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都痛恨也都在多多少少地参与着案例中的"买生源""地方保护"等"抓壮丁式"的招生,而这种生源大战的后果必然是职业学校之间的相互拆台和恶性竞争,造成鄙视职教的"弊"远远超过生源增加的"利"。破解招生难题,要对普教热职教冷和不同职业学校、专业办学质量的差异认真反思,从源头和本质上寻找原因,从宏观和长远上拿出对策。比如,国家要在职教投入、师资配备、中高职衔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2006,(17):62-62
今年九江市将进一步改革职教招生办法,实行“八允许”政策:允许本县生源不足的职业学校到职业教育相对薄弱且生源较富余的县区招生,各县(市、区)到市直公办、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算生源地招生数;允许跨地区、跨省招生;允许外省市学生户口迁往学校所在地或办理农转非;  相似文献   

3.
生源、就业与市场需求●谭界世当今,职教战线的同仁们一致认为,左右着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生源和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少职业学校的领导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谈到:现在的正规的职业学校办学普遍存有“二难”、“三不如”。即招生难、就业更难,以及长线专业不如短线...  相似文献   

4.
职教动态     
山东职校可在省内自由招生   记者日前在青岛市举办的“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东西部地区联合办学现场会”上获悉:山东省将打破以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仅限本地生源的规定,从今年秋季开始,全省各地间可以跨地区、无地域界限进行招生。   近两年,山东省职教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有些职业学校非常“火爆”,西部地区一些职校却“门可罗雀”,这就需要打破招生地域上的界限。山东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杨文法对记者说,此次举办现场会,目的就是把职业学校召集在一起,构建一个招生平台,相互交流信息,交流经验。另外,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目前普遍陷入招生与就业两难的困境。如何认清新形势,使职业教育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生源,促进就业,尽快走出这两难境地,无时不困扰着每一位职教工作者。诚然,解决好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问题,既需要有政府方面的努力,同时也要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努力。在此,笔者仅从职业学校自身的角度就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问题作一些浅陋的探讨。 一、当前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招生生源不足,且生源素质偏差 近年来,职业学校普遍生源不足,素质偏差,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表现尤甚。以某校为例,九六、九七两年职业中专的招生计划都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完成率约占90%,职高班招生则自九二年以来严重滑坡,招生数呈逐年缩减趋势。这种情况在邻县邻校亦然。在这些地区,普遍流传这样的话:优等学生上重点,中等学生上普高,实在没法上职校。显然,这些被迫上职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够理想。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周芳子 《西北职教》2007,(10):20-20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学校本身发展的不平衡,使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条块分割、规模偏小、布局失当等弊病突出,导致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出现不饱和状态,从而使招生无序化,"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极大地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何尽快寻找出路,使职教的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成了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生源滑坡现象,对中职学校招生状况作些初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对学校办学的最大挑战。以往,任何一所名牌学校都离不开“声誉”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学校较好的“声誉”会吸引来较好的“生源”:较好的“生源”又能维持学校较好的社会“声誉”。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则使名校更“名”,重点更“重”。1997年开始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使所有公办初中一下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服从全市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不再享有原先作为重点中学的招生“优先权”.面对的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各方面都参差不齐、差异极大的“生源”。严格意义上说,学校已经不是“官方”的重点中学。然而学校却遇到了特殊的矛盾,其中“生源”已变化.而家长和社会对我校的极高期望值却丝毫未变,这是最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反映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下滑,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不高。二是毕业生就业难。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怎么看?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职教外部的原因,也有职教内部的原因,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受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职教工作的三个关键,乃是招生、教学、就业安置.如果这三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职业学校就会越办越好.一是招生.这是发展职业教育基础的基础.众所周知,办学的基本条件是校舍、教师、教材和学生.一所学校,没有校舍,可以建、可以租;没有教师,可以调,可以聘;没有教材,可以买,可以编;如果没有学生,学校还称其为学校吗?我们再看职业学校招生的整体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异军突起,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结果使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在招生工作上忙得焦头烂额.有的学校为了保证生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职教高考”制度,有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助力各层级教育有机衔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有招生制度有待深入改革、职业技能考核内容难确定、普职融通难度较大。为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应以“人人具备技能”为导向,建立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以“人人学习技能”为方向,建立公平的“职教高考”制度;以“国家注重技能”为引擎,建立特色化“职教高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市场无序、就业质量不高、教改步履维艰、生源质量偏低等来说明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然后从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加强职教内部管理、整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做好劳务输出、办好成人职业培训、呼吁社会各界的重视等六个方面来阐述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无论从政策还是投入上都加大了力度,但职业学校招生难、招不满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职校对于生源的选择权很小,基本上报考了就招收,分数低的学生成为职业学校招生的主要来源.生源质量的下滑及生源的多样性给职校办学、管理造成了困难.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及性格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热情,且普遍缺乏自信、自强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难等矛盾逐步显露出来,招生市场烽烟四起,职业学校之间、职业学校与各种重点的、非重点的普通高中之间,为争夺生源,展开了“招生大战”.招生市场商业化色彩浓烈,运行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逐步走向市场和竞争的加剧,各职业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采取“增加招生专业数”、“降低生源标准”等举措,以争取招生市场份额。从微观上看,职业学校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尽快摆脱自身办学的困境,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是在宏观上,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职业学校间的无序竞争,使得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陷入新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理性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和遏制,并透过这些现象寻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普高热”不断升温,中等职教招生出现大面积滑坡的严峻形势下,麒麟区职业高级中学却快速发展,2001年招生2046人,今年达到2500人,年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是什么原因使学校有这么好的生源,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呢?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团结敬业开拓堪为楷模,教师德业俱佳不愧为人表,软件硬件齐抓  相似文献   

16.
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对学校办学的最大挑战。以往,任何一所名牌学校都离不开“声誉”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学校较好的“声誉”会吸引来较好的“生源”:较好的“生源”又能维持学校较好的社会“声誉”。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则使名校更“名”,重点更“重”。1997年开始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使所有公办初中一下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服从全市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不再享有原先作为重点中学的招生“优先权”。面对的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各方面都参差不齐、差异极大的“生源”。严格意义上说,学校已经不是“官方”的重点中学。然而学校却遇到了特殊的矛盾,其中“生源”已变化,而家长和社会对我校的极高期望值却丝毫未变,这是最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难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如何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是摆在职教战线的一个新课题。几年来的职教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想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吸引力,使学校做到招得来、留得住、送得出。招得来,就是解决学校的招生问题。一个学校如果失去了生源,就等于失去了生命。职业学校招生难一直困扰着许多学校的发展,农村职  相似文献   

18.
一、无序竞争的种种“招术”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生源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生源大战已持续有年,为此,招生时节,各校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奇招迭出,各显神通。就笔者见闻,试举一二。 1.“招生回扣” 一些招生学校与生源学校私下达成默契或君子协议,承诺每向招生学校输送一个学生,招生学校给输送者一、二百元不等。此法始于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在竞争中失利,于是由不屑转而仿效,且有水涨船高之势。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职业教育招生继续趋冷、下滑。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减少,生源质量降低,职教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有所下降,有的职业学校门可罗雀,面临生存危机。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这股大范围的招生寒潮中,江苏省骨干职业学校招生情况却普遍看好,有的甚至火爆。镇江市1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增长(市区3所职高较去年增长63%),占全市 71所职业学校招生总数的 44%;苏州市 17所重点职高招生人数占职校招生总数的53%;盐城市6所职教中心招生校均突破600人;宿迁市8所骨干学校招生5400人。骨干…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普通高中开始升温,而职业学校却门庭冷落,生源明显下降,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出现招生极度困难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经济发展落后,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个别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较差,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为有较遏制职教滑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滑坡当作职教发展的动力。首先应承认事实,认真分析原因,从滑坡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出解决滑坡问题的有效方法,把滑坡作为改进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整顿职教秩序。各级职教管理部门,要在职教的办学资格和办学方向上严格把关,对于那些师资力量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