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第一个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本文从他一生的事迹出发,重新解读、体味他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前瞻眼光等优秀品质,以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4,(24):1-1
正1847年1月4日,三个珠海青年在广州黄埔登上同孚洋行的"亨特利思"号商船,前往美国求学。其中一个8年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系统接受近代西方新式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容闳,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发起促成的幼童赴美留学运动,一生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陈健 《教育》2013,(11):19-23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留学实况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  相似文献   

4.
赵宁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7-118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第一个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本文从他一生的事迹出发,重新解读、体味他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前瞻眼光等优秀品质,以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容闳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他为了中国的自强与发展奔走呼号了一生。但作为一个徘徊在中西边缘的人物,容闳与现实中的中国,总是在若即若离之间。尽管边缘人的境遇使容闳的救亡道路颇为曲折,然而终其一生,容闳始终都能紧跟时代潮流,执著地探索救国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容闳是我国第一个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是我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维新主义者。了解、研究容闳一生的主要事迹及其思想,对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近代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的遭遇,  相似文献   

7.
书摘     
“中国留学生之父”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后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1846年冬,勃朗先生回国。去之前四月,先生……谓对于本校,感情甚深。此次归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诸先中如有愿意同行者,可即起立……予首先起…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 ,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中 ,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重要内容时 ,深感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浓厚兴趣。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化的今天 ,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不断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向往了解容闳的传奇经历 ,容闳派遣中国留学幼童赴美深造的历史背景 ,当年留学生运动的规模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功绩。我在备课过程中 ,查阅了大量关于容闳的资料 ,发现关于他个人的研究专著不下 2 0种 ,至于单篇论文更是不胜枚举。容闳的一生业绩斐然 ,特别是他创议并派遣中国幼童分四批赴美国留学的壮…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居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相似文献   

10.
容闳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驱者。他立志西学东渐,振兴国家。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容闳随即回国投入到实业强国、教育救国的艰难历程中。他与时俱进,与各派政治力量积极接触,为实现强国梦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1.
容闳的价值     
容闳的价值伍昂对中国留学界来说,1997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因为,距今15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途。中国近代以来的留学史,盖由此发端。容闳出国留学迈出的这一步,其意义之于中国,打个蹩脚的比方,不亚于人类的足迹到?..  相似文献   

12.
王耀耀 《师道》2005,(4):52-53
2004年8月3日,美国耶鲁大学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纪念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容闳自该校毕业150周年。1847年,19岁的广东青年容闳赴美求学,并于3年后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回国以后,容闳前后组织了4批共120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关于留学生问题的研究 ,我想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第一 ,我们要用留学生精神来研究留学生史我感到徐州师范大学周棉教授、安宇教授 ,还有他们其他的同志及各地的专家 ,是用留学生的精神来研究留学生的。什么是留学生的精神呢 ?就是爱国和奋斗的精神。举一个例子 ,当年容闳从美国回来 ,船到了香港。他看到那些被贩运到国外去的“猪崽” ,被用绳捆着 ,一串一串的被押上船 ,感到很受刺激 ,立志要动员满清政府派留学生到美国去学习。他劝说清政府高级官僚 ,前后十多年才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幼童。他做这件事完全是为国家考虑…  相似文献   

14.
容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贡献是以其介入主流社会为前提的。容闳介入晚清主流社会的历程充满坎坷,虽有局部的成功,但总体上是失败的。他介入晚清社会的动机、行为和方式贯穿了传统与新知的矛盾,体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洋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较量。容闳一直“借力”谋求报国的理想,虽取得部分的成功,但他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断裂”又终究使他成为失败的悲剧人物。容闳介入晚清主流社会的曲折历程,正是近代中国的众多留学生归国后社会经历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容闳与中国早期留学教育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贺芳玲一容闳,字纯甫,1828年11月7日出生在广东香山南屏乡一农民家庭。7岁时随父至澳门入英国伦敦妇女会郭士立夫人创办的西塾读书,13岁转入英国教会学校玛礼逊学校就读。1847年被该校勃朗博士选中带往美国,...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派幼童官费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容闳的积极运作和曾国藩、李鸿章的认同和支持下,赴美留学活动终于成行。留学生们以开放的姿态,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因顽固势力的阻挠和本身存在的种种缺陷而中途夭折,但留学回国人员对祖国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赴美留学活动对赴欧留学事业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早期赴美留学之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派幼童官费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容闳的积极运作和曾国藩,李鸿章的认同和支持下,赴美留学活动终于成行,留学生们以开放的姿态,接受西方化的洗礼,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因顽固势力的阻挠和本身存在的种种缺陷而中途夭折,但留学回国人员对祖国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赴美留学活动对赴欧留学事业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是中国近代走向世界,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全新形式,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者是晚清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教育家容闳。一、容闳的青少年时期容闳(1828~1912)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他出身贫寒,父亲过早去世,12岁时开始贩卖糖果以补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06,(Z1)
本文作者毕胜福是大连48中学教师。他儿子1999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美国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数年。作者与妻子曾两次去美国探亲旅行,去过美国的十个州,去过纽约、华盛顿D.C.、波士顿等十几座城市,去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所大学旅行、参观、考察。在美国一年半的生活、旅行期间,作者刻意了解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旅游景点的风情风光。美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广泛接触了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喜怒哀乐。作者把在美国探亲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儿子的学习成长经历,从一个留学生家长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系列文章,读后感觉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西方法学知识以传教士、中外贸易、不平等条约及会审制度为载体传入中国.随着近代西方法学知识的输入,中国留学生通过自费、官费两种途径远赴西洋、东洋,以学习近代法政知识,掀起了法政留学高潮.留学生回国后,迅速进入政治、教育、法律等领域,成为进一步传播西方法学知识的主要力量.法学留学生通过译介欧美、日本法律书籍,移植日本法学概念,引入西方法律文化,向社会传播西方法学知识,为民国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设奠定了基础,也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