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与小偷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  相似文献   

2.
这个网络上流传的故事,表现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处境:“宝贝昨天在路边儿捡到5分钱。最初,我也本能地想到教育孩子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但是仔细一想:“警察叔叔”在什么地方7为5分钱去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不会以为是神经有问题?怎么敢肯定“警察叔叔”同样会交公?给了“警察叔叔”对孩子有什么好处?难道可以在将来评个三好.免试入学?不现实。也不实际。搞不好。孩子反而认为妈妈在说谎。我只好说:孩子,你真好!非常诚实,以后捡到钱,都交给妈妈来处理吧!回头。我对他爸说。这儿子,眼睛尖啊。今天5分钱。明天就是5块。后天就是50元……孩子爸说:这么麻烦。干脆捡到500万不得了!北京市公安局拣拾物品招领处的50年,记录了中国社会公德中“拾金不昧”的曲线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超负荷下的蹒跚步履──谈谈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北京警察机构张文武警察是近现代国家和近现代城市的基本设施之一。《辞海》对“警察”一条是这么解释的:“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也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主要担负保障社会治安、预防制止危害社...  相似文献   

4.
唐琼 《大观周刊》2012,(10):219-2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警察起源于何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武汉市公安局史志办公室的一位负责同志,在对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还说了下面一段话:“一、请勿作出简单的口头回答;二、不看东鳞西爪零零碎碎的资料。我没有时间进行归纳、分析与研究:三、最好写成文字交忪安史志资料》发表.权当是对我们系统的史志工作者进行一次函授。”  相似文献   

6.
异域博览     
《新闻世界》2006,(9):47-48
俄罗斯推出世界最贵的手机;美国“人猪摔跤赛”;90岁“超级祖母”跳伞过生日;泰国超重警察减肥;韩国女生泥潭军训。  相似文献   

7.
李三珊 《大观周刊》2011,(34):73-73
人民群众“怕警察”是中国警民关系中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怕警察”体现出了警察的严肃性与威严性,但非常规的“怕警察”则体现出警民关系中的裂痕,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警察的执法理念与执法方式存在偏差。公安机关应转变执法理念,全面提高民警素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王雷 《新闻世界》2004,(7):19-20
2000年7月的那个夏天,电影《无间道》还没有上演,但在山西吕梁偏僻的中阳县城,15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已开始提前演绎现实版的《无间道》。在“帮主”的授意和鼓励下,他们先后考取警校,惟一的目标是:做“内鬼”。与电影不同的是。3年后。在他们即将成为正式警察之前,由于“大佬”出事,他们的角色演绎也戛然而止,15人以涉嫌犯包庇、冒充警察招摇撞骗等罪名被捕。“燕子帮”的意外覆灭。源于一宗命案的告破。命案的背后,牵出了当地的公安局局长和公安局纪检委书记,他们和“燕子帮”息息相关。这是吕梁破获的第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今年“金鸡”奖最佳电影纪录片《往事歌谣》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评述与研究。全文分为6部分:一,创作缘起:描述了本片的创作历程、主创者创作意图和动机;二,“多视点”采集“采风者”:对该片叙事方式与视;角的独特追求予以评述与分析;三,“多声部”表现“采风者”:对该片在声音构成与处理上的突破与创造进行了梳理与评析;四,“多层面”挖掘“采风者”:对该片立意与事实、情感、哲理等层面的内涵开掘作了进一步研究;五,背景与价值:放在国际国内影视大潮中看取该片价值;六,启示与思索:由该片成功引起的几点启示与思索。  相似文献   

10.
教师节前夕,湖南常德鸿志职业技术学校上千名学生上大街,进社区,有的做起了义务警察,宣传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有的清理城市“牛皮癣”,引来了不少市民好奇和赞许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蒋剑翔 《新闻三昧》2004,(12):32-32
一名精神失常的青年教师,在校园内持菜刀当场砍死2名学生,砍伤学生11人、教师5人,之后又持刀胁迫65位学生为人质,与警察对峙数小时。发生如此恶性案件,你能感到欣慰吗?一般人的回答是:绝对不会!然而在我们记的笔下却有,并且还是“县委书记”的“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12.
这一组图片是在欧洲引起轰动的“死亡肖像系列”,由德国摄影师瓦尔特拍摄,记录了一些人的生与死,他们中有科学家、官员、警察、作家、银行家、医生、农场主,甚至还有几岁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婴儿。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何差异,摄影师对他们的记录无一例外地是两张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赴他们死亡后的表情。  相似文献   

13.
当警察开出一张罚单时,车主总会在心里嘀咕:“这次算我倒霉,看来碰上警察心情不好了。”多年来,人们对交通罚款总是心存疑虑:交通警察的处罚,是不是警察自己说了算?有没有一个公正客观的系统,在制约交通警察权限的同时,也可以打消人们的猜忌?  相似文献   

14.
“囚徒博弈”或“囚徒困境”是一个被广泛谈论和研究的博弈。两个共同作案偷窃的小偷被带进警察局单独关押,如果一方与警方合作,招认并供出自己与对方以前所做违法之事,而对方不招认,招认方将不受重刑,无罪释放,另一方则会被判重刑10年;如果双方都与警方共同招认,各被判刑5年;而如果双方均不承认有罪,因警察找不到其他证明他们以前违法的证据,则只能对他们的小偷行为进行惩戒,各判刑3个月。这两个小偷如何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5.
指标奇闻     
有道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有些事不看不听任凭你有多么丰富的想像力,还是无法想像得到的。与一位在公安局工作的朋友聊天,听说了闻所未闻的“新闻”:他所在的市公安局下属各分局、大队、中队、派出所,直到每位警员都有创收指标。我问:“警察职业只产生社会效益,怎么创收?”朋友哈哈大笑:“只要有权就能创收,如今有权者谁不在创收?”原来,交通警察有创收指标早已是各地通行的“行规”,交警们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指标,上路就是查车罚款,弄得社会上怨声载道。上面对此也想了些制止的办法,如“罚没两条”等,但“上有政…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幸福     
记者的幸福付海军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幸福观。军人的幸福就是祖国的安宁;警察的幸福就是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桃李满天下则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记者的幸福是什么呢?是“无冕之王”,抑或是别的什么?这个问题长期荣绕于脑际,未得其解。近来...  相似文献   

17.
治警风暴     
当前正在进行的“整风运动”,反映了领导层对中国警察尴尬角色的反思。一场以“执法为民”为宗旨的中国警察改革,已在各方期待之中。  相似文献   

18.
在《青年记》2006年第5期中看到《记咋能冒充警察?》一后,笔对该中的几个观点不敢苟同。该作称重庆某报记在暗访色情表演团伙时,面对逃离的观众和表演喊出了“我是警察”的话语,并称这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同时章还写出了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法律条。那么重庆某报社的记到底该不该定性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呢?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冒充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虚假新闻社会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新闻前哨》2006,(11):6-8
虚假新闻是国内外传媒界的痼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打假活动,从1947年《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算起,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禁而不绝。在党的新闻事业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反对虚假新闻的运动,一次是在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在我党领导的解放区;一次是在80年代初,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21世纪初,在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进的过程中,鱼龙混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媒体刊播的假新闻也成了灾。近年来造成很坏影响的虚假新闻包括:“女记与‘狼’共穴61天”、“中国啤酒甲醛风波”、“郑州百余男女持械群殴警察鸣枪示警八次”等,有的无中生有,有的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20.
出版人的“梦”三人出版人有一个梦:让书成为智者的黄金。梦的由来已久:──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几番轮回的兴盛与沉沦。于是,有了下面的梦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百万兵”;──“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管梦境如何,时代竖起了自己的标竿: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