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杰 《江苏教育》2015,(12):57-58
按照"3+4"人才培养计划,中职阶段(前3年)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会计一线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会计从业资格是衡量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基本尺度,评价标准客观,与转段升学要求一致,与人才培养目标吻合。为此,可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作为专业技能课评价标准,并以此来统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会计专业核心技能课教学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陈美玲 《成才之路》2023,(17):73-76
“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与推进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探索的一种办学途径,还是对接国家资格认证框架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课堂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优化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强化阶段的策略,提升中职人才培养效率。具体如下: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提升会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革新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手段;深入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价值,优化学生技能实践环境;革新会计课堂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3.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职高对口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要提高中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学生掌握这门课很重要。基于此,本文以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为目标,探讨了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苏试点的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作用日渐显现,为中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困惑及课程衔接不适当的现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从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比重调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平台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合理安排、具有“3+4”特点的基础文化课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确立、师资和实训资源的互享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童文平 《教师》2024,(3):120-122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熟业务、善管理、复合型”的“业财合一”型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针对当前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教学评价等问题,探讨了“课程—项目—竞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育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优化考核评价标准等构建策略,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茜 《亚太教育》2024,(2):175-177
近年来,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实用性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从“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探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旨在培养更多中职会计事务专业的学生成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即建立“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竞赛平台,明确“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统一目标,开展“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落实“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教学考核。  相似文献   

8.
张健 《江苏教育》2015,(4):47-48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职业标准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尺度,起着指导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企业评价员工标准的作用。然而,现行的职业标准并没有真正发挥引领作用。本文依据胜任力理论,在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体系,由此可以构建同时满足职业资格鉴定、企业用人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蒯晓蕾 《教师》2023,(18):117-119
1+X证书制度旨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岗位、课程、大赛、证书的有机融合,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岗位群核心工作任务为依据,结合现代物流综合作业技能大赛,重构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文章主要围绕“岗课赛证”融通实施的背景,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1+X证书制度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方式,以形成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表现性评价的定义和研究现状,指出融合“岗课赛证”解决中职药剂实训课的评价痛点以及中职药剂实训课采用表现性评价的优势,论述设计与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点是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表现性任务、难点是根据岗位制订表现性评价的标准,并以“1+X”证书(药品购销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识读处方”为例,论述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何卫宁 《广西教育》2012,(31):148-149
阐述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特点,对新型考试模式下的中职会计教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试点的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作用日渐显现,为中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困惑及课程衔接不适当的现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从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比重调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平台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合理安排、具有"3+4"特点的基础文化课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确立、师资和实训资源的互享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杨招云 《教师》2023,(35):120-122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推进,如何破解职业教育“普通化”模式逐渐成为中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中职院校会计类专业也应主动顺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趋势,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切实依赖“岗课赛证”模式打破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岗课赛证”融通对中职会计类专业的影响,然后分析目前中职会计类专业在“岗课赛证”融通的落实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中职会计类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效果。传统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存在理念落后、方式单一、内容缺失、主体有限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教师+学生”有机结合,通过更新评价理念、创新评价形式、拓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主体,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效果,赋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系统需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文章分析课证融通的内涵及人才培养要求,探讨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指出政府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学校建立并完善“1+X”证书制度培训评价体系、校企结合打造专业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并行体系是高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教好这门课,对提高中职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探讨案例教学法、归纳总结法、图表法分析、讲练结合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18.
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会计工作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必须重视实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的意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新形势下行业主导型社会药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健康吉林战略呼唤、社会药房行业需求、医药强省建设推进是构建行业主导型社会药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逻辑。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在理论上提出社会药房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新理念,在思路上确立“一主导四联动”社会药房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向,在实践上探索构建了适应社会药房行业发展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实践了“行业规范+教学标准”岗课对接模式、“集团化+专业群”产教融合模式、“教学基地+全员培训”育训一体模式和“订单培养+学徒培养”就业直通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点的“中职+本科‘3+4’”项目为例,借助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理念,从目标、措施、保障和体会等方面,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现代职教体系中“中职+本科‘3+4’”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