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之一。学校在进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秉持"课程民主"理念,合理把握"学科课程注重学力凸显、活动课程着重兴趣培养、校本课程侧重素质拓展"等三个方面,努力使课程特色成为学校特色,进而发展成为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一种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3.
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重要元素。高中新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实践层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都是以"学校课程"的形态呈现,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提升"格致文化"品质创新现代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致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校明确了"文化立校,学术兴校,管理强校"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传承"格致文化",发扬"格物致知"精神,学校在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方面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发掘学校历史资源,丰富格致文化内涵;开发整合特色课程,构建<格致新课艺>体系;着手制度文化创新,探索文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海明 《教育》2014,(8):39-40
2013年12月,成都市高新区西芯小学开展了"特色芯课程"展示活动。此课程或传统或时尚、或动或静,让台下的老师和家长赞叹不已。西芯小学陈校长介绍,教育的功能在于开发。教育的理想境界是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注重针对性。因此,学校开设了校本特色课程,该课程包括思维课、国学课、阅读课等。注重对个体特长的开发与培养,使每个"芯宝贝"开发自己的潜能。对于学校来说,需要特色课程的发展,需要费尽心力去打造一个"特色",需要付出很多。尤其是中等资质的学校,如果以文化积淀为基础,在台面上与春风得意的重点学校比工作成绩,那么,这个"特色"就能有令人安慰的分量。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学校"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真正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笔者有幸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对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撑、校本课程研究计划、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度的制定、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等方面的工作做简单阐述。另外,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需尽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福州格致中学依托课题研究,将传统优势项目——“体、艺、科、英”提升为特色课程,实现乒乓球运动、英语口语、学生社团活动。三个100%普及”。学校将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堂与活动相融、规范与特色对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六个化”,构建有格致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传统优势与特色育人相契合,以课程特色支撑特色学校创建。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基于这一理念,我们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学校的传统特色古诗韵律操和书法教育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了"晨读书,午习字,晚省身"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我区启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就开始积极探索能够弘扬学校地方文化,形成地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反复筛选和对比分析,我校最终选定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黄羊钱鞭"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伟 《海南教育》2014,(1):41-42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地整合课程资源,探索灵活有效的实施方式,建设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我们依据"以整合为理念,走向课程文化"的指导思想,重点从课程资源、课程形式、课程实施等三方面整合,有效提升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1):F0004-F0004
跨越百年历程,斯文一脉相承。广东实验中学前身始于1888年设立的广东格致学堂,距今已逾120年。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学校要开设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变以往我国基础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强调要吸收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营养,努力形成学校思想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民俗即"民间风俗",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俗文化的可视、可感、可行性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尽快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搜集和整理有特色、有内涵、  相似文献   

13.
顾志平 《现代教学》2014,(12):39-39
乡土课程的学习情境有很多种呈现方式,许多学校也有不同的尝试实践。崇明县裕安小学是乡土课程建设比较有特色的学校之一,他们创设的乡土情境,是如何保障了乡土课程的有效实施呢?以下是本人在裕安小学的一次学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今天是裕安小学"快乐活动日"时间。在该校顾校长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教学楼后方的学生种植体验基地,只见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分布于近一千五百平方米的"农田"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干着"农活"。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地处苏南水乡,着眼学校"生态教育"的特色方向,传承学校的传统文化,我们突出了四个"自"开发生态型校本课程:课程目标生态化,成就生命自觉;课程内容生态化,便于自由呼吸;课程设计生态化,遵循自然节律;课程实施生态化,促进自由生长。其中的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环节。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根据校本课程形态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对象个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季翌丽 《上海教育》2014,(33):60-61
"智慧树"伴随宏星小学每个孩子实现"阳光+智慧"的自主发展目标,让学生在数学特色课程的浸润中成为具有综合创新素养与数学特质的宏星学子。 新课程的实施翻开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为了构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数学特质、具有综合创新素养的学子,上海市民办宏星小学面临新任务、新挑战,进行学校特色建设,旨在办出学校数学特色,"智慧树"数学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由此创生。  相似文献   

16.
郭灵惠 《考试周刊》2011,(75):203-20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及载体。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影响校本课程在一定范围的推广,也将会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卢慧文 《上海教育》2014,(33):50-51
"中西文化融合"的办学特色是协和双语学校多年办学实践下的定位。学校把"多元、平衡、包容、创新"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定向,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实践探索,并形成了一支稳定而有特色的一流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把福建土楼变成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更新课程理念,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意义等阐发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徐吉志 《生活教育》2012,(10):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在课程的定位、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提升,才能让学校课程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冰 《生活教育》2012,(10):75-77
"真教、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核,体现着陶行知的教育目的观。在此理念引导下,嘉善县西塘小学立足于自身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底蕴,积极创建学校的生态文化,积极开发和创设校本课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又深具陶研特色的学校。学校的特色创建与凝练是深化学校改革的重要依托,它引领着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