电视栏目在各省级卫视乃至中央电视台风生水起,各自引领着短暂的风骚.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0,(4):16-16
事由: 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此后,央视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中对相亲类节目进行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媒介议程设置是指精英媒介作用于普通媒介的重要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较为优秀的电视节目都有照搬照抄国际精英媒体之嫌。国内电视节目"真人秀热"、"婚恋热"、"调解热"等出现模仿复制现象,我国电视媒介的生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这无疑是媒介议程设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张玉  王稼之 《传媒》2015,(24):43-4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为典型代表,我国的电视中开始大量出现婚恋交友类节目.到21世纪初,由于节目质量不高及收视率的大幅下降,此类节目逐渐销声匿迹.2009至2010年,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三大省级媒体先后重新开办此类节目.这种现象既反映了我国当下社会中青年人的交友需求,又引发了对这种需求下出现的"浮躁""拜金"等多元价值观的争议.本文以《全城热恋》为例,探讨我国婚恋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珏 《新闻传播》2010,(8):51-51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跟风现象屡见不鲜,央视学国外、省台学央视、地市台学省台,特别是读报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更是被竞相克隆的热点。近几个月来,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为代表的婚恋类节目再次将这个议题推入观众的视野,清一色的节目形式和低质量的节目内涵极大地考验了观众的耐心,也再次对电视节目发展模式提出了严肃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对于越来越“越位”的电视相亲节目,广电总局终于不能坐视不管了。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行业最高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迫于无奈,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出台一种制度化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林玲 《东南传播》2013,(8):62-63
2010年以来,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潮。与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类型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这种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本文从"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选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究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热播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时下流行的新型电视婚恋类节目为研究案例,以其中的女嘉宾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出发,来探析婚恋电视节目这一平台对女性形象的呈现,分析其对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和对新型都市年轻女性形象的建构,认为解构本身对女性解放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却又形成了新的女性形象束缚.并进一步对其传播策略作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