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即句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最基本的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部分说的是“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如:小丽玩汽球.小猫钓鱼.小明是个三好学生.湖水真美丽等等.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形式,不仅要说清“谁,干什么”,还要说清“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这种形式的句子,我们不妨就称之为“四素句”.例如:放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训练表达一个“四素”完整的句子,能使学生学会把叙述内容的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所叙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怎样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进行句子教学?具体可分成三步: 第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初步理解句意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句子,教师要通过传授句子知识和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1、写物的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入的,用“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句式。2、一句话的末尾要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然后以课文具体句子进行实  相似文献   

3.
甘永武 《甘肃教育》2011,(16):67-67
一、开展"我想悄悄对你说"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 学完汉语拼音后,要求学生写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刚开始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句式,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谁看见什么"等,不论句子长短,但是必须要求写完整。  相似文献   

4.
王盛军 《青少年日记》2009,(8):66-67,13
缩句练习几乎是我们每个同学甚至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记住下面的口诀能帮助大家做好缩句练习,提高大家的缩句能力。 要缩句,莫烦恼,四个句型请记牢。最简单的完整句的基本类型: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看到句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下属于完整句中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5.
造句练习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训练中我首先要学生明白,句子要完整,才能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对低年级学生不能直接教给名词术语,只有在学句和说话时,让他们从实际语言运用中体会到一个句子要有头有尾。句子的头是指“谁”或“什么”的,句子的尾是用来回答“谁”是什么,“谁”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如“小燕子做好事”这个句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说与写训练,一起步就应注意培养这两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做法:一、注意抓好基本句式训练。在一年级语文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中,基本句式主要有三种:①谁(或什么)怎么样;②谁在干什么;③谁(或什么)是什么。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彩图,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及平时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基本句式,进行说完整句子的训练。例如:…  相似文献   

7.
<正>看图写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中、高年级习作的一个基础。一年级的儿童,认识的生字有限,会写的字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他们来讲不必要求过高。一开始看图能写出三素句(谁、在哪里、干什么);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就行。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地能写出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果如何)以及多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结构规律看,句子是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基本句又是基本的基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说完整句(话),相应地各册语文都收入了一定量的句子训练项目。这一要求和伴之的训练,目的是达到熟练掌握完整整句的基本成分,即基本句式。它包括“谁”(或“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等的对应或不对应组合的十多种形式。熟练掌握它,不仅有助于把句子说完整,有助于各种项目的句子训练,还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语文知识多深  相似文献   

9.
写话训练要紧扣一个中心(发展语言和思维) ,划对三个阶段(写一句话 写几句话 写一段话) ,实行二导三结合策略(导思路、导兴趣。阅读、观察、写话三者有机结合。)一、一年级下学期训练写想说的一句话(一)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1 看图写话。先指导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谁 ,干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 ,再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按“谁 ,干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的句式写下来。如看课文中《离群的小鸡》四幅图 ,训练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 :“鸡妈妈带着小鸡找食吃 ,小黑鸡离开了鸡群。”“花猫从栅栏里钻出来 ,要吃小黑鸡。”“鸡妈妈…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教材出现的句型主要有主谓谓语句和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又分人物和事物充当主语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三式。因此,低年级的句子训练主要应从它们着手。如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它同前面学过的“看图拼音识字”不同。从外部形态上看,它后面有一个句末符点——句号;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什么人(谁)”和“怎么样”两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并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课:“我爱北京。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地提问:“这一句写的  相似文献   

11.
七、段总要求:建立自然段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地给自然段分层,并理解层意及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给课文划分段落(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一年级:认识自然段的标记,能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数出一个自然段是由几句话组成的(不包括有对话的自然段).二年级:数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一段话是由几个联系密切、内容连贯、有先后顺序的句子组成的.给自然段里每句话标出序号,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体会自然段中句子的顺序.用基本句式说出自然段的意思: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能给结构简单的自然段分层.独立找出哪几个自然段与哪几幅插图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一、说写结合 ,培养语感 ,写好一句话1 利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句子概念。如 :我爱妈妈。我是小学生。小鸟真可爱。他有一个皮球。让学生仿写 :爱。是。真。有。2 .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告诉学生句号表示一句话 ,所以一句话写完要加上句号。问别人的话后面要加问号。一句话比较长 ,中途需要停顿 ,换口气的可以加个逗号 ,如 :我上学去了。你会写这个字吗?今天放学后 ,妈妈叫我上奶奶家。3 看图写话。指导学生看图上画了什么内容 ,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说完整话。如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怎么样?这是什么?再把说的话写下来…  相似文献   

13.
排序五步     
“排序”就是将顺序错乱的句子或段落理清顺序 ,是对学生从句到段或段到篇的过渡训练 ,培养学生读、写、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现将“排序”的五步骤总结于下 :一、粗读知大意要求学生将几个句子 (或段 )粗略地读一遍。了解这几句话 (或段 )的大意。如 :谁做什么 ?谁怎么样 ?说了一件什么事 ?介绍了什么……这样使学生能把握住排列时的总的方向。二、细读找顺序学生仔细地读这几句话 (或段 ) ,根据其大意找出这几句话 (或段 )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如事情的发展顺序 ,时间顺序 ,方位顺序等 ,主要是仔细地寻找句子(段 )中一些相关的词语来确…  相似文献   

14.
一、引向生活,感受春雨特点《春雨》教学时,正是春回大地、春雨飘洒、万象更新的时节,这为课文内容的活化和理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可把学生引向生活,以初步感受春雨特点。1.观察春雨。课前,可捕捉时机,感受春雨。要他们听一听雨声怎么响,像什么;看一看雨丝怎么样,像什么;春雨后,桃树、杨柳、麦苗、小草、青蛙有什么变化?春雨中,农民伯伯在干些什么?2.回忆生活,新课开始,以下列问题引导回忆观察所得,再现自然画面: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写什么?你觉得春雨有趣吗?雨丝怎么样?雨声怎么样?春雨给大地上的事物带来了什么变化?进而让学生口头填充,以整体把握春雨的特点:春姑娘来了,春雨____地下,____ 地响,桃树开出了____花,柳树长出了____芽,庄稼换上了____装,青蛙唱起了____,人们开始了春忙。二、自学感知,整体把握内容让学生借助拼音,根据作业自学课文,以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春雨的特点。1.读通课文,让学生根据下列要求,小声练读课文:①读准字音;②看一看课文有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③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后即检查标句情况,并依次抽查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的朗读情况,以促使学生能把课文读通。2.理出顺序。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顺序:①课文哪些句子是写春雨的,用“——”画出来,想一想:春雨怎么样?②哪些句子写雨中的物,用”~~”,画出来,想一想:这些物怎么样?与春雨有关吗?③哪些句子是写雨中的人,用“==”画出来,想一想:雨中的人在干什么?与春雨有关吗?自学后,简单检查自学情况,让学生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春雨在下→唤醒万物→催人绿化(或者:雨→物→人),初步了解课文所描述的事物特点:雨景美、万物醒、小孩忙。三、活化内容,理解春雨特点为使诗歌所描述的“春雨图”活现,再现画面,创  相似文献   

15.
聪聪:“王老师,我们在第6期的刊物上学会了掌握扩句的两种情况,就是在句子中的名词前加上表示“怎么样”的词语和在句子的动词前加上表示什么人、什么地方表示“怎么样”的词语。您看我学的怎么样?王老师:很好!你已初步懂得了扩句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句子的扩展。我们可以在句子的名词前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动词前加上表示地点的词语。如“(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另一种是在句子的前面加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你来试一试吧,比如有一个句子“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前面可以加什么呢?聪聪:我们可以在这句子前加上表示…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说话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如何铺设语言思维训练的台阶,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拾级而上。有位一年级老师在指导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五级台阶: 一、明确句子要求老师首先说了一个范句:“妈妈和姐姐在洗衣服”,接着问:“这句话前面说了什么?后面说了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句话的前面说了谁(妈妈  相似文献   

17.
在扩句训练中起步。扩写句子是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图扩写句子。教师每挂出一幅彩图或出示一张灯片时,首先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出图意,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或动物的颜色、神态、动作。通过提问,指导学生扩写句子。例如,写出句子“草原上有一群羊在吃草”,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指导学生扩写:草原有什么特点羊群是什么颜色像什么白云是什么它们怎样吃草在对比训练中发展。对比训练有以下两种方法:教师出示一组具体的和不具体的句子,让学生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一、说与读结合为了使低年级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正确、说规范,我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摘抄有关句子,提出“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回答问题,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初步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起码必须能同时回答两个相关的问题。在学生能说完整的一句话的基础上,进而让他们同时带着“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干什么?怎么干的?结果怎么样?”等有序列的问题,学习说一段话。学生刚学说话时,会出现一些毛病,一是语言不规范,二是用词不准确,三是语序缺乏条理。对此,我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教例;苏版国标一年级(下)《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自由读书师:老师这儿有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请小朋友来帮助找准它们的位置。生贴图,并组织评议。师:有一天,山上的小松树正在欣赏四周的景物,它低头一看,看见山脚下的大松树,心想:你看我多高哇!于是,它就神气起来了。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小松树的话,并认真读几遍,然后说说你从小松树的话里读懂了什么?学生读书,划句子。交流。生:我从小松树的话知道,他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生:我从“你看我长得多高哇!”这句中读懂了小松树长得高!生:我知道小松树没有礼貌!很骄傲。师:你怎么…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学会审视自我。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指导书写"松"。)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这两棵松树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